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令欢----国内企业要做到“攻防兼备”

(2008-12-03 09:58:58)
标签:

赵令欢

pe

并购论坛

私募股权

增值服务

财经

  资本市场和投资活动的关系,因为投资现在是中国的关键词,也是世界各个国家经济体的关键词。咱们用四万亿撬动据说已经到了18万亿,是为了鼓励大家投资,在这之后也有一些研究者、实践者有些担心,投资是不是能够被高效的使用。市场化的机制,实际上是保证效率一个证明是有效的方法,投资活动的刺激,往往是有两个市场,我们比较重视的市场是现在已经基本上呆滞的,所谓公众融资市场IPO市场。风险投资的活动和后端IPO是不是活跃有直接的关系,现在IPO市场停滞的时候,风险创投的活动也比较呆滞一些,政府不管怎么号召,大家看不到有比较活跃公众市场的时候,前端风险投资市场还会有一段呆滞。

   另外我强调比较重要的,也算是资本市场,实际上并购整合的市场。并购整合实际上刺激前端各种各样的投资活动,不管是风险投资还是其他类别股权投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而现在由于公众市场比较呆滞,并购市场的活跃,对刺激整个经济体,或者使整个投资的环节注入活力,实际上很有关联。我今天讲一个比较窄的话题,特别是时间的缘故,就是所谓股权投资在目前这个形式之下,能够应对的一些方略,在这之前我先说一下股权投资基金。何教授和廖教授一个是用理论,一个是用案例把这个事做的比较清晰。我想说股权投资基金在全球比较年轻的行业,在全球不足30年,在中国就是5、6年,短短的历史在全球体现出它有比较强悍的生命力,这表明他投资和融资的规模,一直是快速增长。右边显示在全球所有并购这个类别里面,由股权基金参与的,不管是主导收购还是参与收购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到了今年我认为这个比率是远远会高于25%。

  中国历史更短,我们真正可以说直接投资的历史也不过十几年,真正如果说PE所谓股权投资或者是并购整合投资,在这一段也就是2000年之后的历史,同样有了很快的增长。刚才那张图还说明在06年为止,公众市场融的资,IPO市场融资额,私募市场融资额,私募市场已经超过IPO。中国也不例外,今年肯定中国私募融资总体额度会超过公众市场,公众市场基本上停滞。这张图显示另外一个事情,中国作为很快发展经济体,对于股权股权基金投资需求也快速的增强,我们国家对外汇管制,我们国家大力支持加强人民币基金的事业得以开始被尝试,这个可能是对咱们现在日益进行国际交往,特别是刚才杨局长也谈到关于外资和内资的问题,也会有一个改善的作用。

  为什么,不管是中国短短的历史,还是世界上比较短的历史,就是私募股权资金作为一种投资形式,他的生命力那么强。大家现在都是讲灾难、危机,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一些报道,大家讲国外情况的时候,比较愿意拿私募股权资金出来开涮,很多问题是这些资金造成的。这些基金是整个资本市场里面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活力一支力量,他的确跟别的投资方式来说,是由专业人员管理不断创新的,所以惹祸的时候他们容易惹,讲起生命力的时候,美国资本市场的事,创新是他们创,祸由他们引起,认错他们比谁都快,改的也比谁都快。PE的历史也是这个,研究PE历史有三次危机,我们国内还是一个婴儿,是我们第一次遇到危机。PE之所以有生命力,PE相对于其他股权资本有特的特性,首先大家一想PE就说是来投资,PE比较浅显资源是有资源来投资,PE区别于公众市场的募资,区别银行债务融资,最重要PE是由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员管理的资本,PE真正能够存活下来比较好的管理人,从来都是异口同声说我们是增值服务,我们是价值创造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单单向公众市场给钱。
 
  国内对PE有一个误解,PE和资本运作,我03年开始做弘毅的时候,大家说我是搞资本运作,我对这个词一直比较反感。PE做对真正源泉在于为企业提供资本以外增值服务,让企业通过这些做强做大。我现在放了一张图是有PE历史之后我们就统计的。有几个PE挣钱廖院长说不长时间就十倍、二十倍,这里面增值主要来源是什么?一般认为耍资本搞金融杠杆,这张图说明财务杠杆对最后价值创造它的比例是比较下的,是11%左右,真正价值的来源是在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好比说销售的增长,利润率的提高,就是业务模式的优化,我由于时间缘故不展开谈。

  另外一个对PE的误解,PE进来就要退出,今天进来6个月所谓解冻期就卖,PE也做IPO,PE是一个泛词,真正大量资源80%是在后端在并购投资,并购投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下面有一张图,最大的部分指并购投资,他的平均持有时间是60个月以上,有一半将近50%是60个月以上,为什么有这么长的时间,因为价值创造需要时间,真正PE生命力在于它不断为企业提供资本以外的价值,从而企业能够做大做强。

