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陈凯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标签:
电影陈凯歌 |
分类: 影剧评论 |
陈凯歌三年打造的《道士下山》正在热映,首周票房突破2.3亿,足以证明影迷对导演新作的期待与追捧,该片当初曝出的“葫芦”版海报就曾说这片有着众多玄机,当我们真正的领略到影片后才可能参透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众所周知,电影的故事取材于小说《道士下山》,讲了一个小道士何安下下山的奇幻漂流。然而导演在片中融入了太多的原因,现实的、虚幻的、情怀的、市场的等等,让很多观众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不能完全理解导演的立场和立意。或许陈凯歌导演好像早已料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因而在电影的整个过程中都安排了旁白贯穿始终。客观讲,整部影片改编得还不错,小道士置身一个险恶的世界,自身也产生了种种心魔,如何安顿自己的心,也是何安下遇到的困惑和谜题。
小道士何安下原本单纯,下山后不经意闯入一个暗黑世界,正如曾经不谙世事的我们,在滚滚洪流中的裹挟下我们翻入了社会大潮。前半部分,小道士拜谁师谁死,让观众开始怀疑人性,但小道士这俗世经历,却真的是值得人经久回味。其实,导演定位的故事核心是崔大夫和周西宇两位好人的死亡。崔大夫为爱人弃做道士,还俗成婚,唯恐失却所爱,不惜以万贯家财相托;他也唯恐失却兄弟情,对薄情寡义的弟弟步步退让,终为至亲所害,一命呜呼。崔大夫死得冤枉,死得悲惨,死得没有智慧。他这是常见的,也是最俗套的好人之死。周西宇则是武林豪杰,功夫盖世却隐身道观,远离恩怨,独自修行。影片借周西宇发问,这样一个不嗔不恨之人能否实现独善其身的梦想?
当然,作为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在自己的商业大片中当然要保持自己的一些标志,特效是最基本的,保持了一贯的炫酷风格,色彩浓郁的视效、奇幻旖旎的幻境,与他的人文思考相伴相随,形成亦真亦幻、虚实相融的梦境效果。极致的视觉效果,在让你欣赏这部大片时,现实与虚幻交融,感性与理性的冲撞,这其实也是不应该二刷三刷的影片,因为没看一次就要有一些新的感悟。
人,即是江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道士下山》其实也在讲一个“道”字,各行各业都有其道。影片呈现了丰富的内容以及富含哲理的语境都让人在一个下山的小道士身上的成长蜕变中感受到一场充满喜怒哀乐的神奇之旅。这一次观影,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