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术》:东方卫视另类“剧营销”之道

(2012-05-08 13:49:40)
标签:

东方卫视

《心术》

宣传

名医问诊

小马发光

娱乐

分类: 娱乐慧眼

《心术》:东方卫视另类“剧营销”之道

《心术》:东方卫视另类“剧营销”之道 

    为配合《心术》的播出,东方卫视启动了“看东方卫视《心术》,问诊全国名医”的活动,每天邀请一位全国知名的医生坐镇,回答观众通过短网络与短信平台提出的关于医疗的问题。此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观众的热烈回应,首日短信平台收入上千条提问短信,坐诊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内科胡海医生也用了两天时间才在网上将问题回答完毕。

 

     这种空前的回应热潮,一方面暴露了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现实问题,医患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信任,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方卫视的务实宣传,一举打破了电视剧宣传的视野局限,从单纯地围绕电视剧本身做活动,到升华电视剧的价值体系,着实去解决观众的现实之需,燃眉之急。

 

名医问诊送健康 番茄台持续温暖发力

《心术》:东方卫视另类“剧营销”之道

    被观众戏称为“番茄台”的东方卫视,在电视剧的宣传推广上,一贯秉承最大限度贴近观众的原则,带给观众实实在在的贴己感受。从之前的《甄嬛传》的宣传上看,推出“明星陪你看甄嬛”、“明星上门送大礼”等活动,让“甄嬛迷”一睹剧中人风采,从心理接近上达成了与观众最大的默契。

 

    而接棒《甄嬛传》热播的《心术》宣传,更是把视角集中到现实医疗困境中,为了让电视机前的中老年观众更好地享受到活动中的福利,东方卫视此次邀请了心内科、脑血管科、肝胆内科等多方面的医生参与到活动之中,也同时通过短信与网络两个平台与提问者互动,这样既方便了习惯网络互动的年轻人,也照顾了中老年观众的习惯,可谓颇费苦心。东方卫视持续温暖发力,不仅在收视市场上占尽先机,更是完全征服观众的内心,让“番茄台”亲民、温暖的气质更加深入人心。

 

    而东方卫视推出的名医问诊活动,更是对剧中争议情节的价值回应,很多观众认为现实中的医生并没有《心术》中的刘晨曦、霍思邈那么热心,就医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东方卫视正用实际行动打破观众内心中的困惑,名医问诊活动送出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信任。

 

弥合医患鸿沟 重建信任力量

《心术》:东方卫视另类“剧营销”之道 

   《心术》作为国内首部涉及医患关系的电视剧,作者六六力图在现实矛盾中讲述了一个信、望、爱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让观众看到医生这一特殊群体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并传达出人性中最美的“善意”:理解患者、理解医生、重构信任、期待改制。

 

    这种“善意”的传达,从相互理解开始,《心术》一开场,外科大夫谷超华就因为为了抢救病患而没有等到家属签字就动了手术,后来病患意外死亡,他面对不按“规程办事”和死者家属、新闻媒体的无限放大而选择了愤然离职。这不仅是写实,更是给医生和患者提出一个巨大的设问,医生在职业道德和岗位制度之间不得不作出决断,医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内心的张弛也同样在制度体系下煎熬。东方卫视推出名医问诊活动的初衷之一,也在于让病人能与医生有更多良性接触,渐渐地双方都能换位思考。

 

    除了弥合医患鸿沟,信任的力量对医患双方来说更为珍贵。社会上不乏天价挂号费,只为能找名医看病,名医问诊活动解决了患者的现实需求,更彰显了一种彼此信任的力量,涤荡社会部分不良的医疗丑陋行为。在《心术》中,选择进行手术的原因是否出于私利,即使专业如刘晨曦与霍思邈之间也爆发过冲突与信任危机。“病人死也要死在三甲医院”,这是霍思邈调侃的一句台词,医疗体系中的信任危机已是触目惊心。东方卫视倾尽全力,推出名医问诊活动,温暖送健康,重建医患信任力量,与六六力作《心术》的立意不谋而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