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雕花楼传奇

(2008-04-13 21:25:18)
标签:

文保

古建

分类: 文保纪游
 

 
  •  苏州吴县西南之洞庭东山,地在太湖之滨,湖水浩瀚,峰峦毓秀,山水相映,风光可谓胜绝;山产名茶(碧螺春)名果(枇杷、杨梅、红桔),湖藏太湖三宝(银鱼、梅齐鱼、白虾),更有肥美鲜嫩的白鱼,胜似蟹脂的莼莱,物产可谓丰富。东山,自古即为一大旅游胜地,明清以后,达宫显贵,地主巨贾,当地富户,纷纷择地营墅,筑园自娱,雕花大楼即其中之一。

        雕花楼乃一闻名中外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周围银杏树林立,桔园毗连,环境幽雅,是吴县市委人民政府在东山的接侍窗口。雕花大楼,原名春在楼,取义清诗人俞樾“花落春仍在”一句,在东山镇南光明村,因主楼梁桁门窗等有精细雕刻,俗称“雕花大楼”。其楼宇高大宏敞,富丽堂皇;雕刻匠心独具,鬼斧神工,既堪实用,又可观赏,乃金锡之、金植之兄弟的一座庄园式的仿明建筑。 

     

    雕花楼传奇

        金锡之,吴县东山人,祖居东山东茭田,其祖父金叶传善武功,在东山教有不少徒弟,并以此为生。金家的老宅,即今雕花楼的南侧施磐状元府第,当年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金叶传是从“富不过三代”的施家后裔手中买下来的。金锡之的父亲金声和,为一当铺小职员,过世又早,致使金锡之儿时家境贫寒,全靠其母做手工度日,勉强读了几年私塾。成年后,金锡之经同乡席徵三介绍,去上海浦东做典当生意,被强盗抢劫后,改做棉纱生意,在董家渡开了一家“老公茂”纱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向英国怡和纱厂订了一批货,因大战爆发,货未发出,直到大战结束,对方才将货送到,大战后棉纱价格暴涨,而这批货对方仍按原价供给,所以金锡之大发其财。

     

    雕花楼传奇

        发财后,他与日商合资买下江西路上的一幢三层洋楼,开办了一家“中日合资”的交易所。他出任理事长。后日商抽回资本,洋楼归金锡之独有,遂名为“汉茂顿”大楼,既用作办公,又作为住宅。金锡之是个孝子,发迹后就将母亲接到上海居住。惟是母亲总想叶落归根,要儿子回家乡造新楼,金锡之惟母是从,即将“汉茂顿”大楼转卖得17万大洋,全部用以家乡为母建房,先是在家乡买下了老宅东面施状元府中的一排平房,并与北侧邻居商购对方的一些房屋和果园,以扩大新楼的地基,然后请人设计图纸。据金锡之的后裔金徵霖老先生介绍,当初设计中的花园是很大的,后因北邻抬高地价,金家无法接受,不得已才将花园缩小到318.5平方,如今却因小和苏州袖珍园林140平方的残粒园齐享盛名。

        设计确定后,金锡之商务繁忙,无暇在家乡久留,便全权委托在老家的兄弟金植之操办此事。

     

    雕花楼传奇

        1922年,金植之请来香山工匠,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百业萧条,建筑业尤甚,为多挣些工钱,工匠作头串通金植之,背着金锡之将建筑规模和规格均大为提高,整幢大楼“无处不雕,无处不刻”。而当从上海回来的金锡之得之大门上的砖雕门楼造价高达3500块银元时,十分恼火。然而木已成舟,整幢大楼将17万银元全部用完,历时三年,才得竣工。至此,金家老母了却一桩夙愿,香山工匠挣着不少工钱,而金锡之先生也在“尽孝”的无意间,为太湖古镇留下了一座无价的瑰宝——江南第一雕花楼。

     

