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2011-02-07 22:5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居生活

文图/清风朗月

 

今天下午2点半回到了黄石的家,《春节回乡感悟一日一谈》只写到了初一,后面在老家的几天没有兑现承诺一日一更,特向一直支持此文字的朋友致歉并解释:初二晚上在旧文里添加新内容时系统老提示:“加载中”,因无法跳到博文页面,文章无法进行编辑。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真是让人相当的恼火。试着发表新文章,亦如此,折腾半天终是徒劳,最后只得悻悻作罢。今天看到伊人姐姐在围脖的评论,知道姐姐博客发文一切正常,分析应该是自己笔记本的问题......

 

初三早上本想再尝试一下,将笔记本往床上放时,不小心将网卡前面的接口碰弯了,这下糟了,网卡坏了,天翼无线宽带再也连接不上,初三、初四在家没办法上网更新。不过既然说过做事有始有终,一向重视“言出必行”的自己定不会自食其言,今天回家虽有点累,不过还是将前面几天的感悟匆匆补记下来一并奉上:

-------------------------------------------------------------------------------------------------- 

【四】2011-02-04(正月初二):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每年的这天家里都会请客,两个姑妈全家都会来。因初一晚上很早睡了,当天的内容没更新,初二早上利用吃饭前的一点点时间急急忙忙的记录初一看望爷爷的文字,还差几分钟就快写完时,爸爸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不停催促我吃饭,老爸吵得我很不耐烦,弄得人心慌意乱,根本写不下去,于是便连威胁带吓唬的说:“别叫了,再叫的话我就不吃早饭。”这招挺管用,爸爸果然没再催了。对待我这种从小到大被宠坏,不听话且没多大出息的人,爸爸管不住的......

 

初二请客两个姑妈加上我们自己一家人,中午共有三桌,虽然头天下午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不过三桌人的饭菜靠爸爸一人自然不行,虽然自己也很想和其他回家的人一样只吃不做,不过做女儿的实在不忍心看爸爸一个人那么辛苦的忙碌,所以每次回家几乎都帮父母做事。说到这回家帮父母做家务什么的,别说在城里有稳定工作的人回农村,就连农村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家都不帮父母做事。听到农村很多有子女在外打工或子女大学毕业以后在城里有了工作的父母埋怨孩子们回家都像做客一样,什么事情都要父母伺候。这样的情况我相信不止在农村,在哪里都有,而且我完全可以断定看文章的朋友里面也没几个人回农村会帮父母做事......

 

至于我回家帮父母做事,不是我这人天生勤快,更不是自己乐意做。可以和你说一句心里话:“以前是心甘情愿的做,现在变懒了,抑或是环境变化导致心态变化,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现在是不想做了,即使做,也是勉为其难。”这是实话。你想想,假若我在自己的小家都不做饭,回父母家岂不是更不想做?何况我在自己的小家一年365天得做350天的饭,回父母家只想休息一下,吃几天现成的饭,怎么可能还乐意做?父母家烧的是柴火,手碰一下炊具黑乎乎,摸一下碗筷油腻腻,如果我美其名日我很喜欢帮父母干家务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孝心,连我自己都觉得太假了。

 

村子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在外工作的人回父母家几乎都不做事,他们只需穿着干净的衣服,到处走走看看或打打牌、烤烤火、喝喝茶什么的,然后到吃饭时间上桌吃饭就可以,吃完饭什么都不管,嘴巴一擦就可如饭店一样直接走人。说内心话我也想这样,可自己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别人的父母都很健康,有的七十多了还能做很多事,而我妈妈虽只六十出头,不但家务事情什么都不能帮助做,还需要爸爸的照顾。特别是子女们都回家以后这么多人一日三餐的饭菜,如果子女不帮忙,每天就只能辛苦爸爸一个人,平时在黄石看不到便罢,看到了又怎能忍心?这样我回家不想做也得做,不想帮也得帮,说白了就是无奈之举。

 

每次帮爸爸做饭时,因白色的羊绒外套太长,袖子也很小,除了衣服容易弄脏还不好做事情,所以只能脱掉换上普通家居服,当然高跟鞋穿着也不好做事,也得换掉,每次村里人到家里来时弄得我总是很尴尬,重视在外人眼中形象的自己很怕别人看到自己脏乎乎的手,因家里烧柴火,锅、灶全是黑的,每次做事手上全黑乎乎的,连指甲里都是黑的,得洗半天才能洗干净,所以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这事并非我喜欢,也并非自己多么有孝心,我的孝心亦不过如此,帮助做事的理由很简单,仅仅是心疼爸爸一个人做得可怜,不忍心而已......

