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6):简明的长诗《最后的对手》

(2009-02-09 10:39:59)
标签:

读书笔记

简明

长诗

对手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只有对手赐予你剑锋

    ——读简明的长诗《最后的对手》

网刊《新诗北》09年第7

王妃

 

简明诗歌以智性和刚性见长,诗歌的智性能反映诗人的思辨能力和精神品位,而诗歌的刚性则显现诗人的个性特征和冷峻气质。《最后的对手》(载于《诗刊》2009年1月号)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这首四百多行的长诗,气贯长虹,读后让人有痛快淋漓之感,真为切中肯綮之作。

在不知背景、不懂技巧的前提下去妄评诗歌是件很困难的事,但这首诗的诗意高远而开阔,它所给予我的不仅是阅读的快乐,更像人生的范本,读后受教良多。诗人用过往架构起一个认知的过程,让我在穿越这个过程中领略到了一种无极之美,这种美在驿动中贯穿哲思,让人在心痛、感愤、震撼之后,进入悟道、禅思的境界,情绪由激昂归之于释然……

《荷马史诗》中有一句经典的话:“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在人前,神似乎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人呢?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没有对手的人生是寂寞庸常的,有对手的人生才是丰富激荡的。当一个人遇到对手,他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对抗?束手就擒?敬而远之?还是迎面痛击?

《最后的对手》在引章中即果断地给出了答案:

击毁对手为下

制肘对手为中

强大对手为上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锋利的答案。对手是什么?对手并不简单等同于敌人,对手也许是一个人、一群人,也可能是一股力量、一种势力,它亦敌亦友,明暗交错,防不胜防。所以,与对手的对决,不是简单的一场战争,而是生死的较量,是勇气、信心的持久对峙。正因为如此,一击即中并不是上上之策,搏击僵持也仅是权宜之计,只有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和优势,用强大消磨对手的意志,才能在精神上最终击溃对手。

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必是一个睿智的人。与对手较量,呈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只是匹夫所为,不是剑客、骑士应有的风范和气度。真正的较量,是智慧的对垒,是精神的撞击。然而,任何方式的对决,必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然后才能百战不殆。长诗从“一”到“四”,让我听到了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切割的声音,这种切割是近乎残酷的,是剖心的过程,是在创伤里寻找创伤的根源。于是,曾经的一切像影片的胶带在回放,“自那个贯穿着悲伤与绝望/那个凄美的黄昏沉没后/……/我因此变得极度惊恐”,“不敢行走/不敢说话/不敢睡觉/不敢造爱……/甚至不敢认为自己/活着”。惊恐、低迷、麻木、痛苦交错的情绪像巨浪排山倒海而来,让人读后深感震惊和心痛。

谁也不会自甘失败,他也不例外。“只有英雄与女人/统治过我的生命”,他在自我切割中重新认识了自我,也找到了症结所在,终于顿悟了人生的真谛:“大悲与大喜/解构生命的两极”,于是,他心里的结被打开了,他把自己从痛苦中拔了出来,决然作出了选择:“其实信命不如革命/迷信透支信仰/革命才能不认命/颠覆固有的秩序/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先要看清对手。法朗士说:“让我们首先遵循理智吧,它是可靠的向导。”高尔基说:“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动着的力量。”所以,诗人开始擎起理智这个强大的武器去搜寻对手、了解对手、分析对手,诗歌从“十一”到“十九”就像一台CT机、X光透视仪或扫描器,将对手从上到下由里到外来了个全方位透视和扫描,无论他们“像独来独往的蛇/身披四季迷彩”,“像君临天下的鹰/卓而不群的盘旋”,“像大智若愚的蜘蛛/八眼贼亮/黑腹剧毒”,还是“像一群嗅觉敏锐的猎犬/不露声色/彬彬有礼”, 一行行诗句像密集的射线,将对手的隐身之处、隐藏手段、隐秘内心一网打尽、悉数曝光,让他无处可逃。

毋庸置疑,对手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强大。发现对手后,我们被诗人一起带入了紧张的气氛当中,就像置身于两大武林高手临战前的华山之巅,让人窒息。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手段?该使出什么样的招数制敌?别忘了“对手总是比我高明/这是因为/对手总是比我勤奋”,更重要的是,互为对手,在了解对手的同时,自己也正在被对手掌握:“我的一举一动/从引起对手们极度的亢奋/他们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

但功夫再高的对手,总是有破绽可寻有弱点可找的,“对手最惧怕的是/你永远不出手/不出手/就不会犯错误/对手就永远没有机会”,对手没有机会就是自己最大的机会!

那么又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

老子《道德经》说:“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诗歌“二十三”到“二十六”正是与引章的呼应:首先,只有智慧超群精神对等的人才配称对手,那些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所谓对手是不具备较量的资格的,他往往在你没有出招之前就已经被自己打倒了。其次,对手是最可靠的,他比朋友更单纯。朋友除了忠贞以外还有可能出卖,可以随时转换为敌人,而对手永远只是对手。一个高明的对手就是一个智慧的老师。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觉得危机四伏,从而调动你所有的神经,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所以:“对手是可靠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我的不断强大/而强大着自己”。正如一句名谚所说:“对手是一座山”,因为他的强大,才会让你变得更加完美。

“对手是最后离开我的/并且留下了馈赠/那是一个美丽的伤口/静静地躺在我怀中”。 如果这首诗歌是一条九曲连环奔涌向前的河流,那么它的尾声就是河流的入海口:开阔、平静。当你看穿这个世界,看清权谋、私欲掩盖下的一切后,你最后的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你可以藐视所有的对手,但不能藐视自己,要珍惜和尊重自己。而所有与对手的较量,恰如与自己的较量,都如泥沙裹挟而来,最后终会在辽阔之中归于沉寂——

假想的敌人

站在十米开外

我说:喂

单音节的战争礼节

世代相传

 

钟嵘说,好的诗歌“使人味之,口口不倦”。我想我在夜深之际,总是喜欢反复独自倾听这首长诗的原因,并不止于它的节奏、韵律如何动人,藏在它背后的故事又是如何的隐秘和惊心动魄,我更喜欢那种在跌宕起伏中见境思境后得到情绪上的澎湃,又在荡气回肠之后寻到“万事皆随锦水流”的感觉。

 [以上文字,方家请一笑而过。]

                进入简明的长诗 《最后的对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程
后一篇:散文:花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