    雕花楼传奇

        雕花大楼周围,有高而陡峭的护墙,刷以黑色沥青,远远望去,乌黑油亮,俨然黑色城堡。东大门为一砖雕门楼,题额“天锡纯嘏”四字,意即天赐纯金之福。门楼上、中、下三枋分别平地浮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石榴、蝙蝠、佛手、祥云等物,含有“长生、富贵、多子、福气、菩萨保佑”等意思。脊顶正中置一豆青古筑方盒,植以万年青;并塑有“独占鳌头”和“招财利市”等人像。

     

    雕花楼传奇     入门再观门楼,门楼内部中央正方刻有阳文楷书“聿修厥德”四个大字,它与门楼外部的“天锡纯嘏”互相照应。砖雕技艺,精湛至极。上层“八仙上寿图”、王母、寿星居中,八仙飘然赴宴;中层为“鹿十景”,卧、立、跳、跑,姿态各异;下层则是郭子仪八十寿庆。三根望柱上分别圆雕“福禄寿”三尊坐像,以示三星高照,其乐无穷。

     

    雕花楼传奇

        门楼上部横框部位雕有“八仙庆寿”图,取材于《东游记》,传说三月三日西王母设蟠桃盛会,八仙各带奇宝前往赴宴。这是女寿的象征。中枋浮雕“鹿十景”,10只鹿10种姿势,或卧、或立、或蹦、或跑、或趴、或蹿、或昂首、或俯视、或屏气凝神、或回首顾盼,充满着柔和蕴藉了闲逸、愉悦的韵味。鹿是“绿”和“乐”的谐音,这里寄托着庶民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大胆向往,反映了“贾而好仕”、“安居乐业”的社会心理。

     

    雕花楼传奇

        门楼左侧兜肚圆雕“尧舜禅让”以喻为“贤”:右侧兜肚圆雕“文王访贤”,以喻为“德”。整个门楼,雕刻着十几组戏文图案,雕塑组画,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含意隽永。

     

    雕花楼传奇

        雕花大楼,外观二层,实为三层,第三层采用缩进两檩法,隐于其上,庭中仰望目不可及,游客只能看到二楼,实际上二楼上面还有一层,只不过建造设计时,第三层比第二层前后各缩进两檀,且有两侧山墙和风火墙遮掩,所以在下面看不见,此称为明二楼暗三楼。家藏的古董、字画、银元,早年在建好房后,就藏放在前楼东耳室的暗阁楼上,暗阁楼的一块活络盖板盖上后,可不留痕迹。楼中隐藏的逃生的暗道则有两条,一条在后楼暗三楼的西厢房烟塌后面,另一条隐藏在前楼的轩梁上,进出口就开在楼中间悬挂“春在楼”匾额后。

     

    雕花楼传奇

        当年兵荒马乱时,太湖湖匪曾三次闯入雕花楼,却都没发现过这些秘密。不由得佩服设计者的奇思构想。登楼可远眺东山风光。前楼东侧有亭上亭,不必下楼即可进入亭园,俯瞰园景,乘凉赏月。

     

    雕花楼传奇

        雕刻最细致最浩繁的要算主楼下的大厅。所有梁、柱、窗、栅无所不雕,无处不刻。仅梁头就刻着几十幅三国演义组画,窗框刻有全二十四孝组画。

     

     雕花楼传奇

        门窗栏杆,分别刻以松鹤延年、太公八十、子仪庆寿、凤穿牡丹、和合二仙、二十四孝、八仙过海、三国演义及西厢记等图案;门的上棂刻有“寿”字,下槛插销形蝙蝠,拉手状古钱,盖取“抬头有寿,脚踏有福、伸手有钱”之意;楼上的玻璃,有红、黄、蓝、绿之分,透过玻璃向外远眺山谷田野,可觉四季风光不同。整个建筑的梁、桁、柱、檐,亦都雕以花卉或翎毛。传说,雕花匠是个年轻人,生过天花,然技艺高超绝伦,凡人物山水,花鸟虫鱼,只要经他手雕刻,无一不神形兼备,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雕花楼传奇

