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有一个好妹妹--芷依』

(2010-10-17 20:26: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情感天地

文/清风朗月

 

 

“朗月老師:經常上來瞧瞧妳回來沒有,很高興看到妳更新了。妳的文字我很喜愛,因此有所期盼。謝謝妳帶給我的美好享受。Vivian”这是一位匿名的朋友2009-12-09 10:59:23 在我的博文《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后的留言,这是我去年停博四个月回来后的第一篇文章,这条评论到现在我印象还非常深刻,只是过了那么久,这条评论到底是在哪篇文章后却全不记得了。今天为了写这篇文章,费了不少时间特意翻找到这条评论。
 
关于美言的匿名评论,回复生活中一位熟悉的朋友留言时曾提到:“骂人得匿名,夸人得登录。”道理不用我说,大家一看就知。
 
在其他人那里也看到过匿名夸他人文采怎么怎么好的留言,给人的感觉总让人觉得很假,毕竟自己也可这样匿名自夸。虽这样的人不多,但网络里什么人没有?什么事没有?所以每每看到博里有匿名夸奖的评论时,我就想别人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怀疑。如同宿舍的人不见了东西,谁都有嫌疑一样。即使那匿名评论不是自己写的,他人也有权怀疑你一样。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什么事情自己心里最有数,只要自己真的没写也就无所谓。当时看了这条评论很感动,很想知道这幕后支持的朋友到底是谁,如破案一样,通过蛛丝马迹我分析这支持的人应该是个女孩,因为这留言用的是火星文,只有小女孩才喜欢用。不过这女孩到底是谁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也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谜,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也就慢慢将这事淡忘了。
 
前天我正在回复博友的评论,也没在意,后来突然发现有七八个纸条,我平时不怎么和其他人评论来往,纸条更是少得可怜。当时心想,这么多纸条是谁呀?赶紧打开,就看到了如下的纸条:

-------------------------------------------------------------------------------------------------

2010-10-15 14:22 :姐姐,不知你还记得我吗,很久很久以前,还和姐姐写过字条,或许博客人来人往,慢慢失去联系。犹豫了很久,本想就这样默默关注姐姐,不打扰的,因为怕姐姐太忙,会有负担,但是想想可以让姐姐知道有这么一个妹妹一直关注姐姐,也是妹妹多大的福气。在新浪博客也有3年多了,后来换了一个地方,把这里的文章都删了,也是心痛。
 
但是,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所以现在都写不出以前那种凄美的文字了,现在写得更多的是家常话,或是公文类型的。关注姐姐有好几年了,把姐姐的博客添加在收藏夹里,都会时不时打开姐姐的博客,但是很少在姐姐这留下痕迹。了解姐姐的性格,姐姐是那种对待博友很热情照顾的女子,都会很感谢每位到来的博友。
 
所以,姐姐会放在心上,这样就让姐姐有负担了,一直都是没有登录的状态下时时关注姐姐的。姐姐最早的头像还是姐姐本人,穿着白色的衣服,不知那时是姐姐吗?那时第一次来看姐姐的文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姐姐的文字功底相当好,特别是古文,姐姐写的古文我都很认真重复品味,很是喜欢。
 
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文学的女孩。 喜欢和文字打交道,虽然不是文学专业,但是毕业出来还是找和文字有关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出去采访、赶稿,那种日子现在回想都还是很有感触。现在的工作还是和文字有关,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多么希望可以当语文老师,可是条件有限,能力不足,很羡慕姐姐是语文老师,还那么敬业。
 
最早照片还没有加密,所以那时有看到姐姐,那时看到姐姐的照片,很是惊喜,姐姐不仅是才女还是大美女,后来姐姐照片锁上了,再也看不到了,还是时时想起姐姐,所以每天都会来姐姐的博客,即使姐姐没有更新,都有一种亲切温暖感,因为看姐姐的文章,就像在读懂姐姐。

 
姐姐就像一本书,越看越吸引人,越看越回味无穷,因为文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气质、人如其文或是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虽然现在自己离开新浪博客了,和以前的博友也没有往来,在心底只能默默祝福,唯独姐姐,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姐姐的文章、姐姐的动态、姐姐的点点滴滴......或许我们相隔几个城市或许我们跨了好几个省,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感到姐姐很亲切,或许有那一天,在不经意间,还能和姐姐擦肩而过,或许有那一天,机缘巧合,还能和姐姐自然相遇,相信缘分是巧妙的,相信奇迹会发生的。所以带着祝福,祝福姐姐,冒昧打扰,还请姐姐见谅,还请姐姐不要因为我的打扰而有负担,姐姐的忙碌,妹妹深知的,祝福姐姐!
 
【这是我看到纸条回复后,芷依妹妹当日晚上的再次留言】:其实偷偷告诉姐姐,看到姐姐的回复,妹妹真的好高兴,满满的温暖。妹妹之所以会离开新浪,是因为新浪博友很多都是推销的,要不就是打广告的,评论和留言一大堆杂杂的,所以妹妹换了一个地方。妹妹现在都很好,也遇到了生命中值得相伴的那个人,所以谢谢姐姐的牵挂!看到姐姐依然还记得,妹妹有多感动!

