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队伍中有几个狂热的徒步爱好者:曲向东、冯玉良、孙陶然、陈自铃、于淼等。来到了野生动物园他们还惦记着徒步逛一圈。因非洲太阳光线太强,我们决定早晨5:30出发赶在8点之前回到营地,这样才不致于被晒伤。

出发前的兴奋
其实在SabiSabi营地。通常是乘坐吉普车去观察动物。但我们强烈要求体验一把,对方也只好同意了。不过给我们提了几点要求:必须列队行进;必须紧随导游并且不得大声喧哗。于是我们便像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排好队乖乖出发了。
乖乖列队上路

邂逅不知名的小猕猴

注意犀牛背上的红嘴小鸟

闲庭信步的斑马群
一出门导游便发现路上有一排清晰的动物脚印。极富经验的小伙子判断出在二十分钟前有一只花豹刚刚经过此处。周围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导游还给我们讲解起脚印学,如何分辨花豹和猎狗的脚印、如何推测动物经过的时间、如何估算动物的身高和体重等等。我们于是兴奋的掏出手机用计算器测算刚刚经过的一只大象的年龄和体重,真是非常旺盛的学习热情。途中,导游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非洲常见的树种。当他介绍到一种麻树可以用来制成麻制品时还即兴给我们演示编织起来。他把猎枪往树上一靠,自己便专心的搓起麻绳。这时冯仑大哥则格外警惕紧张起来。一向温文儒雅的他像只受惊的梅花鹿一样环视四周,不停提醒导游枪不能离手,并一本正经的教育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以防凶猛动物的袭击,不停敦促大家一定要排好队。活泼爽朗的小娟和我此后好长一段时间还拿冯仑大哥当时严阵以待的革命警惕性打趣。我们心里一方面觉得没有那么好运气可以直面猛兽,一方面又暗自希望能遇上点什么小意外的插曲也算不虚此行,一方面又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危险。在这种复杂情绪的交错支配下,我们沿途只观察了巨大的蜘蛛、色彩斑斓的昆虫,还有一些漂亮的小鸟。一个巨大的蚁穴也引得我们细看了半天。这个蚁穴足有两米多高。我们把手接近穴口感觉到极热的温度扑面而来,不知里面居住着多少只蚂蚁。大家兴高采烈的边走边讨论着蚁王该有多大的个头。忽然,走在最前面的导游猛地停下脚步,神情紧张的告诉大家别动,后面的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百米外赫然立着一个庞然大物,浑身上下一团黝黑,一对犄角挺立头上,两只眼睛圆睁着注视我们。刚才还有说有笑的我们一下子不知所措。冯仑大哥表情格外紧张,他一定在心里从“阿弥陀佛”“上帝保佑”“真主护我”念了一溜够,没准儿正后悔怎么不学点当地土著话保佑大家没事呢!哈哈!傻乎乎的我一点儿也没害怕,反而兴奋的看着那个大怪物,看他是否会朝着我们横冲直撞过来。两个导游迅速交换一下眼神,把我们前后夹护到一片树丛后面,告诉大家悄悄后撤。我们猫着腰做贼般的往回走,走出一段路后,导游才告诉我们刚才那个黑家伙是野牛,并说野牛的攻击性实际不亚于狮子和豹子等猛兽。幸亏我们没和他发起正面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脱离了险境后又有点后悔刚才的情景不够危急、不够刺激!导游说我们不能再进入他的领地,他已警觉起来了。于是只好绕道穿越草丛回营地。一人高的杂草丛里荆棘丛生,幸亏大家都是长衫长裤才免遭划伤。可导游穿着短裤健步如飞,丝毫不为所累。谨慎的冯仑大哥又开始叨叨草丛里有蛇类怪物出现,提醒大家还要小心!

“快!快排好队!”

危急时刻抓拍的野牛
回到营地遇到第二小分队的曲向东他们正绘声绘色的谈起徒步遭遇大象如何紧张刺激,并说导游已经放言如果大家再往前走十米便决定开枪等等。问我们有何收获。我便添油加醋的告诉他们,我们遇到野牛更危险,导游说野牛再往前走一米我们便要开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