        大厅雕有178只凤凰,又称凤凰厅,给人以琳琅满目的美的享受。游雕花大楼,自当以观赏雕刻艺术为本,然楼北之小花园,面积虽小,却尽收江南园林之精华。小花园呈狭长方形,园内建筑山水均取其半,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园中亭台楼阁安排精巧,水池假山疏密有致,以翠竹石笋寓意春色,荷池小桥点缀夏日,紫薇玉桂渲染秋景,天竺腊梅衬托寒冬,四季景色皆佳美。曲折迂回的假山还堆出十五种动物形状,形似神似,妙趣横生。   

     

        下枋雕有“郭子仪大富贵亦寿考”,说的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官居中书令,其7个儿子、8个女婿,个个在朝做官,每逢郭子仪生日,7子8婿都到府祝寿,是京剧《打金枝》又称《满堂笏》的典故出处。

     

    雕花楼传奇

        金锡之虽拥有巨额资财,但他从没进过官场。所以在主楼大厅梁上雕刻上古代官帽,象征富贵可比官家。

     

    雕花楼传奇

        木雕的数量最多,雕刻最密集处为前楼大厅。这种子孙满堂的欢乐景象,是男寿的象征。整幅雕刻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形象生动,人情味十分浓烈,给观者以“家和万事兴”之感。

      

    雕花楼传奇

        雕花楼造好了,泊在太湖里的东山多了一道风景,也多出来一些和雕花楼有关的故事。爱情题材是说雕花匠人手艺惊人,大小姐心里的爱慕之情油然而生,楼造好了,大小姐就随着雕花师傅私奔去了。小姐是独女,小姐的母亲在小姐年幼时即撒手西去,她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小姐跟着奶奶躲在世事的背后、年复一年地过着幽禁般的生活,大院紧锁,也锁住了小姐的春心。

     

    雕花楼传奇

        如果没有那个雕花匠的出现,小姐也许将会与她的祖母相依一生。工匠的作品征服了小姐,更颠覆了小姐荒芜的内心。经过三年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小姐穿越世事,终于见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小姐昏乱迷离,一个被爱情俘虏的人,全然不顾小姐的身份与地位,不顾疼爱至深的祖母,与一个雕花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为雕花大楼的奠基,作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为华美的私奔。

     

    雕花楼传奇

        侠义题材是雕花楼内机关重重,太湖强盗趁着月黑风高三进三出,却是一无所获。雕花楼树大招风,碰到几桩小偷小摸,再被人传一传染一染,声势不大才怪呢。

     

    雕花楼传奇

        雕花大楼是一座具有南方风格的集现代雕刻艺术大成的民间住宅,在木雕、砖雕、石雕、建筑构思、造园艺术上集中反映了吴县香山匠人的智慧和才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楼被誉为“江南独一楼”,在这里还拍摄过60多部电影和电视片,故又有“天下第一影视楼”之称。

     

    雕花楼传奇

        东山雕花楼日前在景色如画的小花园内墙上又发现了一幅明代万历年间的砖雕艺术品。雕花楼修建于民国初年,而这一新发现的与雕花楼浑然一体的砖雕却出自明代,据介绍,一幢建筑同时拥有两个朝代的建筑艺术品这在国内建筑史上亦属罕见。新发现的明代砖雕位于雕花楼花园东隅的照墙上,一块圆形的精细砖雕“停云陇”被巧夺天工般地镶嵌在墙上,只见一条蛟龙,正在云水翻腾之中作探首状,仰望着精美绝伦的雕花大楼,其神情犹如被眼前这玉楼琼宇般的人间美景所吸引,赞叹着不忍离去。此块砖雕艺术品简练、清秀,立体艺术感强,和雕花楼的门楼砖雕艺术风格迥然不同。http://secure-cn.imrworldwide.com/cgi-bin/m?ci=cn-sina2006&cg=0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董永故里行
后一篇:棋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