  关于PE另外一个比较大的误解,大家觉得PE都是门外野蛮人,他们不顾及企业的利益,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这个行业是以信誉为第一要素的企业,PE是最顾及自己品牌、信誉和脸面,PE做的很多事情是为了长期发展,我们的业务是不断要投资。PE往往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种做法,至少我认为正确的PE是这么做。我利用这个机会把我所理解的PE最重要的要素解释一下。

  我刚才说中国PE这个行业是很年轻的行业,很不幸在刚刚创始之前,创始头五年我们就经历大起大落,在06年、07年生活在中国,和投资沾上任何边,你不会说PE这两个字你就像一个外行,那时候有很大的泡沫。过热之后马上就是极度的冷,资本市场从上市指标来看纠正70%,当初很多没有把事讲清楚,有机会融到资那个时候受到很大的伤害。我想跳出来从行业的角度来讲,这一次市场纠正和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和马上更深层次要经历所谓经济的纠正,或者说经济的衰退,实际上对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有一定良性作用。他说明什么呢?所有事情要想持续必须要根据基本规矩来。我们注重泡沫对规矩本身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这长图显示出我们做第一轮过山车,这种过山车以后还会有,但是我希望不要太多,这个行业周期性和人的年龄相关,人是一代接一代,我们要学习前人经济教训,做PE咱们都会自己体验人生干枯才能知道教训,所以过十年又会有一个周期性的教训。

  什么东西重要呢?我从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首先让大家明显认识到两件事,第一PE还是有生命力,还是要发展。第二你要有基本的体会。上面这个图体现出这个公司自从我们进入,弘毅05年通过改制进入这个企业,现在这个公司股权结构是湖南国资委第一大股东,弘毅投资第二大股东,将近18%,管理层在我们支持下有一些股份,形成一个比较好市场化平衡的治理结构。红的是每季度的销售数额,蓝的是每季度利润数额。下面这张图蓝的是股价的历史,红的是咱们上海股市的数额,可以看到几个基本事实,这个企业自从我们进去改制之后,销售收入和利润不断增长,而且是健康在增长,股价也在增长,但是受到股市的影响,在股市特别热的时候它特别热,在股市特别凉的时候他也很凉,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企业的造血能力,他的利润创造能力不断的提升,你们这儿有很多是管理的专家,你看到这种曲线你会很安心的说,不管资本市场是凉还是热,这个企业都是好企业。正因为这个企业是好企业,所以我们在市场准备过冬的时候,我们积极促进这个企业不光国内大幅度并购整合,而且开始牵头出海,对他下十年布局开始做了工作。准备好的企业应该做这件事,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比任何时候机会都要好。

  我讲讲我们行业面临的一些事情,这一次金融危机引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只有中国现在不确定性比较大,所谓不确定性咱们有这么多储备,有这么多存款,有这么强力的政府,这么强力的刺激,会不会让经济陷入衰退,这是不确定的,我们希望不要。中国作为投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是很有吸引力,主要是我们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上面这张图说我们GDP,今后预期不光是8、9还是7、6,在全球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下面这张图是说的结构,比较大的目前,灰色讲是我们投资引起GDP的增长,过去是很大的成分,以后还是很大的成分,这就说明中国仍然是投资的热土,PE带动的资金会起很大的作用。今天这个作用会比以往都要大一些,因为企业要发展,或者企业要预防要过冬,他需要的是资金,而咱们资金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就是那么几种。直接渠道股权投资,IPO已经封冻,已经认为还有一段,所以在股权投资市场里面只有PE有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和为中国组织PE现在不下几千亿人民币,这几千亿有一个杠杆带动作用,一般是一乘三、一称乘四,所以这儿就有几万亿。由于银行信贷市场也比较封冻,企业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钱,由于企业修正让交易更容易达成,这会让PE在下一段发展有比较好的前景,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大家都比较谨慎。我建议所有PE的人不用惧怕,认为不确定性有多大的风险,不确定性往往也是一个机会。我们的体会在这个时候要大胆的投,要比较精心庆祝于投基础的东西,还是要关心你对企业投入了之后,除了金钱之外你为它的做什么。我们做了20多个项目,毫无例外我们进去两年之后有一个要求,它的资产负债表一定要优化,优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长债长用,短债短用,为企业抗风险起很大的作用。

  最后讲两点:读PE界大家做什么,全世界为他们企业唱保守的歌准备过冬,我们也做。中国很多企业有一个很大的特殊性,我们毕竟在过去很多年积攒很多实力,我们这一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比很多国际公司药效。我们就做两件事。第一点的确为企业安全渡过这次冲击做好准备,所谓防。更重要是和企业积极去研究攻略,过冬大家都冷,我们相对比较暖和,这个时候是不是正好给我们创造一个难得的机会,走出自己的地域,走出自己的国界,开始为今后十年发展做一个战略准备,我们说叫防和攻要兼备,这是最好的实际。PE带着资源资本实际上是大有可为,我们相信我们在今后发展为企业做大做强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原文首发于2008年12月2日,来源于“2008北京国际并购研讨洽谈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