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BA  预期的问题

(2008-11-11 16:02:40)
标签:

杂谈

今年是MBA教育创建100周年,价值中国网作为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类新媒体,特邀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商学院院长Michael Sesnowitz,共同探讨了MBA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价值中国:今年是MBA创立100周年,(哈佛商学院于1908年创立了MBA课程),您能谈一下MBA教育的发展和作用吗?
  Michael: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计划(MBA Program),诞生于哈佛大学。管理教育刚刚起步时主要强调气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实际专业知识。一时没有获得工商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有了初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管理教育更是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产生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迅速膨胀的要求。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计入和平发展时期,人们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市场空前繁荣,这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扩充时机。许多退伍人根据退伍军人通过教育法案进入大学就读,其中很多人又都选择了商学院的MBA学习。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每年美国授予的MBA学位数量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MBA教育再次进入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进入80年代,MBA教育进行了创新,这些创新包括:国际化,课程的整合,加强对领导才能、团队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对企业和企业家伦理的重视。

  如今,MBA教育仍然受到高度重视。因为MBA教育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如:会计、财务、金融、营销与销售、运筹(生产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使MBA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很受重视。MBA毕业生应当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高级职务的工作,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MBA的作用就是把所有价值链上的环节连接起来,使企业得到平衡有序的发展。
价值中国:如今,有很多学校开设了MBA课程,有人说MBA教育质量在逐年下降,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
  Michael:我不认为MBA教育的质量在下降

  现在,MBA可以说是全球最火的学科。很多企业甚至将MBA文凭作为应聘者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单是企业,许多政府部门也要求纷至沓来的应聘者具有MBA教育的背景。在美国,去年共有9万多MBA在校学生,全国共有300多家通过认证的商学院开设了全日制或在职MBA课程。英国目前也有近110家经认证的商学院在开设MBA课程。在其他国家,参加MBA考试的人也在不断增加。现在,亚洲的MBA教育采用了美国的模式。MBA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得更广了,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在亚洲尤为明显。我们现在有很棒的老师,自己的研究员。MBA研究生的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提高了。
Michael Sesnowitz
简介

http://www.chinavalue.net/pvisit/Machael.jpg 预期的问题" TITLE="MBA  预期的问题" />

  Michael Sesnowitz现任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商学院院长。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商学院有3200余名本科生,500余名研究生,可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

  Sesnowitz博士获得了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经济学文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获得了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加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前,Sesnowitz博士曾在肯特州立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教授微观经济学和公共金融学。之后,出任佛蒙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Sesnowitz博士已经在众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在许多非营利组织任职。

英文采访录音

价值中国:按您说的,MBA教育取得了增长,那您认为拉动力是什么呢?
  Michael:MBA教育增长是因为经济的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他们需要培养出很多管理人员去管理拉动经济的增长的企业。我们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上,可以看到商学院起到的作用。这两个国家有众多的人口,很多公司将会拥有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这也必将进一步拉动两国的经济发展。我认为MBA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难题是我们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老师。
价值中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商学院已经和中国的一些大学的商学院进行了合作。您能谈一下您对中国的MBA教育的建议吗?
  Michael:我觉得中国将迎来职业经理人时代、MBA时代。中国企业将不可避免地由新一代的企业领导接棒。知识性、专业性、国际化、通才化将会是中国成功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有力保障。而中国的MBA教育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起培养一大批21世纪中国工商企业领军力量的重任。中国MBA在目前情况下还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但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国大环境不断市场化、正规化,MBA大有用武之地的那一天将不可避免地提前到来。新兴的中国商业市场和大量的中国大中小企业,将逐渐地从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需要干部转换到需要职业经理人、需要企业家、需要创业者、需要MBA的时代。

