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逸夫小学为何会变身汽车4S店?

(2012-02-19 23:34:57)
标签:

陕西

渭南

逸夫小学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陕西逸夫小学为何会变身汽车4S店?

 

作者:吴永麟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杨街道办事处的赵村逸夫小学,2010年5月投入使用。然而,按照大多数村民和小学生的说法,学生们在进入逸夫小学学习仅仅两个星期以后,就被告知需要返回原来的校舍学习,逸夫小学另有他用。如今,学生们依旧在原来老旧校园内上课,赵村逸夫小学的校址已经是当地一家为两个品牌的汽车提供4S服务的营业机构。(《新华网》02月19日)

 陕西逸夫小学为何会变身汽车4S店?

逸夫小学三层教学楼如今成了陕西渭南威达汽车服务公司的办公楼(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都红刚摄
陕西逸夫小学为何会变身汽车4S店?

赵村逸夫小学的操场现在成为陕西渭南威达汽车服务公司的汽车销售大厅(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都红刚摄

陕西逸夫小学为何会变身汽车4S店?

        2月17日,孩子们在六七十年代建的赵村小学内玩耍。 新华社记者 都红刚 摄

 

据报载,在主体结构为三层的逸夫小学教学楼内,透过沾满灰尘的玻璃,记者看到,教室内黑板等教学设施仍清晰可见,但里面要么是装满了汽车零部件的一件件纸箱,要么是摆满了供工人休息的架子床。二楼的一间教室,经过装修,已经成为汽车公司负责人的办公室;而三楼的多数教室则基本空置。

陕西渭南一逸夫小学变身汽车4S店,学生被迫回老瓦房上课,这近似天方夜谈的故事仅然会发生在陕西渭南,真是天下无奇不有!从法律上看,学校财物受法律保护,不得挪作他用。同时,学校由赠款建成,挪作他用应征得捐赠人的同意。然而,村委仅凭着手中的权力出租学校,逼孩子回破烂的老旧瓦房上课,这样的行为违犯了教育法,违背了捐善款者的意愿,破坏慈善事业,越过了社会的道德底线,践踏了社会善心,侮辱了社会公义,逼孩子回破烂的老旧瓦房上课又是对孩子的安全不负责任。这是违背人道,背叛良知,践踏善良,伤害爱心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更是一种教育精神的倒退,是人性的沉沦,是教育精神的扭曲。

从这个新闻事件,可以看到当前中国教育的种种丑陋的真相。

一、为了私欲,花言巧语,瞒天过海。据悉,对于为何原本应用于教学的逸夫小学,成为对外盈利的汽车4S店,赵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李五胜说,从2007年开始,高铁、310国道陆续开工并通车,学生和老师整天在噪音和高铁疾驰而过的晃动中担惊受怕。再加上学生上学必须横穿310国道,高铁施工道路与学生上学的小路也有交叉,过往车辆较多,学生的安全是个隐患。“所以很多学生家长都提出了能否翻修村里原有小学,让学生回校上课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花言巧语,瞒天过海之言,村民真的愿意让孩子回原来破烂的小学上课吗?如果愿意,为什么村民对此会强烈不满?为什么此事会引发村民的上访?据笔者揣测,这是妖言惑众,这是官员潜规则的一种通关信号!此时,上级领导要派人来调查的,官员会说是许多家长请求回原来的旧瓦房读书,说村民没意见,这时只要送上财物,有了这通关说法,领导自然默许,怪不得村民多次上访都无用。从此来看,当地官员的骗术很高,哄群众,骗领导,指白为黑,巅倒是非,真的很可耻!

二、为了私欲,腐蚀灵魂,出卖良心。据笔者推测,出租学校,源此于一种私欲。其实,据有关的潜规则,出租学校可创收,官员隐瞒群众,拿一部分钱出来分红,赚了钱可以官员的鼓腰包,同时,一些贪腐官员,其实很想偿还债务,因为每向包工头返还一部还债务,会得到啥可处可想而知。也许在这种私欲下,当地村官才胆敢这样胡作非为。

“吃”学校是吃良心,吃慈善,吃道德,吃人。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良心的地方,是培养爱心的地方。吃了学校,学校在学生的心里变成可以随意被卖钱的地方,学校和妓女有何关系?这是把学校当成妓女,逼学校卖淫,这是丧尽天良,是目无法纪。这是对教育精神的一种妓女化,这种行为出此于村官,扭曲了教育精神。当一个学校被毁掉,那么还会出人才吗?这难道不是“吃人”吗?

笔者常常从一些乡村小学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穷不读书,穷根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等宣传语,然而,陕西渭南一逸夫小学变身汽车4S店,学生被迫回老瓦房上课,这个事件,可以把宣传语改成“再穷不能穷村委,再苦也不能苦村官”,荒唐,无耻,这是见本忘利!曝官员说一套做一套之嘴脸,这很恶心!

一个社会出现吃慈善是一种社会灾难,也是一种道德灾难,伤害的是善心、爱心,会让社会的道德底线崩溃,是一个地区“礼崩乐坏”的一个信号!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这个深夜,为了呼唤正义,笔者作出怒恐和呐喊:还社会慈善事业一个公道,还孩子上学的一个权利,惩处这一种侮辱教育、伤害善心的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