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疯狂抢盐PK日本镇静救灾突显啥?
(2011-03-18 10:58:49)
标签:
日本大地震抢盐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中国疯狂抢盐PK日本镇静救灾突显啥?
作者:吴永麟
浙江,是我国著名的产盐区。从浙江温州、宁波、绍兴等论坛可以查阅,3月15日下午开始,宁波等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抢购碘盐苗头。“买不到盐,我们就上网,给朋友打电话。”宁波市鄞州区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浙江离日本较近,朋友相互通知后,大家都比较担心,这也是导致大家买盐的重要因素。(《南方都市报》
日本大地震,应给中国人怎样的启示?
笔者家在广东茂名,前二天掀起食盐抢购狂潮,平时一小包一块五的食盐,卖到一小包八块钱,听说一些商场还是被抢购一空。笔者再从网上看到,食盐抢购风潮在全国多地掀起,且让人费解的是,抢购风潮仅源起于著名产盐区浙江。从网上的新闻图片来看,一些地方的抢购人群争先恐后,场面让人担忧。相比日本大地震的救灾场面,人们泰然自若,有条不紊地开展,镇定自若地遵守秩序,这种淡定与沉着,体现出一种成熟应灾害的心态。
日本大地震引发了远在千里的中国抢盐“海啸”,这应引起人们的反思。我们的国民性为何会闻风而动?为何会一触即发?国民性为何会如此脆弱?笔者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原因:
一、反映了国民科普知识的缺失。方舟子说:“国人把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与自己扯上关系,是因为对核辐射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其实居民要掌握了基本的科普知识,就能冷静地对待核辐射事件了。日本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造成核泄漏,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容易扩散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是碘131,其半衰期只有8天,也就是说每8天就衰减一半,三个月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退一步讲,即使发生了泄漏,也只是核电厂附近的海域受到污染,不可能整个海洋都受污染。核物质扩散到中国海域,早就被海水稀释得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国民缺失科普知识,造成偏信“谣言”,才酿成抢盐闹剧。由于日本重视教育,日本人普遍拥有良好的科普知识,因此不偏信谣言。
二、无良商家借机炒作。浙江是我国著名的产盐区,而抢盐风起于此,随后蔓延向全国多个地方。产盐区抢盐?如同天方夜谭!很明显是不良商家借故炒作,从而暴敛钱财。在日本,一些媒体报道,日本的黑社会没有趁火打劫,积极参与救灾,让出会所供灾民避难,且救灾的成效显著,和尚和妓女也积极捐款救灾,没有看到日本商家借机炒作,抬高物价的新闻报道。这些说明,日本应对灾害讲良心、爱心。
三、我国的公民意识培养滞后。公民意识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认知,社会关怀,公德意识,行为规范,社会秩序,民主意识等意识,是一种基本的国民素质,长期以来,由于公民意识的培养的滞后,国民对社会的关怀度不够,对社会认知也不够理性。由于缺失社会的理性精神,对社会谣言没有分辨的能力,造成被谣言所误导。
四、反映了政府的公信力不足。公信力是一种社会公正、公平、公开、文明、执行能力、社会良心的保护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等综合实力的反映。由于当前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不足,为谣言传播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