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画家马远之《山径春行图》赏析

(2011-07-22 09:16:18)
标签:

宋代

画家

马远

名作

山径春行图

欣赏

文化

分类: 把玩珍艺

                        宋代画家马远之《山径春行图》赏析

 

     马远,号钦山,祖籍河中(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他的祖父、伯父、父亲,兄弟均为南宋画院画家。他对于人物、山水、花鸟都很擅长。尤其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他任画院侍诏。他的山水画师李唐,下笔严整,画山石采用大斧劈皴,并创长皴斧劈,兼用钉头鼠尾的笔法,用墨凝重。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采用边角式形式,或峭峰直上不见顶,或绝壁直下显脚,或近山参天,或远山无底,强调空间感,人称他为“马一角”。

宋代画家马远之《山径春行图》赏析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在这大好时节,与其埋身书斋,不如步出家门,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于是整衣拂袖,踏山径,过小桥,信步前行。一路上,流水叮咚作响,薄雾徐徐扑来,好不畅快!忽然抬头,只见柳梢上两只鸟鸣啭飞去。画家于此,以画龙点睛之笔,构成全画的中轴及核心。

    这幅画的尺寸较小,却留下大片空白,如果处理不好,极易空洞无物。可是画家巧妙经营,以虚写实,使画面充盈、丰满。所谓空白处,透过迷雾,难道不是辽阔吗?一鸟展翅于其上,与画中文人成张弛之势,中以视线相接,如弦响矢落。两只鸟用笔精练,神采俱生。人物的情态亦很生动;衣纹的笔法劲利、颤动,作丁头鼠尾勾法,线长而挺;为避免单调,又以浓墨桃花加以点破——此种桃花点,散缀于礼服周围,将其白色衬得分外鲜明、突出。

    画幅实写之处,除花、鸟、人以外,尚有树石、远山、路径。石法以侧锋卧笔分出体面,以苍劲、顿挫分明的重线勾勒,质感颇强。树木枝条长短参差,位置相当讲究,线条圆转柔润,与锋利的岩石相比,又是别具一格。枝梢尤显柔润,真是满含春雨。柳树的阴阳向背,皆以枯笔淡墨皴出,十分厚重,再斫以蹄点,倍添生机。树后画有童子一人,抱琴步随,另是一番情趣。

    此外,画面上的山路起伏连接虚实的作用,笔意简洁,由近至远,渐次虚渺,极好地表现出山中幽深曲折的意境。到最后,山路尽皆消失,终于与画幅的空白,亦即与浩瀚无垠的空间融为一体。至此,画家以有限的笔墨,给观者以无穷的遐想。

     正如画家马远的其它风景画一样,此图着墨甚少,然而笔精墨妙,以少胜多,不愧是一幅杰作。画幅的右上角有题句“触袖野老多闲舞,避人幽鸟不成啼”,传为宋宁宗杨后即“杨妹子”所书。

 

欢迎光临博主之慧泉轩艺术网http://www.hqx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