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31):小剃头林荣兴

(2012-11-19 21:31:43)
标签:

流金岁月

棋坛名宿

小剃头林荣兴

杂谈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31):小剃头林荣兴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31):小剃头林荣兴

    编者按:在旧中国,象棋得不到重视。以棋为生的江湖棋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普遍浪迹于茶馆里弈彩棋或者蹲街头摆棋档谋生,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当中一些颇有活动能力的棋人,为了进一步推动象棋活动的开展,成立了全国性的象棋组织,一时间全国各地象棋活动开展十分活跃。在这让棋类人才发挥专长、弘扬国粹的场所里,可谓人才济济,高手林立。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倾到众人的名谱名篇和不少誉满弈林的象棋名手。之中的佼佼者如:棋坛总司令谢侠逊、七省棋王周德裕、西北棋圣彭述圣、华南四大天王黄松轩、卢辉、冯敬如、李庆全等优秀棋手。他们所经历的林林总总宛如一部充满风霜的历史画卷,有悲有喜,有坎坷有激奋。短短历史,记载着棋手走过的脚印;幅幅画面渗透着棋人的贡献。至今忆来仍历历在目。如今,他们大多数已离开了我们,健在的都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关于他们的资料,散见于棋书、期刊等,棋友们收集、欣赏不易。为方便论坛棋友,我们开设《流金岁棋坛名宿专贴,用以收集整理有关老一辈棋手的各种资料。

前言:上海是中国人口最集中的大城市,就弈棋人口来说,也居全国的首位。在旧时代,想要锻炼棋艺,得去上海;要想在棋坛成名成家,也得去上海。只要在上海滩上称雄了,这个棋手就成名了,过去的七省棋王周德裕如此,象棋总司令谢侠逊也如此,连建国后的魔叔杨官璘也是如此。为此,能在上海的棋坛称得上四小,则说明他们已经很有名气了。 

三十年代时,上海棋坛上,以常居的李武尚、鲍子波,加上客居的湖北罗天扬、扬州窦国柱、平阳谢侠逊、永嘉林弈仙等,构成上海一批名棋手群。后来一下了冒出几个小字辈来,因为这样的人有四个,为此简称四小。 

四小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他们是:小扬州林荣兴,小湖北雷海山,小煞星叶景华,小杭州董文渊。除雷海山年岁稍长外,其他三人的年龄都在二十之内,都是攻击性极强的后起棋手,令老一辈名棋手望而生畏,但又觉得和他们弈棋挺过瘾。其中的小扬州林荣兴行棋奇谲莫测,杀性特重,为此又称小剃头,言其下棋如剃刀一样锋利,锐不可当也。林还有小金刚的诨号,是上海四小之首。 

林荣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幼年失怙,流落街头。后跟一戏班去无锡,曾在一戏院跑跑龙套,混口饭吃。林的面容生得很奇特:一张横阔的脸上装着一个很短的鼻子,眼眉特别长,而头寸比常人略大。由于跑龙套是个闲差,少年林荣兴有时间弈棋,而且十分钻研。据惠颂祥先生记忆,在起步阶段,惠颂样可让他双马。 

1933年时,南京名棋手万启有应邀访问扬州,路过无锡,顺便去茶楼弈棋,发觉林荣兴的棋虽不成熟,但很有潜力,出于爱才之心,对林说:从扬州回来后,我带你去上海闯荡。同年,万启有自扬州回来时,专程在无锡站下车,带了林荣兴,直奔上海。林初投靠在湖北名手罗天扬的门下,后又拜鲍子波为师,得到两位前辈的指导和照顾。 

在上海这个棋手比较集中的地方,林荣兴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棋艺一下子猛升上去,达到名棋手的水平。而且由于他的棋路奇特,常使对手不得不多加思考,因此在气势上、时间上,占了许多便宜。名手李武尚常说,林的棋较难抵挡。如林荣兴对象棋总司令谢侠逊的一盘棋,林先行开局不久,局面似乎由谢反了先。此时,林的车马炮位置开通,且有进兵捉马之利,虽少一子,先手在握,要吃回一马实无问题。这局棋只弈了16个半回合,谢便不得不推枰认输,从中可窥见林出奇棋、锋利无比的剃头功夫。 