 

拿做饭菜这事来说,别说是回父母家,即使是在自己的小家,现在又有多少女人愿意做饭抑或会做饭?我听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说自己不会做饭菜,80后或90后不会做饭菜是可以理解的,这一代独生子女多,且多娇生惯养。如果是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女人,不做饭菜甚至不会做饭菜是不可思议的,我觉得应该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愿做或者不愿学,毕竟做饭菜这事只要你愿学,实在是太过简单。如果说学好其他文化方面(如英语、画画、弹琴、数理化等)的知识需要智慧与天赋,学会做饭菜门槛要求极低,只需智力正常即可。也就是只要你愿意学、用心学,谁都能够学会,且无师亦能自通。只要用心,饭菜做得好吃也不是什么难事。俗话说:“熟能生巧”,饭菜做多了自然会越做越好,所以我一直认为饭菜只有做得好吃与不好吃的区别,没有会做与不会做的理由。

                                                                 

                                                     本次记录于2011-02-07  20:23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冬天因为田里的稻谷都收掉了,所以景色比较萧条,春天插了禾苗以后到处绿油油的,那时的乡村比现在就美多了。 (摄于正月初二)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在路上看到两个村里的孩子,让她们伸出两个手指做出“耶”的手势。小孩子不认识我,问我是哪里的,我逗她说:“你猜?”穿黄棉袄的说:“街上的。”(意思是城里的)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这两个孩子中红衣服的是去年的那个小家伙。他的名字叫宇轩,六岁多。我还没回家,宇轩就给我打了几次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腊月二十九宇轩爸爸妈妈要带他去爷爷奶奶家过大年三十,因为在乡下没电脑,他想等我回家之后玩电脑,所以怎么也不随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过年,结果被爸爸妈妈每人打了一顿,宇轩哭着说第二天吃完饭就得回来,第二天中午吃完饭他果然就吵着要回。后来我问他:“你想我吗?”他说:“想。”我笑着说:“不对,是想电脑吧?”他赶紧摇头。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了电脑,过年哪里都不去,整天玩电脑,晚上我用电脑还得打招呼,等他睡了才行。

 

本人属于溺爱孩子的人,很惭愧,虽然教书育人,自认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行,无论天资多么优秀的孩子估计都会被自己的溺爱毁掉。

 

因为这是过年,所以笔记本我就让孩子们玩个够,村里的很多孩子也会来看,有时看到电脑旁边围着七八个孩子,平时我是不赞成这么小的孩子玩电脑的,宇轩在家也不敢玩电脑,他爸爸妈妈不容许玩。宇轩爸爸妈妈都是公务员,寒暑假没人带只得将孩子送回乡下,两人一天给孩子打无数个电话,且三天两头往乡里跑,可怜天下父母心。

 

宇轩和我很亲,回黄石的时候轩轩奋力挣脱他爸爸妈妈的拉扯,哭哭啼啼的跟在我坐的摩托车后跑,说要随我一起到湖北来,摩托车很快跑远,孩子还在后面边哭边追着跑,看得我热泪横流,心痛无比,唉,我可爱的孩子......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孩子们玩的后面就是回家后睡觉的床,棉被很小很重,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来,估计棉花都板结了,盖在身上硬邦邦的,那叫一个难受。妈妈身体不好以后,家里的卫生堪忧,爸爸已经够忙了,只能入乡随俗,妈妈说:“你不能讲究那么多,回农村将就一点,凑合算了。”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这桌吃完饭了,那桌还在吃,这是姑妈和姑妈家的女儿们,门口的是妈妈。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饭后去山上祭祖,穿黄衣服的是爸爸,其他是姑父和表弟们。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下午年轻人打麻将,老年人打字牌,这是在打骨牌。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我们那里农村现在都是楼房(如上图),去年我的一个朋友说我拍摄的照片都是拍的农村破旧的房子,建议应该拍些好的楼房,这样可以显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要不别人会误以为我们那个地方很穷。