虽然妹妹刚毕业出来工作才快两年,但是认识姐姐却是好久好久以前,仿佛记忆可以追溯,倒回很远很远。那时自己还挺幼稚的,或许那时象牙塔的生活都很单纯,现在出来社会了,慢慢懂得很多,尽管现实再怎么残酷,社会再怎么现实,只要在书籍、文字中,可以放下,心灵得到释放。
 
所以喜欢文字就是因为这样,这是一个不沾世俗,没有功利的世外桃源,喜欢姐姐的文字,不管姐姐是写古文还是记事还是谈谈最近的感受,妹妹都很喜欢。姐姐写平常生活的文章,可以透过这更了解姐姐,网络很奇妙,缘分让妹妹和姐姐相遇,真的很感动感谢。
 
妹妹知道姐姐工作忙,所以姐姐不用把回复放在心上,即使姐姐不曾说出口妹妹都能理解姐姐,所以姐姐无需特地放下工作来给妹妹回复,妹妹依旧会默默关注姐姐,偶尔再偷偷“打扰”下姐姐,呵呵,这样可以让姐姐安心,不用觉得歉意,姐姐的心意妹妹都懂得,祝愿姐姐,快乐健康,认识姐姐,很高兴,很激动,很幸运。
-------------------------------------------------------------------------------------------------- 
说实话,看了妹妹的回复很感动,我想于每一个写博的人来说,如果有一个人这么支持自己懂自己,而且是同性,该是多么的幸运。写博三年多,交往的博友来来去去,支持自己的朋友也是来来去去,毕竟网络可看的东西太多。无论文字好坏,要想有人长期支持自己是非常难的。这样的人一是自己的亲人、二是自己生活中的熟人,他们是完全可以一直陪伴的。就如同我两个妹妹,她们每天打开我的博客几乎成为上网后的一种习惯了。但是博友不同,熟悉的博友也不可能天天来你的博客,更新了能够来写一个评论或来看看你的文章都已经很够情义很感激了。至于网络中其他熟悉自己或不熟悉自己的人更不可能天天来你博客首页看看。
 
很多人都说我博客的支持人气挺高的,当然他们是看的文章阅读数字。我自己也说过,这样的点击没什么真实性,我的文字都是发表以后再修改,我对自己的文章也比较认真苛刻,所以会反复修改,这样自己修改文章带来的点击都可以达到几十上百。还有在登录或不登录的情况下,自己看文章和评论也会带来不少点击;另外在没更新时,亲人朋友也会反复来看评论和回复。也就是说如果有五百个点击,不可能是五百个人看了,所以这不能算人气。
 
其实说实话我这里反而没人气,但还是有几个铁杆支持的亲人和朋友,如芷依妹妹这样天天来的也有好几个,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少得可怜。所以能够有芷依妹妹这样支持自己的读者真的是自己的幸运。今天将芷依妹妹的留言写成文字,我曾咨询过芷依妹妹。我问:“妹妹介意我发表到博客吗?”妹妹回答说:“姐姐,我怎么会介意呢,当然不会介意。”
 
谢妹妹的善解人意。说实话,写博几年,遇到过很多妹妹,都是二十来岁的小女孩,志慧、芷依、紫儿(紫泪)、雪花、月影......还有很多姐姐,如伊人姐姐、四川德阳的姐姐,感慨网络才女如此之多,更感叹这些姐姐妹妹们的善解人意与乖巧可爱。真的很喜欢!很感动!很感激她们......
 
这篇文字本不想发表出来的,因为也看过他人发表过类似的文字,总觉得将这样赞美自己的文字登出来不够低调,让人反感。人的心理大概就是这样:你越自我得瑟,别人就越反感。
 
人心本就是爱嫉妒的,谁都不能例外。特别是女人们更是不会随便夸别的女人好,好像这样抬了她人,贬了自己。实则这是一种很不自信的表现,有自信的女人是不会嫉妒她人的,更不会吝啬对她人的赞美,当然是那人值得赞美,而不是虚伪的奉承,虚伪的奉承既没价值也没分量。
 
坦白说将这样的文字发表出来我本就是想得瑟一下,因为有这样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妹妹,为什么不得瑟呢?还有特意发文,也是刻意以这样的方式感谢芷依妹妹对自己的支持。毕竟能够这样在博客里陪伴自己的人真的不多,感动之余也是自己不舍离开的动力。
 
深深致谢芷依妹妹的支持、抬举、厚爱!姐姐虽没有妹妹说的那么好,更没什么文采与才气,但姐姐是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姐姐愿为此去努力,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能对得住妹妹的欣赏与抬爱,但我知道目前的自己是远远不够资格的。最后祝芷依妹妹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和自己爱的人永远在一起!文章的最后也感谢那些我知道和不知道的支持者,千言万语全化为“感谢”二字,也希望看此文的朋友宽容我高调的虚荣与得瑟,在此先感谢您的包容!(彼岸芷依妹妹博客,点击即可进入。)

 

『我有一个好妹妹--芷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