  MBA教育在中国和美国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它都是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管理者和领导。MBA的发展会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10多年来,中国的MBA教育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中国商学院与企业多交流、多沟通,让MBA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尽量多地和企业接触,让学生们知道他们要在MBA学习期间学会什么,这样中国会培养出更优秀的MBA毕业生。同时商学院需要和企业交流,来检验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否受企业欢迎。我想MBA教育在中国正迸发出活力,MBA教育在中国将有很美好的未来。
价值中国:您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对MBA教育的影响有多深呢?
  Michael:我认为文化多样性对MBA教育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商业活动是国际性的,全球化的到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理解其他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合作。所以我们要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建立商业互信。我们要让人们学着去接受文化的差异,去尊敬彼此的文化。
价值中国:您认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适应、相互尊敬吗?
  Michael:我想他们能够相互尊敬,共同工作。如果你在美国,或者其他移民国家,你会发现,那里的每个人都相处的很好。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的移民。移民的文化的多样的,但大家都能够相互尊敬,能够欣赏不同的文化。所以我想一个商人想成功,必须尊敬其他的文化,他们必须学习其他的文化,欣赏其他文化,这是极其重要的。
价值中国:您对文化的融合和影响有什么看法?
  Michael: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那些反对全球化进程的人是危险的。他们害怕全球化,是落伍的。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每个人应该做的是如何利用它超越别人,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
  我们可以在保持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文化融合。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经验的一部分,文化多样性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亟需保护;任何一种文化的消失同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一样,都是令人痛惜的。但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样性之后紧接着便是融合,实际上发展过程是由融合来完成的。文化融合是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来完成而不是通过消灭某些文化来完成。

  同时,多种文化的融合会对对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融合能使多种文化发挥各自的作用,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它先后成功地吸收和同化了中国的儒教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但是并没有丧失原生的神道教文化的特殊性。由于日本民族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精神,所以它顺利地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并进一步加以改造,在许多方面甚至比西方国家更成功。它把儒教的家族观念和忠诚品质引入企业,上下同欲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出了更高的生产效益。

  在美国,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很多不同的宗教。但人们相互尊敬,我们可以做到,全世界也是可以做到的。我们都需要彼此,我们要一起进行商业活动,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美好的。
价值中国:您认为一种文化会优于另一种文化吗?
  Michael: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合理性,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绝对地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文化是标志人类生存样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形态,都有与全人类心心相印的人文精神。各民族的文化类型及其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却是彼此平等的,都是人类文化中的有机构成元素。认为某一种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想法,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而且有悖于人类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取向。
价值中国:我们已经在全世界做了很多采访,我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性和特点。您认为人性和特点如何影响MBA教育?
  Michael: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日子,都有不同的品味,所以,人们会有不同的欲望,喜欢用不同方式的做事,喜欢为不同的公司工作。但是我认为即使你不愿意在公司工作,你也可以学MBA,你可以去政府部门。一些人就很渴望进入政府工作,比如他们可以用他们在MBA课程中学到的技巧为环境保护组织工作。所以,我认为就算人们有不同的品位,不同的人性,我们都能在不同部门找到我们喜欢的工作。所有的机构都需要个管理者。
价值中国:您能详细地说一下美国和欧洲MBA教育的不同之处吗?
  Michael:美国的MBA教育要比欧洲更加悠久。美国是MBA教育的发源地,每年都要培养大约10万名MBA,这占到了全世界总MBA毕业生数的一半。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使很多人都把美国作为自己就读MBA的首选地。美国有很多MBA名校,他们的学术声誉很好,他们的毕业生是大企业、大公司竟相争夺的目标。 欧洲商学院的历史虽然只有三四十年,但他们发展得也很全面,而且都具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他们录取标准严格,教学质量也很高。因此,很多跨国公司都愿意到欧洲的商学院去寻找人才。现在,很多美国学校也在同欧洲学校合作教授MBA课程。很多欧洲商学院采取的是美国模式,所以现在美国和欧洲的MBA教育越来越相似了。
价值中国:您能给一些即将MBA毕业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Michael:在MBA毕业后,当你找工作的时候,不要只是看重薪水,也要看看公司是什么类型的,你适不适合;看看在公司成长的机会有多大。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你必须理解它,喜欢它。工作也是为你自己服务的。所以你想想你想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机会,你要确信你在那里有很好的前景。你在做每件事时,不要走捷径,不要欺诈,一定要绝对忠实你所工作的公司,你不要再同时在其他公司做其他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