林荣兴得到小剃头的雅号,又和他行棋快捷有关。一次,淮扬三杰之一张锦荣来上海弈棋,在凌云阁见到李武尚后问起上海的新手,特别提到林荣兴,并约定次日在老城隍庙对弈。张锦荣是大名鼎鼎的慢国手,每下一于必经镇密思考,但林截然不同,张一落子,林迅速跟进,几乎不加思索。从表面看,有轻慢对手之意,张如何受得了此等轻慢!于是也跟着快了起来。这样真是以己之短,合人之长,第一盘张很快输了,第二盘也很快输了,一个上午竟连输了六盘!这在张的弈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张只好连呼有鬼。可是身旁的李武尚却隐隐捧腹窃笑,因为这不是有鬼而是林荣兴的棋又奇又快又狠。 

林荣兴在上海崛起后,和他下过棋的人都有点怕他。我曾听小杭州董文渊说过,林的棋难对付,不愿给他送钱,即不愿和林下棋。上海原来的棋坛盟主李武尚对林也是佩服的,承认林的棋比他要硬一些。一次,说起原在上海、现在香港的七省棋王周德裕,林表示想去交交手。李对此十分支持,认为和周完全可以一搏,而且胜面较大,并愿意和他一起去香港。那方面,周德裕知道林欲来香港的目的后,搜集了林的局谱进行研究,发觉林下的棋几乎着着都是官子,决定 挡驾,并想好了对策。林到香港后,周德裕设宴招待,席间问林来港的目的是要名还是要利。又说:若是要利,我们就不要交手,因为一交了手,你(林)有了名,利就难以得到了。还挺关心地说:香港多的是大彩,由我(周)出面介绍,输的话彩金由我出;赢的话,彩金各半收入。这真是个好主意。林荣兴是穷小子,当然以利为主,就这样周胜利完成了 挡驾的任务。 

林荣兴访港期间,曾去过广州大新公司,为了得利,化名王一明,攻四大天王之首黄松轩的擂台,共弈四局,净胜两局。

当林荣兴满载南归时,林、周已全无敌意,周又关照:今后你来香港或我去上海,双方都不要交手。李武尚事后说:周德裕作为当时声望最高的棋手,且一生好强,不愿和林交手,主要是有顾虑。象棋老国手惠颂样对林也十分赞赏。林荣兴崛起于上海后,总想打遍国手。这天,他来到常熟,找原先让过他双马的惠颂样下棋。惠虽知道万启有带林去上海的事,但时间不过一年多,就随口问林要赌多少?林摸出所带的16个银元,说:分先下两局,6元作回上海的路费和这两天的吃用。10元,这在每担米4元多的当年,是个不小的数目。惠颂样惊异了!他不相信林会有如此大的进步,也不想得林的彩金,于是,和林说明本意,友好地交起手来。结果是:凡林先行的棋,惠全都输了;由惠先行的还有几盘和棋。惠颂样事后说,这样厉害的棋一生未见过。 

林荣兴在上海崛起后,对自己的棋艺作了一点总结和记录,据传有一百多局,选择其中的破仙人指路三十多局,定名为《小扬州秘话——卧槽马破仙人指路法》,曾经给李武尚等前辈看过,都认为很有价值。曾想寻求出版,但因要价太高,一时没有出手。 

林荣兴棋艺走红时,收入颇丰,由于缺乏教养,竟染上了芙蓉痹,到后来每弈棋必抽足。每抽足,棋就弈得特别神,妙手迭出,为此,他只要有钱,总是拼命抽,养成了旧社会时不少名棋手都有的坏习惯。到后来经济形势不好,林不吸鸦片而改吃白粉。再后来日寇轰炸了上海,弈棋的人极少了,林荣兴无钱收入,饿死于街头。李武尚怜其才华,出钱收葬了事。这是一代棋人的悲剧。 

就在小剃头林荣兴饿死于街头的前后,小湖北雷海山、小煞星叶景华也分别消失了,据说前者被日军拉夫而毙,后者被日机炸弹炸死在上海。只有小杭州董文渊逃回杭州,直到19955月还在西湖边摆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