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当代知识分子的自省蓝本
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一直不喜欢看偶像肥皂剧、宫廷剧、翻拍雷人剧,当电视荧屏上充斥着相同画面的时候,芒果台送上了偶喜欢的那款剧。对,就是《青瓷》,王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没有之一。看《青瓷》让我想起了他主演的《天道》。

一个普遍现象,身边谈论《青瓷》和探讨张仲平为人的大都是知识分子,可想而知,这部剧深受知识分子喜爱,纷纷结合剧中角色自省人生。小马哥曾经在微博中说过,“《青瓷》收视率成绩,让我坚信CSM的收视样本已被污染。”李星文老师在博客中也说道,“在电视剧普遍脱离民生和人心虚与周旋时,《青瓷》大胆表现灰色地带和复杂人性,这相当可贵。这样一部有分量、有思考的电视剧如果收视不好,不是主创人员的过错,那只能是时代风尚的悲哀和观众群体的遗憾。”

《青瓷》是一部张力十足的男人大戏,尤其是王志文、张国立两位超具实力演技派的同场飙戏,更是让整部戏锋芒毕露。相比之下,戏中的女性角色都成了“绿叶”。不外,剧中曾真的热情、唐雯的智慧、辛然的单纯,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位女性角色与张仲平、徐艺这样的“高富帅”各种纠葛,让观众看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恨自己不是剧中人。
张仲平是一个传统商人、是生意人,他懂人情、通交际、凡事留有余地、进退有度、狡诈但充满人格魅力。他是拍卖行业的老油条,深谙其中沟沟坎坎的潜规则并如鱼得水,对人情世故的拿捏使他能够通透地把握每个合作者的弱点并从中渔利。从法律尺度来看,张仲平毫无疑问是个奸商,是个该被法律惩治的雅贿者,但在明规则成摆设、潜规则大行其道的社会中,他不伤害他人,体恤他人的难处,保护他人的尊严,反而高于多数人的道德标准,举动充满中国式的智慧和人情味儿。徐艺为代表的新一代商人,价值原则更为单一,道德让位于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毫无节制地贪婪。

徐艺的迷失与稚嫩代表了时下一大批已经走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他们在父辈叱咤风云的拼杀中成长,眼中看到了许多不单纯的色彩,也因此习惯于生存在野心与阴谋中,向他们靠拢,丧失了年轻人的单纯与朝气。徐艺与姨夫张仲平反目,走出他的手心“自立门户”,每一步都有“用力过猛”之嫌,每件事上都有“狂妄自大”之象,并让自己深陷泥潭;而当下的年轻人中,有许多徐艺们也看似精到地实践着这一套熟谙“中国式关系”的手段,在社会机器中不惜一切代价向上爬,无论丧失什么都不以为然,这样的功利心与奋斗观不能不令人反思,是什么让年轻一代毫无顾忌、毫无愧疚地为利益钻营。
徐艺是一代人的代表,并让他的长辈来反思自己,因为年轻一代的所有价值观大都是源自他们的上一代,而上一代也是时候该想想,究竟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成长路上产生这么大的偏差、毫无顾忌地追求物质利益,现实生活中的“徐艺”并不少,徐艺尚有笨拙之处,但生活中似乎这样的人更加精明,看过《青瓷》的观众更应因此而反思“利益至上”的奋斗观,教会后辈或者学会如何奋斗。
《青瓷》堪称当代知识分子自我反省的蓝本,是中国屏幕上少有的让人自省意识与当下社会、传统关系的电视剧,与屏幕上轻佻、张扬、夸张、失实的多数电视剧热播相比,这部充满自省意识和悲悯色彩的电视剧让观众欲罢不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