 

朋友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其实我们那里的经济也不算落后,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不落后是相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如贵州、甘肃等,与江苏、浙江等农村就没法比。不过岳阳农村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楼房,一栋两至三层的楼房,按建设的豪华程度,即使是在农村,按估价应该也在10万--30万之间。现在建房工钱很贵,材料也都涨价了,就拿水泥来说,听表弟讲以前200多元一吨,现在400多元一吨,所以如果你是细心人,仅仅从楼房密集的程度,也可看出当地的生活处于什么水平。

 

我们那没有楼房的也有,不过占的比例非常少,摩托车更是家家户户普及。就家庭经济而言,有穷有福,当然福的人还是少,贫富的悬殊本就是哪里都有的,如果公正评价的话,我觉得岳阳农村经济不好也不是太贫穷,个人认为这个评价应该比较中肯。只是就农村的住房而言,现在看起来都有点农村城镇化了,我反而不太喜欢,我喜欢这样乡土气息的房子,如同喜欢安徽西递、宏村,江西婺源这样的古村落 ......

--------------------------------------------------------------------------------------------------

 

【五】2011-02-05(正月初三):春节在家的日子总共五天,今天是回家第四天,再过一天就该回黄石了,平时上班一个星期觉得也挺快,春节在家的日子过起来就更快了。今天没有走亲戚,上午来了一位在长沙工作的同学,平时两人虽是一个村子,见面的机会亦非常少,两人聊聊天,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当爸爸说已经十一点半时我还不相信。下午又来了几个村里的人在家坐,帮助泡茶陪聊,大半个下午又过去了,感觉这陪聊真累,自己不是太喜欢说话的人,更不是自来熟,在城市里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自己碰到一般不喜欢举动打招呼。不过回家了就没办法,不爱说话也得说,不喜欢陪也得陪,两个字:“礼节”。

 

初三大部分时间因陪来访的同学和村里的邻居们几乎没怎么出门,看外面太阳暖融融的,其实自己很想到外面走走,貌似每次回家都不能随心所欲按喜好安排每天的生活,有时下午累得实在想休息一下也得陪这个陪那个,至于想到邻居家多坐一下,想到妈妈总希望自己多陪她,也不敢久坐......

 

谈到回家感悟,体会最深的是亲情温馨而浓郁。总想着在家多住几天,事实上这几年春节回老家呆的时间都不长,从假期上来讲多住几天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也不想住得太久,因回来以后自己得去别人家拜年,学生有的也要到家里来玩,虽然这些是事实,不过作为理由很牵强,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自己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不能适应在农村的生活,感觉在农村住宿、洗漱等太不方便。虽然自己很喜欢农村空气的清新和山水的宁静,说白了这只是有浪漫情结的人犯的一种“小资情调”病,如果落实到现实中很不靠谱。

 

试想若让久居城市的人离开城市长住农村,他还会那么喜欢农村吗?毕竟除了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少数地方的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大多数农村的卫生、购物、教育等等还是远远跟不上城市的步伐。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偶尔回农村一次感觉很新鲜,如果久住,除了不适应估计还会厌烦,毕竟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农村还是没有城市热闹发达,那些爱去乡村游玩的人都是如我般久居闹市之人,虽厌烦了城市的喧嚣,对田园风光的向往亦只是限于短暂的逗留,俗话说:“久居幽兰之室而不觉其香”在哪里住久了都会这样......

 

 

 本次记录于2011-02-07  21:05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家里喂的两头猪,每天爸爸都得去打猪草,爸爸脾气好,但是做事情很慢,妈妈形容爸爸切菜速度慢时这样夸张的说:“刀子初一提上去,十五才落下来。”爸爸每天事情本就很多,加上做事效率不高,每天几乎没有空闲。


爸爸和妈妈的性格截然不同。大妹妹和岳阳工作的妹妹性格随爸爸,心胸特别开阔,什么事情都看得开、想得开。而我的性格完全随妈妈,一天到晚咸吃萝卜淡操心,每天都将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事想三百遍,这样每天脑壳不空闲,24小时加班加点运转的后果就是长期头痛头晕,活得那叫一个字:“累”!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早上看到邻居大叔往田里泼家肥,过完年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农村就得慢慢开始忙了。

