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运营商云网融合数字化转型算力网络物联网IDC专线业务业务收入模型与发展

2022-11-02 11:44:07
标签: 开放式创新 数字化转型讲师 数字化转型培训师 新媒体营销讲师

文中涉及的概念:

云网融合:计算(云)和连接(网)的融合。

算力:数字社会的石油,简而言之计算处理的能力。

算力网络:实现灵活匹配、动态调度的算力连接网。


 

 

运营商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调整

1. 数字经济推动三大运营商第二增长曲线。

在物联网、5G 产业互联网等技术推动下,三大运营商近年来相关业务收入加速增长,智慧家庭(物联网)、政企业务(产业数字化)等业务正在逐渐成为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

在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可利用云网融合优势,加大算力网络布局,提升自身平台价值。

运营商整体云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有助于运营商由渠道向 ICT 综合业务转型,行业整体价值链向 B 端应用下沉,运营商整体收入结构将会迎来拐点,整体收入预计稳健增长。

三大运营商集中发力算力网络,2022 年加大固网侧 Capex在 2G-3G-4G 时期,三大运营商价值因为渠道化逐渐被压缩,但面临 5G 的风口,借助云网融合优势,三大运营商都在大力布局算力网络。

从三大运营商近年来的资本开支及规划情况看,2021-2022 年三大运营商均逐渐加大在产业数字化领域资本开支情况。

2.运营商B 端市场业务竞争是关键,云网融合大时代

运营商B 端市场业务,主要包括行业云、IDC、物联网、企业专线、ICT、大数据等

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增速、产业贡献率或营收占比,均超过了大部分业务板块。成为运营商业绩新的增长引擎,其中云业务、IDC 等核心业务功不可没。

云业务是三大运营商财报中重点着墨的业务板块。

由近几年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变化构成可以看出,从2019 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在 IDC业务及行业云方面收入占比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运营商奋楫和业务角逐的新赛道。随着国家政策的加持和三大运营商投资的不断跟进,数字经济带给运营商的收益会不断提升。“东数西算”的逐渐落地,算力网络产业链及数字经济生态将会更加繁荣。

案例:中国电信业务规划与收入结构调整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电信2B&2G 收入品类,近年来,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电信实施云网融合战略,产业数字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0 年就达到21.5%。

1.依托中国电信在固网和IDC 方面的“历史优势”,IDC 和组网专线成为产业数字化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于行业数字化转型下对于算力和流量的持续需求,

IDC 业务实现年化9.3%的平稳增长,而依托CN2-NET 全光网高速互联,专线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政务、大型企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属性,年均增长5.4%。

2.行业云方面依托天翼云“2+4+31+X”云网一体布局,聚焦企业上云场景化需求,收入实现复合58%的跨越式增长。

3.数字化平台基于电信的云网底座,利用遍布全国的政企渠道在政务、医疗、教育、住建、交通物流等行业提供软件开发外包、SaaS、大数据等服务,2020 年实现收入207 亿元。

4.在物联网方面,蜂窝连接高速增长,NB-IoT、Cat1 等低速连接的爆发驱动物联网服务高速增长,未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有望持续中高速连接增长。

电信上市融资开支的项目主要为5G 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和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目前5G 行业应用累计签约近 4000家,落地场景超过1000 个,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垂直行业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


 

构建算力网络,实现算力与需求精准匹配

算力网络要求能感知应用及算力,实现对算力的灵活匹配、动态调度,最终将任务路由到合适的目标计算节点,并提供算力智能调度和确定性连接服务。

算力网络重点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1.资源关联,根据用户的诉求将算力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资源交易,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对业务的要求及能够承担的成本,在算力交易平台上购买最适合的算力资源与网络资源。

三大运营商都在全力推进算力网络的建设,积极投入算力网络标准化工作,并提出自身算力网络的规划思路。

中国移动将以“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编排、一体服务”为目标,逐步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中国电信明确提出从云网协同、云网融合到云网一体的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算力网络改变了现有云服务的商业模式,侧重于算力的发现、交易、编排调度等。

中国联通将算网一体定位为“云网融合2.0”阶段,将聚焦IPv6+算力网络和全光算力网络,打造算网一体的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东数西算”,借助数据中心优势加速布局云网融合

“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三大运营商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构建算力网络是东数西算工程实施算力调配的重要前提。由于网络掌控在运营商手中,东数西算工程所需的对于网络、算力的控制和调配也依赖于电信运营商。

随着5G、泛在计算与AI的发展,

以算力网络为代表的“云网融合2.0”时代正在快速到来,运营商致力成为“数字时代的加油站“推进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建设,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助力落实东数西算工程。

 

云、网、边多端融合,打造一体化算力网络。

东数西算需要实现算力需求在不同枢纽节点、云计算节点、边缘计算节点之间供给的高效精准调配。这要求运营商深度融合云、网、边多端的计算资源,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为客户提供计算(云)和连接(网)一体的算力服务。

各运营商利用SDN/NFV 等新型网络技术,配合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调配平台的建设。例如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中提出将建设使用AI 引擎、数据湖等技术的“算网大脑”对算力资源进行统一、智能化编排管理。中国联通也推出“云网融合2.0”的算力网络建设规划


 

 

隐形的力量央企考核KPI

游戏规则是:重视经营效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020 年 12 月,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引入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等一起,形成“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力争做到“两高三增一稳”,即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明显增长、资产负债率要保持稳健可控。

对于国资央企来说,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变化,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投入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重组整合、聚焦主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补强短板;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激励约束,统筹运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政策,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企业效率和国有资本回报率。

对于运营商而言,“ 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其注重发展质量,加大创新与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业务发展方向,优化经营体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力。by唐兴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