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信中药么? [原创 | 日记 | 2007年9月18日 | 郭翔鹤]

(2007-09-28 17:47:48)
标签:

随笔/感悟

    小时候身体不好,中药是一直在吃的。后来到了上海,少用中药治疗感冒之类的常见病——这个城市习惯中药进补,但不习惯中药治病。记得大学时有一次淋雨后重感冒,拖了一个多月,咳嗽不止,连日输液吃西药,弄得头昏眼花苦不堪言。这时倒有点怀念起中药的清香,那气息至少也能给灵魂深处带来精神安慰。
    工作之后经常全国跑,栉风沐雨是常事,经常也会遇到水土不服,不过最讨厌的还是伤风感冒。生来就是过敏体质,对外来刺激十分敏感,来到空气污染严重、花粉或粉尘飘扬的城市,或者是冷热温差大,过敏性鼻炎的老毛病就范了,随即引起咳嗽等进一步问题,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每次都让人郁闷得够呛。吃西药、输液见效快吗?我看不见得,大部分时候吃药输液都见效缓慢,尤其是在紧急采访的当口,总是药效慢于需求,尤其是嗜睡的问题,更影响写稿发挥。
    人用五谷杂粮,焉能无病,问题是,选择西医还是中医,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就我对几种中药的使用来看,效用实在是有些神奇的。
    一种药物是宜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散寒解热口服液。小时候就知道,出汗后不可到电风扇下猛吹,否则就会因“收汗”而伤风感冒。但是如今不仅是吹风扇的问题,经常烈日下外出采访,一转眼就到了10多度的空调房间“凉快”。在这种时候,我一般用这种口服液,有时已经有严重感冒的症状:头晕、流涕、咽喉肿痛,但一使用这种药物,马上就“霍然”康复,势如抽丝。这种药物的配方也未见隐瞒,为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生姜、大枣、甘草,具体配伍不详。该OTC药物为国药准字Z20010062号。
    二是四川产的玄麦柑桔冲剂,主要配方如其名,为玄参、麦冬和柑桔皮,用淀粉和红糖做的辅料。这药物主要作用就是下火,与王老吉相比,对身体伤害小,味道更清纯,一长辈活到90多岁,据说天天就喝此剂。国内部徐惠芬小妹豆豆长的厉害,无非年轻人火气重,后来送了她两包,效果非常好。个人体会是,遇到喉咙肿痛、口苦头痛,喝这剂药简直是药到病除。
    每次回乡,返沪的行囊里总会有这两种药,以及藿香正气水、板蓝根冲剂、夏桑菊冲剂、穿心莲片等药物,我并不爱多带西药。偶有小恙服用中药,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方舟子等人骂中医,不知他们是否真的从小到大没用中药治好过病。我一方面憎恶这帮愤青的偏激,一方面也感到痛心——国药受到诟病,无非是标准化不够,定量分析缺乏,却被洋人取了去,几经开发买回中国赚国人的银子。以新乐敦眼药水为例,小小一瓶在上海卖到18块,其主要成分就是天门冬提取液,配伍了一些西洋辅剂,结果竟然成了风靡世界的良药。国人自信心之丧失,自文字、服饰始,到几千年借以健体强身的国药体系也弃若敝屐,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愤青们空谈爱国,其实爱我国药,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根系的珍视,更是全民健康行走于21世纪的信心之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