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士慧眼识英雄[曹操真相14]

(2009-04-24 15:56:31)
标签:

连载

曹操

真相

品鉴

悦读

文化

分类: 探幽历史

连载:《曹操真相》[14]——高士慧眼识英雄

 

                                      14.

《三国志》里说,唯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独具慧眼,认定曹操必堪大任。据《后汉书·桥玄传》里记载,说在曹操地位卑微的时候,没有人了解他。有一次曹操去拜访桥玄,桥玄一见面,就对他另眼相看,对他说:“如今天下即将大乱,能使百姓平定的,大概就只有您了!”

 

据《魏书》的补充说,桥玄还以自己年老之故,愿把妻儿相托给曹操(照顾)。于是,曹操由此“名声益重”。桥玄还对曹操开玩笑说:“等到我死了后,你要是经过我的墓地,如不以斗酒只鸡来吊唁我,当你车过三步,感到肚子痛可不要怪我哦!”

 

桥玄,字公祖,曾担任河南尹,后官至太尉(东汉光和中)。桥玄擅长于识别人物,为官严明而有才略,被当世称为名臣。位高望重的桥玄,居然折节下士,跟青春年少、也无有功名的曹操,结成忘年之交,说明两人都不简单!

 

后在曹操东征时,路过桥玄的墓地,便哀思祭拜,朗读祭文,其中的大意说道:“故太尉桥玄,美德高节,博爱宽厚。曹操年少,青春激荡,顽皮特质,感君接纳。增荣显誉,皆由奖助。……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曹操还特别在祭文中,提及桥玄老先生说过的那段玩笑话:“虽然是您随口的戏笑之言,若非出自亲密的诚挚友情,怎么会对我说出那样的话来!”由上可见,曹操一直是很感激于桥玄的,深怀他对于自己的知遇之恩。

 

另一位发现曹操大有能耐的人,是南阳郡人何颙。史载,何颙是当时的“清流派”人物。何颙跟“清流”领袖人物,李膺和陈蕃的关系密切,走得很近。在李膺遭受宦官陷害,而被捕入狱时,何颙也受到牵连而遭追捕。

 

于是,何颙改姓换名潜逃,躲藏在汝南与南阳两郡之间。解禁“党锢”后,何颙进入司空(三公之一)府中任官。当何颙第一次面见正值少年的曹操,交谈中,觉得曹操胆识过人,并且志向远大,便对人叹道:“汉家将要灭亡了,能安定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

 

其实,发现曹操年青时已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远不止《三国志》里说的桥玄与何颙两人。仅从其它相关史料中可知,曹操的布衣之交,汝南郡人王俊就相当看好曹操的才能。据皇甫谧《逸士传》里记载,曹操未成名之时,很喜欢他的朋友王俊,而王俊则称道他具有治世之才。

 

有一次,袁绍和其弟袁术的母亲去世,要安葬到汝南郡。作为袁绍少年朋友的曹操与王俊,同往吊唁,与会者多达三万人。曹操在外面对王俊说:“天下将乱,而作乱的魁首中,必定有这两个人。”

 

王俊回答:“如您所言,能够拯救天下的,除了您还能有谁呢?”两人不由得相视而笑。王俊处世非常清高。他后来不应诸侯征召而做官,也没有去到曹操那里做官,因而享有很高的“清望”。

 

另外,名士李膺的儿子李瓒,曾任职东平(封国)相。据《后汉书》所载,初登于仕途的青年曹操,便受到李瓒的注目和感佩。李瓒临死时,对儿子李宣等说:“时局就要大乱了,天下英雄没有人比得上曹操。张邈跟我友善,袁绍还是你们的外亲,虽然如此,但不要依靠他们,应该投奔到曹操那儿为佳。”

 

李瓒的儿子们都遵从了父亲之意,后来果然幸免于乱世之中。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