 


2011春节系列(四)--亲情与湖南民俗(图)



早上外面有雾,今年过年天气非常好,最高温时达到了20度,有时候在外面晒太阳还很热,正月初三立春,立春了气温就是不一样。

--------------------------------------------------------------------------------------------------

 

【六】2011-02-06(正月初四):今天是春节在家的最后一天,每到这样的时候,对家乡的留恋、对亲人的不舍总是让自己无限的忧郁与惆怅。感觉自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为这事叹息、为那事伤感,如果你说我多愁善感、多情感性,还不如说我这样的人性格爱瞎纠结、瞎折磨更妥。为亲人离别难过、为时间流逝惋惜、为他人爱恨唏嘘,见月伤神、见花落泪,总觉得人太感性不是好事,我不希望自己这样,心结千万、柔肠百转只会让自己活得太痛苦太疲累......

 

过年在家的时间大多在走亲访友,今天是大姑妈家请客,上午顺便去了手机上号的地方,将自己不用的一个诺基亚手机带回家给了爸爸,现在手机普及,农村里没手机的人也不多了。感觉手机真的是现在人联系最不可或缺的工具,以前没有手机大家也都习惯了,现在若回到没有电话和手机的年代,简直不敢想象。因了手机,我们要找到一个人太容易,因没有手机或手机号,我们要找到一个人太麻烦。所以手机在现代来说,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相当重要的,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给爸爸手机上了号,交了两百元钱,应该够爸爸用一段时间的,又帮爸爸将几个关键人物的号码都存入手机。中午在姑妈家吃完饭,爸爸等都在姑妈家吃晚饭,因妈妈一个人在家,下午我吃完便回家了。明天就回黄石了,妈妈让我将腊肉等都拿下来洗干净,然后到黄石以后再切成小块放冰箱冷冻室,这样保存的时间很长,吃的时候可随时拿出一小块,去年我用这个办法保存腊肉觉得挺不错的,当然腊鱼也可以这样保存,不过也不要存放得太久,否则味道会差。

 

本次记录于2011-02-07  21:38

-------------------------------------------------------------------------------------------------- 

【七】2011-02-07(正月初五):今天回黄石,因车子是从长沙出发,我在京珠高速某一个加油站中途上车,所以车子能否带客必须先和司机先联系,初七正式上班,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初五、初六返程,中途上车的人一般很难坐上车,不过还好,司机说没问题,让我们在那等着。

 

早上爸爸很早就在做饭,父母、弟弟、农村的妹妹,还有其他亲戚给了不少的礼物,都是糍粑、腊肉、鸡蛋、土鸡什么的,我说不想带,太重了,妈妈说:“这里将东西送到车上,你那里下车以后直接打的士,也不难的。”因上次没有要大妹妹自己喂的土鸡她还很生气,埋怨给我的东西不收,没办法,这次家人的心意只能带上。

 

上午弟弟和妹夫去送,摩托车到京珠高速公路候车处需半小时,又等了二十多分钟,车子来了,上车以后发现过道里都坐满了人,我也只能坐在过道里,能够如期返回已经不错,至于坐过道也讲究不了那么多。车子限载48人,坐了六十多人,严重超员。到检查站时我们这些坐在过道里的人被叫到另一辆车子上,躲过收费站的检查以后再重新上车。

 

车子到黄石老汽车站是下午2点整,从岳阳到黄石,全程四小时,还算比较快。这过年打车非常困难,下车以后等了半天,才看到一辆未载人的的士,司机问到哪里,看我住的地方不远,的士司机不打算去,找借口说车子漏气,其实是想跑更远的地方,这样可能更合算一些。后来的士实在是太难等,只得打了一辆面拖,到家2点半,家里一切安好。我们这里治安很不好,偷盗现象非常严重,人睡在家里,晚上小偷顺着水管爬进屋是常有的事。将防盗窗的小小钢筋弄坏对小偷来说完全不算什么,所以关键是将铝合金窗户锁上,我们这里失窃的住户几乎都是没锁铝合金窗家里才进的小偷,所以在此也提示一下大家平时关好门窗。说实话以前回家挺惦记家里的安全,这次回家倒没怎么担心,懒得去惦记,既然已经出远门,在外担心也没用,还影响了自己度假的心情,所以自己抱着听天由命、爱咋咋的的态度,结果家中反而平平安安。

