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2012-09-29 07:07:07)
标签:

忠勤祠

王象乾

四世宫保

杂谈

旅游

分类: 游记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王象乾(1547年-1631年),字子廓,号霁宇,祖籍诸城大营(今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大营村),新城(山东淄博桓台)人,明朝兵部尚书、进士出身。王象乾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为王贵的第六代孙,王重光之长孙,王之垣之长子。隆庆四年,乡试中举,隆庆五年(1572年)中进士,先后任闻喜县知县。万历五年,授兵部武选主司,后升职方员外郎。万历十一年,授兵部武选郎中。后外任保定府知府。万历十四年,升任河南副使。万历十七年,改河南右参政。万历二十年,升任山西右布政使。万历二十二年,授宣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后升右副都御史。万历二十八年,兼兵部右侍郎,次年改左侍郎,同年总督川湖贵州军务、兼任四川巡抚。万历三十六年,授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等处。万历四十年,授兵部尚书,因多年镇守蓟辽,治军有方,威震九边。万历四十年,加太子太保。天启元年,升太子太傅。后屡次加封少傅、少师、太子太师。后因边境多事,崇祯元年,83岁时起用为宣大总督,崇祯三年(1631年)卒。死后赠太师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王象乾在王氏家族中官品最高、政治影响最大。他以进士出仕后,历仕五朝,官至兵部尚书。在忠勤祠正厅后面,有3间抱厦厅。是王氏后人纪念兵部尚书王象乾的祠堂,名曰“司马祠”。由于“司马祠”的兴建,忠勤祠逐渐演变成为王氏家族的家祠,成为新城王氏后人节日祭祀缅怀先祖的地方,由于其整组建筑高大、宽敞、采光好、安静,加上门厅柱子上镌刻着许多文采飞扬的对联,形成一种激励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后人潜移默化中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新城王氏家族,为官则效忠国家、清正廉洁,为文则华章叠出、著述等身,无不得益于“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王氏后人将此家训刻石立于家祠忠勤祠。王象晋教育王士禛兄弟也“恒举此训”,并把它写在厅事屏壁间,以作时时警示。

忠勤祠【精】
    受王氏家训的熏陶,新城王氏至第五代,科甲蝉联,多人在朝为官,蜚声海内,此时的王家已经成为当地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王重光8子中有5人由科举入仕,其中尤以其次子王之垣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赫。王之垣,嘉靖壬戊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他严格遵守父亲制定的家训,对后代严格教育。这从关于其三子王象晋的著述中可见一斑,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说王象晋已大耋之年,犹“时时夜梦侍先曾祖司徒府君(王之垣),或跪受扑责,如过庭时云”。正是由于严教,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王象乾和三子王象晋均考中进士,王象乾官至一品,王象晋则著述等身。新城王氏到了第六代,正值明末风雨飘摇的年代,但王氏家族凭借深厚的根底,在天崩地解的晚明时期达到了政治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家族中先后有10余人进士及第,史称“科甲之盛,海内新城王氏第一”。其中,王象乾、王象晋兄弟是新城王氏第六代中的佼佼者。

忠勤祠【精】
    孝悌好学、经世治学的家风,使得王氏子孙凡科举入仕者,都不是那种株守程朱之理、死背范文,一切围绕科举转的僵固之人,他们涉猎范围广,博采众长,“于书无所不读”,是有真才实学的文人。正是这种从容、潇洒的文化气质使王家子弟身在科场,却能不为八股文所限;位居显宦,却又不脱名士风度;科甲翩联,而又诗人辈出。而这在王氏家族第六代中最为耀眼。
      王氏家族第六代中既有名流千古的诗人王象春,也有名扬海内的农学家王象晋,但最终使家族达到巅峰的却是王象乾。在朝听政者达30余人,当时号称“王半朝”。正如王导之于琅琊王氏,谢安之于陈郡谢氏,王象乾在王氏家族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忠勤祠【精】

王氏自重光而后,子姓科第最盛:王之辅,举人,户部员外郎;王之猷王之都王象蒙王象节王象斗皆成进士。之猷,按察使;之都,开封知府;象蒙,御史;象节,检讨;象斗,主事。而名位尤可纪者,有王象晋王象恒王象复王象春王象坤王象云等数人云。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四世宫保坊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目的是为了表彰兵部尚书王象乾“总督蓟辽”、“行边视师”中功绩显赫,被朝廷晋爵为太子太保的事迹。当时朝廷追封王象乾的三代,即他的父亲户部左侍郎王之垣、祖父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王重光、曾祖父颍川王府教授王麟。他们都因其后人王象乾对于明王朝的突出贡献,被诰赠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所以这座牌坊被称为“四世宫保坊”。牌坊古迹历经四百年风雨,至今仍是新城镇标志性建筑,仿佛仍在诉说新城王氏家族的煊赫历史。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四世宫保坊,面向南北,高15米,宽9.2米,进深3.3米。建筑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宫殿式样。它融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体,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重大的史研价值。在三层基座(石头)上,四周均有精致浮雕,有莲瓣、云朵、龙驹、麒麟、松鹿、奔狮和景物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拱门两侧雕刻的八尊石狮,雌雄各四。雄狮足按绣球,回首张望;雌狮抚抱幼狮,俯首凝视,极尽母爱之情。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该坊前后横幅石匾的两侧均有浮雕楹联,为隶体书法。两幅楹联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莲花承托。楹联的四周和石匾上下则雕刻着精致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中间大拱门之上,嵌有上、下两块横幅石匾,下为叙功匾,镌刻着王氏祖孙四代的名讳、职衔和诰赠。叙功匾以上之匾额,镌有“四世宫保”四个大字,字体工整,笔力遒劲,相传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

忠勤祠·王象乾·四世宫保【精】
“四世宫保”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迄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新城人),由于“总督蓟辽”、“行边视师”、“威名著九边”,保卫明王朝有功,晋爵太子太保,为万历皇帝特许而建造的。建坊时,王正在兵部任内,时年71岁。当时曾追封三代,包括他的曾祖父王麟、祖父王重光、父亲王之垣,他们都因王象乾的功绩,诰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 保兵部尚书”,因此该坊称为“四世宫保”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古代砖坊之一,1985年该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