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UJITSU(富士通)

(2007-12-20 14:06:04)
标签:

IT/科技

分类: 数字经理人专访

以成熟技术塑造品牌价值

   富士通个人电脑(亚太区)产品经理陈燕芳专访

    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厂商,是全球三大电脑及办公设备厂商之一,位列亚洲50强以及全球100强之列。富士通在全世界六大洲内共有500多家子公司18万余名员工。产品业务遍及笔记本、服务器、中间件、光网络技术和3D移动通信领域。作为富士通最为重要的市场中心之一,中国市场一直深受富士通公司的重视,并于2002年底正式成立富士通电脑中国部,负责中国地区企业用户市场和零售用户市场的推广工作。

FUJITSU(富士通)

    与富士通个人电脑(亚太区)产品经理陈燕芳的会面,是在富士通LifeBook两款新品发布会后。在酒店大堂优雅的钢琴弹奏声中,陈燕芳与我们分享着富士通的产品线策略以及企业理念。从2002年底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富士通产品一直以高端的品牌形象服务于中国的广大用户,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理念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其市场占有率也连年升高。富士通笔记本在Q1、Q2的国内市场上2到3倍的增长,证明了富士通所坚持的品牌理念的正确性,而富士通也相信随着2007年下半年产品线的不断延伸,将会得到市场更大的认可。

应用成熟技术不断创新
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富士通的笔记本产品与“出色的设计”和“不菲的售价”这两个词组密不可分,针对这样的疑问,Yvonne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你现在去二手笔记本市场上,一定会发现数量众多的老款富士通笔记本产品,事实上这些产品也不过是几年前的产品而已,这说明即使是老款产品,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而富士通之所以在这些老产品依然可以活跃在市场上之时将其停产,转而生产全新的产品,与其创新的品牌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不断地给消费者提供更为先进的硬件和人性化的设计正是富士通产品的价值所在,因此其相对高端的售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谈到创新,最近在业界相当热门的U1010这款UMPC产品自然也是我们谈话的重点,。早在Intel刚刚提出UMPC的概念时,富士通就已经开始关注这块市场,不过,富士通却不是最推出产品的厂商之一。之所以会在晚于竞争对手将近两年的时间后才会推出U1010这款产品,则要谈及富士通对于新技术应用的态度。陈燕芳解释,富士通一直坚持将消费者需要的成熟技术推向市场,体现在UMPC上,富士通经过两年时间的潜心研发,推出了U1010这款集完美操控性与出众携带性于一体的产品,顿时成为市场上的热点,也推动了整个UMPC产业的发展。同样是基于这一理念,尽管富士通的PalmSecure静脉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多行业的应用,但是出于成本、消费者的需求度以及技术的成熟性的考量,富士通并没有急于将其应用在笔记本领域。“我们所推出的产品都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成熟产品,而不仅是有技术噱头的摆设”,陈燕芳说。

专注手写 注重品牌
    最新发布的LifeBook T2010和B6220都对应手写操作,富士通以后的产品中也将更多地加入手写功能,而富士通更是将手写列为笔记本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判断相对其他厂商来说是十分超前的。陈燕芳表示,“富士通从事手写产品研发的时间要比微软推出Tablet PC系统早近十年的时间,随着全新的Windows Vista中直接集成Tablet PC功能,消费者使用手写功能将不再受到系统的限制,而手写的方便性在教学、演示、批注、手写聊天等都有所体现,因此未来得到普及是大势所趋”,富士通现阶段就超前于市场推出众多产品,目的在于培养消费群体,以期在未来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针对目前流行的低价笔记本竞争,富士通方面并不会介入,不过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下半年里,富士通也会推出更多的在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其实正像之前的U1010以及刚刚推出的T2010一样,尽管其实际售价不菲,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却都认为它们是物超所值的产品,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富士通的品牌价值来源于其产品的品质。

人物简介
陈燕芳   富士通个人电脑(亚太区)产品经理
    陈燕芳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曾在台湾上市公司SoftChina Limited以及上奇科技拥有超过6年的产品经理经历。进入富士通以后,曾经负责过台式机产品的策略拟定,而目前则主要负责平板电脑的产品规划,涵盖的产品线包括LifeBook T系列、P1000系列以及Sylistic ST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