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盖吐山敖包——巴尔虎蒙古人心中的圣殿

(2011-07-26 09:06:09)
标签:

敖包

毛盖吐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

祭祀

文化

分类: 呼伦贝尔人文民俗
http://s6/middle/4e74dd39ha8ee9296fd25&690
毛盖吐山——巴尔虎蒙古人心中的圣殿 

    270年前,巴尔虎蒙古人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先人第一眼看到毛盖吐山时就被这大山的气魄震撼,认定这是圣灵之地,于是设立敖包开始祭祀大地苍天。
......270年后,我也随着络绎不绝的巴尔虎蒙古人来到了毛盖吐山脚下,它也是用同样气势征服了我,我知道270年来蒙古人世世代代到这里祭祀的原因了。
    毛盖吐山位于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东部的大兴安岭山脉中,是巴尔虎草原和大兴安岭的结合部,海拔1600米,山顶为平顶,远远望去,形如宫殿,屋脊飞檐上的两个脊饰处是天然巨石,其上各设一处敖包,北面的为大人敖包,南面的为小孩敖包。看过它的人都称它是一座圣殿。

       敖包也叫鄂博,是蒙古语的译音,有堆子鼓包的意思,关于敖包的由来,古往今来演绎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比较普遍的一种解释说,敖包是辨识道路的标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很容易迷失方向,先人用捡石成堆以为标识,方便出行。迷路之人看见敖包,自然心存感激,会对敖包鞠躬、叩首,后来又发展成顺时针绕一到三圈,再捡来石块垒放到石堆上,祈福好运,最后慢慢发展成一种祭祀活动。祭祀敖包是草原民族最隆重的民间仪式,一般在每年草原上鲜花盛开的季节,牧民们从各自的草场营地,从林间、河谷、草滩,汇聚在敖包山下,迎着初升的红日涌向山顶,敬献哈达、牺牲、奶酒等,绕行敖包祈祷,向苍天,乡腾格里天神祈福禳灾,祈求草原风调雨顺,五畜兴旺,国泰民安。

    敖包所处的位置,往往借助山岭形势、地缘风貌,占据最高处,天地相接,人神呼应;居高临下,四野苍茫,让人不由得产生敬畏、仰慕、神往的情怀。身处于斯,自然、人神化而为一,天地浑莽,生命无极,大千在这一刻浑然合一,无始无终。
    2011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廿二),我们驱车117公里来到了山脚下,道路之艰难,路线之曲折难以想象,只有亲身体验,你才知道什么叫泥泞,什么叫坎坷,什么叫颠簸。35公里的戳板路加水泥路(水和稀泥),经历了两次陷车,加挂四驱顺利自救,过一小河,顺利通过后,在天黑时分,我们到达山脚下的祭祀大山的大本营。这里已是蒙古包林立,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歌声洋溢了。而远处弯弯山路上还在有骑车、马队在源源不断向这里汇集,彻夜不断。
http://s2/middle/4e74dd39ha8ee909f79e1&690

    我们找到一座可以俯瞰大本营的小山包,在那里安营扎在,周边已经有几辆车和几处帐篷。和同行的影友就着花生米干掉两瓶白酒后,各自在车中和帐篷中过夜。
    因路途奔波疲劳,再加上两杯白酒下肚,很快入眠。上半夜睡得很实,下半夜竟是些离奇的梦——睡在神山脚下梦也离奇。凌晨3点钟被同行叫醒,到河谷砍了些柳条作祭品,开车爬山。天未亮,东方鱼肚白,山路上却已是车灯的长龙,也有骑马和步行上山的人,开始浩浩荡荡登山。


http://s13/middle/4e74dd39ha8ee910a3e2c&690

牧民往往一家或几家乘车同行,车后一律拉着柳条——用柳条插在敖包上祭祀,寓意人丁兴旺、繁衍力强、生生不息。此外他们还要带上酒、奶、饼干、糖果做祭品洒在敖包上。


http://s4/middle/4e74dd39ha8ee9128c863&690
昨天刚下过雨,道路湿滑,山道很陡,汽车喘息着前行。我的车在艰难地爬上第一个陡坡后,开始打滑,为防止意外,弃车步行爬山——这样更体会祭山人的虔诚。

 

http://s2/middle/4e74dd39h774b38c9bb61&690  和宝格德乌拉圣山一样,这里也是不允许女性上山祭祀的,几个女性带着敬意和虔诚止步于半山腰,遥望山顶,默默祈祷。


http://s5/middle/4e74dd39ha8ee90bdf054&690

在翻过一道又一道山梁后,圣殿一样的敖包展现在眼前,它在晨曦中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http://s12/middle/4e74dd39ha8ee9184631b&690

