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三年高考文化生活主观题设问(原创)

(2020-03-04 21:58:20)

发现三年高考文化生活主观题设问

2017年:

【课标140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课标240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课标338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2018年:

【课标140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课标240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10分)

【课标3402)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10分)

2019年:

【课标1(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

【课标2(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10)

【课标3(2)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

一、从知识范围来看,像哲学一样的小切口试题与通过问题和材料限定知识范围的试题并存,并且后者居多。

1.小切口试题具体限定的知识范围有:文化作用的知识、文化传播的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

2. 通过问题和材料限定知识范围的试题需要根据设问和材料来判断,如2019年所谓文化生活的知识,全国一卷指的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的知识,全国二卷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2018年所谓文化生活的知识,全国一卷指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全国二卷指的是文化自信的知识、全国三卷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2017年所谓文化生活的知识,全国一卷指的主要是文化继承的知识。

二、现实问题当然也是指向了社会热点,不必专门学习,要的是临场阅读材料的能力。看设问设计的系列问题有:《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中国铁路“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先进文化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启发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弘扬焦裕禄精神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思维角度既有主要的分析为什么当中的原因作用意义,也有如何类的试题,要引起注意的是2019年考了一道评析题。

1.可以把原因意义作用和如何做的题贯通起来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如何成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类题)

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如何推动创新发展。(对字句、作用类)

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如何传播文化。(意义类题)

分析先进文化如何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质的对字句、作用类)

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原设问——是如何)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如何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字句、意义类)

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如何促进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对字句、启示类)

弘扬焦裕禄精神如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字句、意义类)

2. 2019年全国一卷的评析题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设问有明确的观点和结论,不必更多的看前面的材料。审读设问观点的关键是破解“传统村落”,它代表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评析类题要有辩证思维能力,考的是哲学的思维,学生易出现看问题不严密不全面。海南卷亦称全国第四套卷有专门的辨析题可以做训练。

分析答案:首先摆出课本依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

其次分三个角度来评析:肯定决定作用——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看到文化危机的一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看到文化发展的另一面——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