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画家马远之《踏歌图》赏析

(2011-07-24 14:19:32)
标签:

宋代

画家

马远

名作

踏歌图

欣赏

文化

分类: 把玩珍艺

                         宋代画家马远之《踏歌图》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幽静美丽的山湾里,老少农民醉意正酣地踏歌而行。走在前面的老翁,胡须花白,手持短杖,作回首状,与道间桥上的老农互相唱和,四周环境是峭峰嵯峨,古木多姿,充满了盎然生机。整个画面充盈着一种歌舞升平的和乐气氛。

    踏歌,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即用足蹬踏而作歌。这一欢娱形式到宋代已在平民百姓中颇为流行。宋代诗人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吟咏踏歌的欢乐场面,像“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等,描写的就是人踏足作歌的情景。

    《踏歌图》画的倒不是诗人们反复吟咏的市井踏歌的热闹场面,而是乡野村民欢娱蹬踏作歌的场景。作者所绘无非是在借此歌颂南宋繁荣太平的局面。然而他所表现的,只不过是南宋偏安于一隅的表面“太平”,在其中背后却存在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危机。

                  宋代画家马远之《踏歌图》赏析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马远的作品,在构思构图上都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这幅表现踏歌的作品,实际上是融山水与人物画为一体,在用大量笔墨描写奇风异景的同时,以十分简洁的笔墨点染人物,造成一种意极融洽的和乐境界。在构图上,马远从根本上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形式,采用边景式构图方法,从大自然中摄取最美的一角,以局部特写的手法加以表现,精心地表现了峻峭的石峰、挺拔7秀的松柏、蜿蜒曲伸的小径,构成一幅简洁明朗的图景。另外,在笔墨的运用方面,图中多用长斧劈皴,如山石的斧劈皴很长,画松瘦硬屈曲,用墨凝重,用笔刚健有力,笔锋显露。

 欢迎光临博主之慧泉轩艺术网http://www.hqx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