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自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个人博客对开在故宫内的星巴克提出质疑以来,关于这间咖啡馆的争议愈演愈烈,目前仍无停息之势。竟有知名学者在昨日央视播出的谈话节目中公开表示,芮成钢是小题大做,更有媒体宣称对大众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故宫星巴克持宽容态度。
芮成钢的担忧,是否有点狭隘民族主义?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家、民族在和睦交流的同时,应将属于本民族的纯粹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悉心留存已成共识。世界遗产事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对它们的评定、评价与保护常常要涉及真实性和完整性两个方面。在世界遗产项目——故宫内开星巴克咖啡馆是否违背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精神?这就要从其开设地点谈起了。
明清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此次被曝光的星巴克咖啡馆,就开在故宫九卿朝房内。九卿朝房,合《周礼》所谓“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在长达5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明清两代的朝廷重臣凌晨四、五更之间便步行进入如今星巴克所在的九卿朝房内,围着微明的炭火促膝长谈,静候皇帝上朝。在他们中间,你可能看到于谦、袁崇焕的刚正背影,也可能看到张居正、左宗棠等深刻影响民族历史的政治人物并不遥远的面庞。战争、媾和、饥荒、变法,多少深刻我们祖先生活的重要决定曾在这里的清谈中做出!当当年的炭火盆被移走,当叮叮当当的装修凿击声和电锯轰鸣震动这斗室的屋宇,当异国的咖啡雾缠绕着九卿朝房的古老空气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一丝悲凉。
九卿朝房内开起星巴克,我们不仅要追问原来屋内陈设如今何在,更要进一步追问历史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完整性横遭破坏的重责。自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以来的3000多年中,历代中国人严格按照传统规格礼仪建造自己的政治中心,长乐、未央的楼台如今已在烟雨中,二十四史帝王正宫如今只有故宫尚存。明清宫室建筑是中国封建建筑艺术的顶峰,任何一间小小的宫室,都承载着当时全民族共同认可的礼制、道德契约,随意篡改即为歪曲历史。在故宫九卿朝房开西式咖啡馆,与在法国凡尔赛宫设川菜馆、在阿兹特克神庙辟寿司店一样,都是“头戴瓜皮帽,脚穿耐克鞋”的可笑行为,难为本民族感情所容。
普通国民乃至社会精英对“故宫星巴克”事件的淡漠,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将世界遗产作为商业旅游景点开发,是应按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谨慎推行的,古语云“过犹不及”,故宫星巴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