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现市场有效竞争亟待号码携带破题

(2008-06-09 22:53:43)
标签:

it

 

    电信重组已经拖了太久,如今终于迈出可喜的一步。然而,存量市场的严重失衡,使重组后的三家运营商仍难实现有效竞争。重组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出台,市场失衡的格局就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业内人士认为,号码携带有利于扶持新兴运营商发展,更好地均衡电信市场格局。

    此次重组打破了移动与固定的区隔,解决了全业务经营的问题。但是,仅通过一次重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国泰君安分析认为,重组后的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仍旧站在并不均衡的新起跑线上,中移动在资产、利润、客户资源方面都拥有难以改变的强势位置。

    作为移动领域的新进入者,新电信和新联通用户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移动用户超过5亿户,而在移动用户市场份额中,中国移动独占70.3%。根据大网吸收效应,网络规模越大的运营商对用户越有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新兴运营商恐难发展。

    因此,实施号码携带,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有分析人士表示,对两家新运营商来说,号码携带的意义要大于资费优惠。如果推行号码携带,将有利于其他两家运营商更好地与中移动竞争。

    推行号码携带也是可行的。重组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将有三家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另一方面,2007年底,我国移动市场普及率已达41%。在普及率较高的市场上,新运营商或居于弱势地位的运营商要想发展壮大,只能通过争夺用户来实现,而转网用户或多或少对已有的号码具有依赖性。号码携带对运营商之间公平竞争更加重要。

    当前,市场资源过于集中,新进入者无法有效发展用户,需要对存量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如果实行号码可携带,新进入的运营商则可以分流强势运营商的用户,从而达到对电信资源的合理调节与配置,促进电信市场逐步形成有效竞争。

    瑞银认为,中国移动在中高端客户方面的优势地位最有可能受到影响。实际上,如果政府出台号码携带等政策,中国移动的用户特别是高端用户将被严重分流。

  电信专家认为,在实施全业务经营的情况下,号码携带将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促进新的运营商迅速开拓市场。对新运营商而言,号码携带为其争夺存量客户提供了有力武器,增加其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一旦实施号码携带政策,用户可自由转网,运营商的业务创新能力、对用户需求的了解能力、市场反应能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将面临挑战。竞争的压力必将迫使运营商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运营能力,实施差异化经营,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韩国通过单向号码携带政策促进有效竞争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韩国自2000年市场重组之后,针对移动市场实施了不对称管制措施,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管制、号码携带政策等。尤其是考虑到三大运营商各自不同的市场份额,韩国政府实施了单向移动号码携带业务。韩国政府在制订时间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三大移动运营商各自市场份额的差异,希望利用合适的时间差,帮助弱小运营商迎头赶上。

    专家呼吁,当前亟需电信监管机构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号码携带政策实施,从法律或政策上制订明确的号码携带原则和制度。否则会由于运营商的阻挠而导致号码携带难于推进,甚至会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

     电信重组启动以后,电信监管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亟须跟进。业内呼吁已久的单向号码携带等鼓励竞争的措施应在电信监管中予以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