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宝一直被誉为民族化妆品品牌的扛旗者,但由于其一直停留在低端市场,而没有进入以跨国化妆品企业为主体的合资品牌占据的中档市场,更无法撼动进口品牌所一统天下的高档护肤品。面对洋品牌不断抢滩国内日化市场,大宝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生存压力陡增,转让股权或许是其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本土化妆品品牌,尤其是国资背景的企业,都可能面临更激烈的产品竞争和并购大战。尽管这些品牌曾经有多年的畅销历史,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无论是管理、融资,还是产品推广,很多掩盖的问题都已暴露出来。
当年的小护士被收购时,可谓沸沸扬扬。当时,小护士是中国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仅次于玉兰油和大宝,拥有5%的市场占有率。
或许是接受此前民族品牌萎缩的教训,此次大宝对有意接手的企业设置不低的“门槛”。事实上,去年8月,业界就传出“大宝与强生组建合资公司”的消息。但随后,强生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出面澄清与此事无关。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可能收购大宝,并将其作为中国市场增长策略的一部分。在中国,联合利华正在瞄准3到4个收购项目,其中一个就是大宝。不论大宝最终花落谁家,可以肯定的是,被收购后这一民族化妆品品牌命运都会有所改变。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不论是本土品牌,还是洋品牌,必须得经受市场的考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一个品牌的生命力需要背后多种因素的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