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宁波市中心血站慈善总会女大学生献血致残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女大学生献血致残为何血站拒绝救助?
作者:吴永麟
一周前,宁波的肖先生来到宁波市中心血站,希望血站能够给他的女儿晓慧(化名)一些补偿。然而,他得到的答复依然是“领导很忙”,对方避而不见。像这样的闭门羹,已经吃过几次了。宁波市慈善总会也以条件不够为由,拒绝了肖晓慧救助的申请。(《今日早报》09月14日)
据报载,肖先生很不解,女儿是在献血后,因头晕摔跤,才造成左眼致残的。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花费了5万多元,接下来的手术治疗,还需7万多元。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表示将给予一定赔偿或救助。而刚刚从失业阴影下走出来的晓慧,倒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说,她对那次无偿献血并不后悔,以后有谁需要帮助,她还会付出爱心。
女大学生献血后晕倒致残,其爸爸肖先生来到宁波市中心血站请求一些补偿,他得到的答复依然是“领导很忙”,宁波市慈善总会也拒绝了肖晓慧救助的申请。一个做好事、献爱心的女大学生,在面对厄运后,遭受社会冷遇,四处碰壁,这反映了社会重度的人性冷漠。
宁波市中心血站与慈善总会多次拒绝肖先生的求助,这里暴露了社会救助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缺失保护献爱心者的慈善机制,当一个献爱心的人出现事故后,得不到血站根本怜悯,没法得到应有的帮助,而借故推御责任,抛弃献血者,不但会让献血者感到心寒,连周围的群众也会感到颤人的寒意,这是体制缺失的问题,这样的体制下,有谁还会去献血?
宁波市中心血站与慈善总会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带着重度的人性冷漠,缺失怜悯精神,是一出重度的社会信仰迷失的悲剧。
宁波市中心血站与慈善总会最大的不足,是不知道怎么做,缺失承担责任的勇气,过于自私。作为社会的受捐团体和慈善机构,本身需要一种努力精神,鼓励与引导献爱心者的奉献社会,应当怀着更大的勇气与责任感,应对爱心人士在献爱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爱献爱心者,敢于为献爱心者承担责任。问题发生了并不可怕,发扬为慈爱事业同舟共济,共渡患难的精神,才能服众,才能重振慈爱事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