 

才离开黄石几天,车子进入自己居住的小区却有一种久别的感觉,虽然自己总觉得湖北不好、黄石不行,不过外地人若也这样说,听起来就有点刺耳,毕竟这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如同自己的孩子,父母自己可以说他不好,但是别人却不能。拿城市来说,自己生活居住的城市,即使自己不喜欢,也有理由留恋与惦记,因这里有自己辛苦打拼的家业,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如果工作、家都不在这个地方了,黄石对我来说也就只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而已,不过无论怎样,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里逝去的青春岁月还是值得一辈子怀念的。

 

春节在老家的日子虽然很短暂,不过很开心也很温馨,很享受这样的假期。平时在黄石不是工作就是家务,难得全身心彻彻底底的放松,且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烦,只是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每年回家的次数也不多,最多也就两次。虽然很想念家乡,也很留恋在亲人身边度过的短暂时光,不过如果一个月以上呆在农村,还真的不行,除了卫生、洗漱等不便,更主要的原因是多年在外学习、工作、生活,自己已经不适应农村生活的节奏,而习惯了眼下这种按部就班的时光。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一向不喜折腾,所以不会轻易的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改变,说自己很享受这样短暂的假期,实际自己更享受目前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觉得挺好挺满意的。

 

如果说自己离不开父母这个大家,那么自己更离不开黄石的小家,我相信爸爸妈妈即使伤心也是理解的。孩子大了必定得离开父母身边,子女更爱自己创建的小家,更爱自己身边的伴侣都是非常正常的,相信父母能够理解也应该理解,毕竟这不等于不爱父母、不孝敬父母。

 

孝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里,孝敬的方式更可以多种多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更不是凭着某一件事情就可以下结论的,也许不孝只需一件事就可说明,孝顺,却需多方面体现,更要全方位的观察。我们每一个人的孝心在于父母的感受,而不是做秀给他人看,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今天刚刚回家,后面几天还有很多事情,在老家换洗的衣服都没洗,带回黄石洗更方便一点,回到黄石以后家里的卫生整理也需一两天。春节两次旅途感觉晕车比以往更严重,以前下车以后晕车现象基本就好了,这次来来回回,下车以后几天头都仍然沉甸甸的晕痛,所以这也是我不爱出远门的原因之一。以前回黄石的家以后当天晚上洗到凌晨一点也得将衣服全部洗干净,着急得好像第二天要停水似的,妈妈知道以后总数落说:“你以为第二天不天亮?做事有必要那么着急么?”都怪自己这急性子,不过现在精力大不如前,即使着急也力不从心了,后面几天卫生慢慢整理吧。

 

这篇文字本是想写到前面那篇文章里的,这样自己作为资料保存以后,翻看时只需打开一篇文章就可以全部游览,后来考虑到文章太长,图片显示慢,大家看起来也费劲,才另发了新文。因今天回家很累,事情也多,又是凭记忆补记的文字,写的时候也是心急火燎,流水账般的记录难免粗糙乏味,惭愧!

 

至此,回乡系列就全部结束了,写此系列收获了很多感动,虽然看的人不多,但还是收获了感动,特别感谢紫儿和无疆老师,后面没更新时,无疆老师给我发纸条说:“梅子老师:我每天都看,昨天你怎么没写呢?我来看了几次都没有,是不是你病了?我要把看你回乡的文章写一篇观感,加上自己对湖北农村的观察写一篇《行走在中部的农村》,希望你多写,多拍照片。”说实话这些支持于我来说,不但是动力,更多的是感激,而这种感恩是语言无以言表的......

 

关于回乡系列,其实在家每天晚上写的时候都想放弃,因除了晚上,白天几乎没时间上网,而晚上使用电脑记录当天的文字时大多已经12点,的确很累,能够让自己坚持下来,是因为自己说过会“有始有终”记录这句话,当然更重要的是来自读者的支持,在此感谢看完春节系列文字的朋友!祝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好运!(完)

 

本次记录于2011-02-07  2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