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小编论坛 |
身边有一个人,听了别人的话,疯了似的追着《圈子圈套》看。等他满足后丢到一边,我也好奇地拾起来,一口气看完。我告诉了我的好朋友,也许不久后她正巧有了这本书,也会好奇地翻开。一部畅销书,就这样流传开来。
从我真实的意愿出发,我不愿意读这样的书浪费时间,即使翻开后,头脑中仍然有一个声音说:别看了,劳损眼睛。可是,我还是看完了,而且是一口气的架势。不管初衷是什么,看完了就意味着我已经成为这本书的读者,成为制造它畅销的千万分之一种因素,这个过程怎么看怎么像赌博吸毒一样。
以往说畅销书的特点,往往是,小说类的故事性强,非小说类的实用性强。《圈子圈套》以小说的名义巧妙占据了畅销书的这两大特征,不仅故事性强,超级通俗,让读者在阅读速度中自我满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你观察环境,揣度敌人心思,传授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这对正在阅读此书的商战中的sales,职场中的奋斗者和正要进入某个圈子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个便捷的工具箱。
不过,准确的说,这部小说的实用功能还是大于它的故事功能,更难以从小说的角度给予好评。谈不上布局,谈不上技巧,更谈不上细节和文采。它就像一个长长的访谈,记者提了一个问题后,就让被访者独自一人,“传道授业”。当然,这并不是要拿来批评的,拿来侃侃就行。
关于内容我还想唠叨一点。刚稍微百度了下大家对《圈子圈套》的评论,多数人会在洪钧和余威中间做区分。仔细想来,两者均属一类,老练,奸诈,心机重重,都不讨人喜欢。只是这个故事中,洪钧一开始失败了。他瞬间失去了一切、短暂的反思和一套“圈子理论”,让大部分善良的读者们不自觉地站到了他的立场,以同情的姿态成为盟友。洪钧的“招人烦”隐藏更有技巧,恐怕这也是作者无心给读者下的一个套了。
至少第一部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