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动中抗拒漠化
作者:吴永麟
踏进社会也有好几个年头了,我也换了几个工作环境,生活中有甜酸苦辣的味儿。初踏入社会,我拥有很多的热情,生活中有成功也有莽撞,有喜悦也有伤心,顾首而望,人生中有许多沉沉浮浮镜头,现在,我面对生活多了一份冷静和目光的穿透力。在我感到人生沉稳的同时,我感到了另外的一种机械的东西,正在漠化着人的心灵,使人神情麻木,冷漠空虚,于是,我不得不择选人生的感动,从而抗拒心灵的漠化。
我看见过许多的人,他们中有的结婚生子了,有的升迁了,有的从乡村走向县城,有的从穷小子成了富翁,有的在城市里呼风唤雨,有的在挫折中颓废麻木……
他们进入人生的角色和在角色中成长,一方面,这给人喜悦,但另一方面,我看到的人中,人生的天真也在减少,脸孔也多了漠化的外壳。结婚生子了的,脸孔上常会失去活力,在世俗中敷衍;升迁了的,脸孔上常多了一份官腔的架子,见了别人的问候只是一声“哼”去敷衍,冷傲无情;失败了的,也多了一份颓废的气息,冷眼人世……
我真的不想他们那样,我真想做个平平凡凡的人,在平凡人中的朴实和真挚中生活,拥有真诚的问候,朴实的关怀,并真诚和朴实地对别人,但生活匆匆,总会漠然身边的许多事,于是,有了冷漠中的自责。于是,我要做个平凡的可以感动着人,走在路上,见到熟人,总会招手、微笑、问候、握手,有时见到了一个久别的朋友同窗,握住他的手,听着他的问候,总会心里暖意融融;有时,走在寒冷的风中,听到一位熟识的人向自已问候,总会在感动中沉缅久远;有时一个同窗朋友打来一个电话,总会使那一个夜晚减少心灵的落漠;有时,自已在路上不经意中给人做了一件好事,日后见到他时他热情以待,心里又是在感动……
我觉得人不应该漠化,如果漠化了,人的心灵就会失去这一份感动,有什么使失去了这一份感动更使人遗憾的呢?我在想,哪些官腔架子的人,哪些挂上了冷漠的外壳的人,也许是他们想生活的简单化,显示地位和身份,抗拒感情的困扰,想在简单中快乐,但是,他们的心中会拥有更多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把心灵放的一个冷漠的天空里让温热的血液变得寒冷。
放弃平凡人的庸俗和浮浅,选择平凡人真挚的感动,日子也会挺好的。我的常会去追看一部感人的电视剧,在电视中感动得流泪;常会走过几个摊档去选自已要的VCD碟;常会走几十公里去朋友同窗的团聚……
我总爱看书,在书中的感动和理性中化解心灵的漠化,获得精神和意念的出路,我总爱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让心灵感受自然壮丽和和谐。在长长的时光里,我选择感动,我没有被漠化,我觉得我很幸运,同时,我也在感动中快乐。当然,并不是无节制地感动,这感动是建立在教养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要感动别人的教养也要让别人感动自已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