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18: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2024-07-21 10:18:38)
标签:

杂谈

图片

分类: 不求甚解

笔记18: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笔记18: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中国人的知足是进步的对立面,知足阻碍着进步。”

“中国人乐天达观,没有神经系统,却有像鸵鸟一样的消化能力。”

“中国人的‘常乐’,我们必须视为一种民族性格,……即便是那些许许多多缺衣少食的人,也都心境平和,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所说的文艺复兴、16 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改革运动、美洲大陆的发现、现代科学的诞生等等,这些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中国人一无所知。然而,由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超过以往,人权的概念也慢慢地形成,但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却完全不为所动。”

—摘自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第十八章《知足常乐》

       

         不同文化民族的差异,在认知上和行为上,都不像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那样为国人所熟知和认可。沿袭几千年的良俗美德,往往在外人眼里就成了恶习劣行,譬如“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有什么不好?倘是没有一众“乐天达观”,且又“没有神经系统”的“穷欢乐”撑着,街巷里得添多少哭脸,社会上得有多少麻烦?知足常乐,于己—延年益寿;于国—长治久安。

 我知足。

 上学没遭霸凌,下乡没受欺凌,当兵毫发未损,工作基本顺利。患恶疾不死,得晚年犹在。近日,住院检查八天,动用多种检测手段,未发现大的显疾与隐患。看来,还有时日可蹉跎。日子不算富足,倒也还衣食无忧。后代不算优秀,可也个个都比我强。第三代因小见大,大概率不负父母所望—想多了。

笔记18: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细想,都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哪个时间节点上,落下个不幸的雨点儿,都够我招架一阵子的,还未见得能脱逃得了。

 多数人都经历过的苦难,我没有豁免的资质。对此,有灾难说,有财富说。我,莫衷一是,不置一词。挺过来了,熬过来了,是幸运。不幸成了饿殍,不幸被流弹洞穿,怎么说?

  如此幸运,我知足。感谢谁,我知道。

  我知不足。

   此生读书太少。在校时间:1956年—1968年。同年龄段的人知道,那个年代读书,年头得打对折。最受益当属初中三年。那三年,我也没有夜以继日,所幸那时不卷。

  我读书不算十分愚钝,却也不是正经料儿,长成以后愈发不喜读书了。高考重启,家人劝我应试,我回绝得很决绝。不怪那场“G命”,是我鼠目寸光。职场、情场、官场,场场没落,书场落了—学了几天外语,培训班黄了,我借坡下驴了。至今,只在厨余、酒余、牌余才翻书—大多是为催眠。

  没读的书,留待来生吧。

   性格多有缺陷。这与我的成长环境、阅历、学养、修为等有关。了解、理解我的或许能谅解,尽管为数不多,但是,愧意、歉意、谢意常萦绕于怀。记恨我的想必不少,我有懊悔,也有不悔。

  不足之处甚多,恕不逐一剖析。

  我不知足。

  工作并不称心如意。外人看来,二十几岁入职不错的行业,三十几岁有份不错的差事,应该是“老罕王进北京—心满意足”了。其实不然。这些,都不是我的选择,是“分配”的。仰人鼻息,强颜欢笑的日子并不好过。我曾在大庭广众撂话问众人:那酒是好喝的?!欣赏同事道破个中悲凉的一句话:没有当鳖的心,干不了咱这活儿。

  倘有来生,一定好好读书,学成了弄个我晚辈的工作:不用坐班,每年两个长假。教珠算最好,不能恣意妄言,算盘珠上不存蛛丝马迹。不知这门课还有没有。不过,教什么都怕是要误人子弟的。实在不能读书,我有颇为自信的动手能力。刷墙,理发,修鞋无不胜任愉快,将就着养家糊口不是难事。

笔记18: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今日退休金到账,想起前日见到的一个截图:数位美女雀跃欢呼于蓝天之下,与美女数乘以2只的高跟鞋,错落有致地嵌入白云中,字幕上显示的着退休金增长120元。显然是恶搞。美女们不到退休年龄,退休的老太太大多穿不了高跟鞋,更打不了飞脚。美女我早就不大关注了,关注的是那个数字—每年都关注一次。对那个数字,我不知足,尽管我比她们略高,尽管还有愈来愈多的在职的在降薪,尽管还有难以计数的乡下兄弟姐妹们还不知退休金为何物。不知足,但不宜多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了,喝足了,免不了要想些个别的—眼下看似虚无缥缈的,但我不失望,不绝望。

  我赞同明恩溥老先生的一句话:“中国人的知足是进步的对立面,知足阻碍着进步。”

 我,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与开篇的话矛盾又不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