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沈殿霞肥肥林奕华娱乐 |
分类: 林奕华专栏辑录 |
文/林奕华
都说将被怀念的是一颗「开心果」,
我更认为香港人损失了的是在舞台上的大将之风。
http://ent.scol.com.cn/newpic/200706/20076211019092.jpg
沈殿霞对香港人的最大价值,是她的专业精神。我和她仅有的一面之缘,是任剑辉女士逝世十五周年的表演晚会,她应筹委会邀请出任当司仪。我记得筹委会开会时一度讨论开幕辞怎样写,结论是「阿肥会自行编写,你不能硬把她不适用的稿塞给她,她有自己的风格和分寸,请得阿肥主持大局就要信她。」晚会举行当夜,她不早不晚的到来,不徐不疾的上台埋位,不卑不亢的代表主人家,也代表受惠于捐款的慈善机构说出一段段致谢辞,果然一如认识她的人所预言般,见过大场面,知道什么是得体、大方、游刃有余、面面俱圆,教第一次现场见识她的功力的我由衷佩服。
尤其当你知道沈殿霞的「圆」并非完全表里一致——她的内心就有棱有角。在她患病的消息曝光后,狗仔队在她身边如蚁附毡,多次被她停下脚步回骂——她就是不相信自己即便有病,就不可以做个正常人。所以在《鲁豫有约》谈到任何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时,一句说话特别响亮:「我系沈殿霞嚟㗎喎,點可以俾你哋控制我嘅生活。」
娱乐圈中有人打滚,有人行走,沈殿霞是后者。说明不用卑躬屈膝,是需要有点本钱才行。外在力量固然有所帮助,但怎样也要由个人出发。沈殿霞从邵氏出道到成为无线大姐大,是把个性修炼成气度的过程。如果你尚不明白我的意思,以下例子或可把抽象的精神变成具体的形象——香港娱乐圈谁是「教父」还未尘埃落定,「教母」却可以是沈殿霞。即是,在他或她的行业里已有足够资历,在立场上不偏不倚,大家都愿意相信她是有能力摆平任何风波、是非的一个女人。
女人在娱乐圈里饰演「法官」有时确是比男人合适。以近日的陈冠希事件为例,假如沈殿霞还健在,你可以想象她会发表什么看法?大抵除了「女性」的观点,也会有「男性」的观点。她是某种「妈打」,但也不失江湖大佬的义气和风范。而这,会不会是跟她是上海人和从小便不能扮演依人小鸟有关?
少一个「美人胚子」,换来一个「女中丈夫」,是香港娱乐圈的一朵奇葩,一段奇缘。在这人人都向外观投降的时代——譬如瘦身——实在很难想象香港会有第二个沈殿霞出现。就算有,「她」也必须经历像肥肥走过的四十年,才能证明在经历各种风浪的考验后,还能否保存一点「个性」。
都说将被怀念的是一颗「开心果」,我更认为香港人损失了的是在舞台上的大将之风。她四十年来在公开场合几乎从不失言、从不失态,虽然有人听过她私下会以脏话骂人,但我们都知道不能尽把维持幕前形象叫做「虚伪」,因为每个人在岗位上都应把工作做好。不过,沈殿霞的人生不只是「上班」,她是把自己活成了他人不易达到的标准——你可以说她是某种的制度维护者,但她也有把「顾全大局」当成艺术来呈现。或许,在这众声喧哗的时代,香港人不想失去的正是这个绰号「球证」的她。
----------------------------
本文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