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殴师门”因家庭教育的扭曲

(2010-04-25 20:24:47)
标签:

广东陆丰市

甲子镇中学

校园暴力

范炳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广东“殴师门”因家庭教育的扭曲

 

作者:吴永麟

 

前天上午,陆丰市甲子镇第一中学上演校园暴力。语文老师范炳在期中考试期间制止一初一学生大声说话,该名学生竟恼羞成怒,与另外两名同班学生拳打脚踢范老师数分钟。事后,三学生纠集家长和社会人士数人持“鱼叉”和钢刀冲进学校,将范老师打至昏迷不醒。(《新快报》04-25)

     广东“殴师门”因家庭教育的扭曲

 

 据报载,当天上午,学校统一进行期中考试,初一3班的语文考试由范炳老师监考。学生小蔡(化名)开始大声说话,范老师多次制止无效果,小蔡反而将试卷撕碎,往头顶撒去。范老师赶紧喝止,不料遭到小蔡大声顶撞并开始破口大骂。随后,范老师上前去拉小蔡的衣袖说,表示两人出去再说,岂料小蔡趁其不注意,突然一头撞向范老师,将其撞翻在地。此时,坐在小蔡身边的小刘(化名)、小张(化名)也站起来助阵。三名学生在教室门口将范老师团团围住一顿狂殴。隔壁教室的老师、学生听到动静后,出来将这三名学生按住,但是小张趁乱跑出学校。五六分钟后,一名成年男子走进校长办公室,在办公室的两名学生也跟随进来欲围殴范老师。范老师见情形不对,奋力跑出,没想到在楼梯里又被打倒,慌乱中范老师跑至学校操场。“没想到操场站着五六个人,手里均拿着‘鱼叉’或钢刀。”范老师,这些人见到他又围上去再次拳脚相加,他当时就昏过去了。

 当教师面对学生的捣乱不去教育制止时,总会引来一片谴责与批评之声;当教师去教育制止时,若引起师生矛盾,上级教育部门又会说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批评的还是教师,笔者真担心上级教育部门又拿这位教师来批评,让他的精神再度面对伤害。

 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被家长理解和支持是当前教育的一大困境,教师的尊严得不到维护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悲哀。教师教育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是教师的责职,这位教师去做了,他尽到了责任,本来这要受到家长的肯定的,但为何家长还要拿着‘鱼叉’或钢刀围殴教师呢?为何要把教师殴打至晕迷?家长为何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如此不理解?为何学生及家长会对教师有如此深仇大恨呢?

 其一,家长轻信孩子的偏面说辞是酿成此次事件的恶因。家长对孩子的何护是一种责任,可以理解。但不能偏面相信孩子,发生了师生纠纷,应及时到学校和教师沟通。教师教育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引导学生向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出发点是好的。家长需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理解。家长偏信孩子,由于孩子害怕家长的打骂,而把教师的教育行为夸大或歪曲,由于家长缺失理性判断,从而殴打报复教师。这样的行为造成教师和家长间沟通的障碍,教师和家长沟通,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引导,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家长偏信孩子的说辞,和教师对立起来,造成不良行为的孩子受到庇护,形成孩子错误的价值观,当孩子怀着这种价值观走向社会时,会酝酿出下一个悲剧,这不再是学校的悲剧,而是家庭的悲剧。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过份溺爱让孩子养成了骄横无忌的性格。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缺失,造成对孩子过分溺爱的心态。为了保护好孩子,有的家长不惜使用暴力。但是,作为教育孩子的教师,也被家长错位地认为是教师侵犯了孩子,殴打教师其实是为了保护孩子而对教师进行报复行为。这种行为将产生一个恶果,教师将对这样家庭环境的孩子失去教育信心,孩子会养成骄横无忌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可能因为性格悲剧而酿成家庭悲剧,受害的还是家庭。

 其三,教育的不良现象是造成家长对教师工作误解与敌视的一个根源。在此,笔者要提醒一下家长,教育的不良现象其实教师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教师对当前教育的不良现象心里也有不平,但只是不敢言。别把教育的不良现象强加在教师身上,教师的总体形是好的,是敬业的,教育的不良现象属于官场的潜规则,教师只能是个旁观者,别把罪放到教师身上,教师是无辜的,别把教师当作替罪羊。

 家庭教育中,如果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的效果会起到事半功效的效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有相似之处,教师和学生建立亲和友好的关系,学生会乐意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教育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与教师有友好亲和关系的学生,大部分都学习成绩好或进步快,身心良性发展。如果家长偏护孩子对教师敌视起来,孩子和教师的关系会恶化,会加剧孩子不良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会退步,身心会恶性变化。并不是说在学校受教育只是在课堂上课那么简单,教育上有许多隐形的东西,在教师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带给学生信心、快乐,教育是心灵被升华的过程,是灵魂与灵共舞的过程,是唤醒学生梦想与激情的过程,是给学生精神动力的过程,这些过程才是教育立人的核心,是最有意义的,同时也是隐形的。如果家长敌意地和教师对立起来,随意践踏教师的尊严,恶意地殴打或辱骂教师,这些最有意义的、最能育人的教育核心就会在教师的工作中消失,受丧失的将是孩子,将是家庭。

 笔者在此向语文老师范炳问好,祝你早日健复!笔者在此希望有关教育部门不要用教育方法不当来再次伤害这位教师,而应给这位教师更多的抚慰,因为范炳老师主要受的是非理性家庭教育的伤害,许多教师也如范炳一样正被这种非理性家庭教育所折磨,也希望这个事件能让更多的家长能给教师一份做人的尊严,给老师尊严是为了教育好你们的孩子。

 

 

 15岁女学生“租爹”凸现什么?

 写给迷惘中学生的五种人生智慧

  乳汁喂受灾婴儿能唤醒乳房尊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