骑马登山的牧民友善的和我们这些外地人打招呼。你要是回应一句:塞拜纳(你好),他们会很高兴认定你是朋友。


http://s1/middle/4e74dd39ha8ee91b221c0&690

一个带着手提话筒的牧民引起我的注意,不懂蒙语,不知他在喊什么,我的理解,他应该是个祭山组织活动的自愿者。

http://s2/middle/4e74dd39ha8ee921ce571&690
当地牧民上山的车辆都是卡车、吉普车,爬山能力强,这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吧。我的狮跑SUV,在浩浩荡荡的卡车吉普队伍中显得有些单薄和幼稚。

http://s10/middle/4e74dd39ha8ee9f74cc39&690

步行者各扛柳条

http://s9/middle/4e74dd39ha8ee92c4bb78&690

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攀登,我们来到了山顶,大、小敖包都在有牧民转敖包。

http://s12/middle/4e74dd39ha8ee92f28e4b&690

虔诚的插上柳条,一年的愿望就会实现。


http://s4/middle/4e74dd39ha8ee932f9f33&690

扎经幡的汉子。

http://s4/middle/4e74dd39ha8ee936ca163&690

扛着经幡和柳条更显虔诚。

 

http://s7/middle/4e74dd39ha8eea0a4d516&690

查过柳条和经幡旗后还要转三圈,边抛洒酒、奶边默念心中祈愿——畜牧兴旺、草原吉祥、全家幸福安康。

 

http://s8/middle/4e74dd39ha8eed35e68c7&690

默念、和手、行礼、叩拜,牧民庄重而虔诚。敬畏大自然,感恩上苍是敖包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祭祀的真谛。


http://s2/middle/4e74dd39ha8ee93b8de01&690

一路上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小孩上山,包括吃奶的婴儿。巴尔虎蒙古人不忘对后代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http://s7/middle/4e74dd39ha8ee939a7816&690
牧民前往敖包大多要行上百里的山路,骑马者更是辛苦,在祭祀过后,心中祈愿和祝福完成,要躺在山上安心地睡上一觉。马也很通人性,会静静地等在一边,直到主人醒来。


http://s13/middle/4e74dd39ha8eea0772a2c&690

我在敖包下发现一块悬空奇石,它匍匐在山崖上,我想这是哪朝哪代虔诚祭祀者,在这里虔诚地跪拜了许多年后化作一块石头,永远向着敖包祈祷。


http://s15/middle/4e74dd39ha8ee9278732e&690

上山容易下山难。牧民开始下山,他们心中充实许多,再艰难的路也不怕。


http://s4/middle/4e74dd39ha8ee91ef3a53&690

上山时的庄严已被下山时的喜悦代替,牧民有说有笑地下山。

 
http://s13/middle/4e74dd39ha8eea0c36e1c&690

转完敖包的父子俩静静地坐在山坡上,看着崇山峻岭,想山那边的巴尔虎草原,开始了一年的新希冀。

 

http://s6/middle/4e74dd39ha8ee924ab3d5&690

我们下山时遇到这个赤面汉子,一脸的焦急,不知什么原因。是不是上来晚了,怕老天怪罪他才这样?http://www.ewksy.com/bbs/syspic/UBBexpression/wink.gif
我想不会的,看着他那样虔诚,手里拿了那么多礼品,长生天会满足他的美好心愿的。


http://s10/middle/4e74dd39ha8ee9165db79&690

壮美的山河,谁能不爱它?!

许多牧民是两人骑一匹马进山的,途中遇到两牧民骑一匹马下山的,车上正好有座位,捎上一个,也算是对牧民表达敬意吧。


http://s10/middle/4e74dd39ha8ee9071c0b9&690

由于敬仰敖包的神圣和贪恋山中美景,拍摄很久才结束,望望山下,已是人去山空,半腰山上只有狮跑在静静等我们下山。望着连绵的群山,还有许多路要走啊,还有许多美好的时光在等待我们,下山喽!

和牧民一样心中也装着许多憧憬,我也把两块石头放在了毛盖吐山的两个敖包上,毛盖吐山敖包不会因为我加了两块石头而有所增高,但在我心中,圣山更崇高了。

 

    毛盖图山位于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境内,距道乐都夏营地40公里,是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境内最大的一座祭祀山。

    祭敖包是游牧文化创造的崇尚自然、爱护故乡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巴尔虎祭敖包是一种具有严格规矩并非常规范的祭祀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存,爱护环境的群众文化活动。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牧民观念的更新,现在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每年8月份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