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成为社会流行病五大原因
(2011-03-31 21:10:13)
标签:
拖延症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拖延症”成为社会流行病五大原因
作者:吴永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2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其中,14.0%的人感觉自己的拖延行为“非常明显”,41.5%的人“比较明显”。仅7.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拖延症”。(《中国青年报》03月31日)
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且困扰了现代人的身心,是什么原因造成“拖延症”成为流行病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
一、“赖班族”的流行,助长了“拖延症”的发生。由于一些人群交际圈子的狭小,工薪收入低下,又由于网络生活的普及,许多人不愿去面对圈子的人和事,不愿去高消费的场所娱乐,下班后于是留在办公室上网游戏、聊天或工作,这无疑延长的他们的工作时间,他们认为有充足时间面对工作,自然助长了“拖延症”的流行。
二、恐惧失败情绪,“拖延症”成逃避压力的缺口。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人们要面对许多人和事,事情的结果总让人忧心,人们害怕结果,由于恐惧的心理,“拖延症”成减压的一种方式。
三、潜规则流行,“拖延症”成权贵敛取财利的借口。当前的权贵,常利用潜规则敛取灰色收入,他们在办事的过程中,借故拖延结果,当潜规则得到满足后,方公布结果,这个过程,无疑助长了“拖延症”的流行。
四、社会监督缺失,助长了“拖延症”的流行。领域或行业拖延现象比较严重部门,调查中,90.1%的受访者指出是“政府机关”,75.2%的人认为是“垄断行业”,55.6%的人选择“事业单位”,45.2%的人表示是“国企”。由于部门众多,程序繁琐,办事拖拉,缺失监督,办事的效率低下,常可以看到管理松散现象。
五、看人办事的风气,助长了“拖延症”的流行。当前,有重要领导督办的事件,总会很快办好,否则该办的事不是被搁置起来,拖拖拉拉,很难有结果。在此,“面子”、“权力”是办事快的原因之一,草根是办事难的原因之一,造成看人办事的不良风气。
笔者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涉及社会腐败,社会监督和社会心态等问题,是社会缺失长效机制,缺失法治精神造成的。要解决社会“拖延症”,首要是落实责任制,强化社会监督,推进社会法治的进步,加强协调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人本主义的管理,注重人本关怀,满足人的内在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外在体制优化管理与内在的需要激励相结合,从而解决“拖延症”流行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