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就是戴安娜王妃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个风华绝代的美丽女子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回忆,从她成为王妃的那一天到香消玉殒,戴安娜一直都是媒体争相追捧的焦点。直到十年后,物是人非,伊人早逝,媒体依然没有放过报道她的任何机会。
近日英国第四电视频道称,他们准备播放戴安娜王妃车祸丧生的纪录片,并公布戴安娜临死前的大量图片。他们态度决然,不计后果,这一作为无疑是对大众回忆的一次摧残。
英国第四频道的这部纪录片遭到许多戴安娜生前好友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举会伤害戴安娜的家人和朋友。原戴安娜的私人秘书帕特里克-斯马什说:“我非常吃惊,我简直不知道他们想通过这一节目得到些什么。我很遗憾,他们想曝光这种细节。”第四频道电视台表示将会依照原定计划正常播出这部纪录片,只是相关的影像已经做了模糊处理,“没有任何对死者不敬画面”。
在正常抗议没有取得成效的情况下,威廉和哈里两位王子决定向伦敦地方法院提出诉讼,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了阻止纪录片的播出。
虽然戴安娜之死已成事实,媒体也有报道的权利,但是在收视率和新闻道德面前,媒体更有义务去维护良知。就像曾经拍人落水的摄影师,宁愿眼睁睁看着落水者挣扎至死,都没有放弃拍摄的机会去救人,最终遭到人们的唾骂,关乎媒体在新闻点与良知间的取舍,记者的操守应重于职业,因为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有良知有情感的人,之后才有了其他身份,而任何身份,都不能取代或掩盖人的本性,同样不能戴着身份的面具为自己的无情寻找借口。如何判别道德底线与职业标准,其实很简单:当拍摄的落水者是他的父母或爱人,他还会继续拍摄吗?早在《秃鹫与女孩》时代,荣获1994普利策新闻奖的凯文"卡特,就在荣誉与良知、赞誉与唾弃中彻底崩溃,最终他在自己的汽车里自杀,凯文之死唤醒了未泯灭的新闻道德,一次讨伐媒体道德伦理的论战正一波高于一波的来临。
回归戴安娜事件,她的一生和传奇、慈善、情人、谋杀这几个关键词有关,其中有多少是确有其事,又有多少是媒体在误导、捏造?戴安娜的一生,深受媒体之苦,在她死去的若干年,仍然被不断的怀疑和污蔑。但是此次纪录片的播出将最先破坏媒体自己的形象,因为他们伤害了别人的情感,失信于受众,像小报记者一样打探别人隐私。他们惯用伎俩是用不确定的口吻,不负责任的态度巧立名目,夺人眼球,迫使媒体进入病态审美时期。
当我们怀着温暖的心去怀念戴安娜的时候,重现她垂死时的画面,将是对大众再一次的伤害,特别是哈里和威廉王子。如果英国第四电视频道用此种方式去缅怀和重温,我们并不需要,因为她的至亲无法接受,善良的大众无法接受,正义的新闻道德也无法接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