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情杀”了15岁初中女学生?

(2010-04-27 13:50:55)
标签:

河南洛阳

孟津西霞院

雷梦佳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谁“情杀”了15岁初中女学生?

 

作者:吴永麟

 

15岁女生和同学打架,老师让学生自主管理,发动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让她留下学习还是请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15岁花季少女留下遗言,投渠自杀。(《广西新闻网》04-27)

 

 15岁花季初中女学生,从校园里出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了父母无尽的伤痛。

 谁是这幕惨剧的推手?是教师、学生,还是当今的教育体制?发问令人深思。

 一个花季少女,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留下遗言,投渠自杀。“全班大部分同学”的投票,把一个花季女生推向了死亡的绝境,在这里,怪学生吗?不可靠。是学校的管理吗?学校的管理负有责任。这是一次学校管理的“情杀”。学校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尊严,但学校视学生的情感与尊严为儿戏,最终“情杀”了一位花季女生。中学生在初中人生阶段,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思维还不具独立性,外界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全班同学投票”否定一个同学,把她逐出这个群体,那么她面对的情感伤害是巨大的。女学生重视情感,情感是许多女学生的精神支点,在情感上被孤立,等于让她失去了精神的支点,一个失去精神支点的人,会精神崩溃,这是她自杀的外在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反思,学校让学生管学生,这种想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学生管学生,必有个前提,要老师作指导,在学生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度,设定一个底线。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不能理智地把握这个度,底线也常会超越。失度的管理或越过底线的管理,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超负荷的压抑,在沉重的压抑下,会引发精神崩溃,这是充满危险的。因此,教师应是这个度与底线的把握者,失去教师的引导,将是危险的。

 在美国曾有一位教授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个班的中学生分成于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当警察,另一部分当犯人,要求“警察”管理教育犯人,开始“警察”的行为还文明,后来“警察”开始殴打、辱侮“犯人”,脱“犯人”的衣服,猥亵“犯人”,行为令人发指。后来这位教授叫停这次实验。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中学生认为警察是秉公执法的,犯人是需要惩罚的,“警察”开始殴打、辱侮“犯人”是理所当然的。这说明中学生还未把握教育的度,心智不成熟。同时还说明时人性中存在一定虐待痞,这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在一定的环境下这种阴暗的痞会被引发出来。因此,让中学生管中学生,由于中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不理性,心理阴暗面被利用,容易由于失度而产生过激的行为,发生悲剧。

 

 单身男和裸居美女合租的美艳事

 小学生大写婚外恋因社会情欲泛滥

 广东“殴师门”因家庭教育的扭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