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西之歌》:爱是细水 绵绵悠长

(2008-10-30 13:49:35)
标签:

纽伯瑞

儿童文学

书评

文化

分类: 皇冠书评

《黛西之歌》:爱是细水 <wbr>绵绵悠长

千字书评之七《黛西之歌》

爱是细水 绵绵悠长

唐滋滋

 

我们常常被爱交织着。电话里爸爸妈妈重复了十几年的叮嘱,妹妹在远方的关心和祝福,和爱人过马路时的牵手,好朋友生日时送来的“哈利波特”,还有过路人含笑的眼神,卖菜小哥勤快的帮你规整好一兜子菜,这让人生看上去挺满足。可是妈妈太唠叨,一看书就喊“眼睛不要了呀”,一提早饭就说“要吃鸡蛋呀”。妹妹不够信任你,光让你感到心情不好,却怎么也不告诉你为什么。还有一些陌生人,碰到他了他要“哎呦呦”一下,多看了他一眼他要回你两个白眼。

很多时候我们收获的是爱,却无法回应这情感,有的时候我们想认真回报这情感,却闹起了误会,越解释越纠缠。王朔很坦白,他在《致女儿书》中是这样开场介绍爷爷奶奶(王朔的爹妈)的: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可见爱这东西像只小兔,我们越想把它拥在怀里,它越要狠狠给你一脚,然后倏地溜走了,让你又想又恨的。为什么爱总让人误会、让人不接受、让人躲避、让人排斥呢?

那看看《黛西之歌》(Diecy’s song)吧。

它是1983年纽伯瑞金奖,我们直译为《黛西之歌》。台湾智茂事业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时翻译为《孤女悲歌》(我觉得这有炒作嫌疑,黛西既不孤独,也不悲凉,它完全误导了这本书的情感期待)。这是一个轻松、节制、真挚的亲情故事,如果你有兄弟姐妹,可能会体会的真切一些。

黛西拥有的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她是家里最大的女儿,有三个弟妹。父亲很早就抛弃了他们,母亲为了维持生活心力憔悴,失去神智,躺在了病床上。黛西只好带着三个弟妹投奔从未蒙面的外婆。故事就是从外婆家开始的。和外婆在一起,生活好像好过些,但是外婆的脾气很怪,压力很大,黛西要想办法揣摩外婆的心思,分担外婆的重担。她到米莉店打工,主动承担对弟妹的责任,对自己的事不在乎。她像个小大人一样,很有主见,总有好多事情要做,要操心,虽然外婆常弄得外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可她理解外婆的言行;虽然大弟弟杰米聪明稳重,可她知道杰米的小心思;虽然妹妹玛丽贝丝被学校怀疑弱智,但是她不放弃对妹妹的辅导,并帮着妹妹发挥她的特长;还有爱打架的弟弟山姆,她为山姆打架的事情感到烦恼,但是她了解山姆,她相信山姆有自己的理由,她给山姆时间,让他找到另一种解决方式,只是她得时时提醒这个好动的弟弟。失去母亲的悲伤她一直深藏心底,虽然常常为此焦躁,但她更习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她对家人的爱虽然急切但却节制,让这个不幸的小家庭慢慢沉淀出快乐的滋味,让每个成员都找到了幸福的方向。

也许我们要说,黛西的牺牲太多了,她对学校的事没有兴趣,没时间交朋友,放学就去商店打工,回家还要帮着做家务,解决弟妹们遇到的新问题。看上去是这样,可是黛西不这么想。她需要杰米,杰米常常帮她分析眼前的困难,找到聪明的解决办法。他还悄悄找了份送报的工作,和她一起分担家庭负担。她看到玛丽贝丝的小心翼翼,因为玛丽贝丝理解姐姐的担忧。她发现山姆好久不打架了,他为了不惹麻烦,甚至在教室里不离开座位。还有凶巴巴的外婆,不太理会别人的感受,但她得知山姆为了她和同学打架时,悄悄去山姆的学校,和孩子们玩弹球,挽回山姆和孩子们的感情。她一直拒绝交朋友,是外婆鼓励了她,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就此封闭自己。黛西知道,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彼此关心,彼此呵护,彼此体谅,彼此爱,这些足够让她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她是知足的。

我想我也应该知足。有时候无人倾诉的时候,我也会给妈妈一个电话,吧嗒吧嗒掉眼泪却什么都不说,害的他们吓操心一阵;有时候我也很唠叨,给妹妹的电话总是说“注意身体”,“少在外面吃小吃”一类,她“哎呀哎呀”地叹气;有时候我也有点小秘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我知道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只是或许,我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式。爱不一定要一对一的回报,不一定是直接的,坦白的,热切的,不一定先付出再回报。爱是细水,绵绵悠长。

 

200810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