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力推荐:浅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郑贻泽

(2018-06-20 11:12:12)
标签:

《诗经》专题学习

学生习作

浅谈《诗经》中

女性形象

郑贻泽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强力推荐:浅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郑贻泽

浅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高一(13)班  郑贻泽   星级:★★★★★

 

    《诗经》中有关女性的诗篇很多,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其中更是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有惊为天人的美艳,还有在婚姻生活中的不幸或喜悦,更有对丈夫情意绵长的思恋。而正是从这些动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那时的女性形象和对情感的态度。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作一些分析。

 

    一、美人形象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而其中的《卫风·硕人》更是为人传颂的经典。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成了后人描写美人而无法超越的传神写照。《诗经通论》中姚际恒曾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原始》中方玉润也说过: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可见,《诗经》对女子外貌的描写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庄姜形象的塑造不只是外貌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诗经》对服饰的描写也十分细腻。且看《鄘风·君子偕老》对宣姜华服美饰的描写: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这里不同于《硕人》的盛赞庄姜,而是嘲讽宣姜的华而不实。由此可见,当时并不喜欢浓墨重彩的服饰风格,而对女子外貌审美形象却相对统一。

    再如《郑风·野有蔓草》中的女子的“清扬婉兮”。“清扬婉兮”可见古代对女子外貌的审美都喜欢自然清新。从《卫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郑风·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原是六朝画家所总结出的创作经验,“阿堵”即是眼睛。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在这样篇幅较短的诗中,只有通过对眼睛的细致描写才可以写活一个人物,而美目传神的女性形象在《诗经》中被描写的恰到好处,甚至为后世永远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形象,这种开创性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让后世对美女形象的描述都隐隐有一丝《诗经》的韵味。

 

    二、弃妇形象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中最典型的弃妇诗想必就是《氓》了。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弃妇诗。弃妇是指结了婚或定了婚约,又被丈夫遗弃的妇女。所谓弃妇诗是叙写被弃妇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的诗。这些弃妇诗向人们诉说了她们的不幸婚姻,表达了她们追求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她们所处时代婚恋方面的时代风貌。可为什么这些妇女会遭到遗弃呢?这就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了。弃妇被弃,从根本上说是因社会地位低下所致的。过去的女子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由于身体的缘故,生产力不如男性,所以女子在古代一直从属于男性。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一个弃妇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对新生活的憧憬,表现了一个刚强睿智的弃妇形象。她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在当时,这可不仅仅是诉说内心的愁苦,更是对封建礼教的痛斥。要知道,在当时,这是一个女子敢都不敢想的东西,而她却敢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其思想更是领先于当时的世人,表现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那就是对自己命运平等的追求。朱熹的《诗集传》中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夫既与之谋,而不遂往,又责无所以难其事,再为之约以坚其志。其计亦狡矣,以御蚩蚩之氓,宜其有作而不免于见弃。盖一失其身,人所贱恶,始虽以欲而迷,后必以时而悟,是以无往而不困耳!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可不戒哉!” 朱熹认为她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弃妇,认为她是一个“淫妇”,极力宣扬着女子唯以贞信为节,女主角何处有淫?朱夫子何处见淫?始无乱而终遭弃反而落得个淫妇的骂名?而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淫妇”的骂名未免有些牵强。朱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是受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影响,认为女主人公的说法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可你自己也未尝就就知晓天理啊。

    《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形象则不同于《氓》中女主人公刚烈果敢。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也没有像《氓》一样直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怨念,但“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暗示出女主人公柔中带强的特征,其艺术形象也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女性形象。

    不管是《氓》还是《谷风》,不论是刚强睿智或亦是平淡凄婉,她们其实都不是婚姻的主导者,她们都没有什么过失,都为家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极力维护自己渴求的爱情最后到头来却一场空,执着与付出到头来换来的却是难以咽下的苦果,对当初的选择自艾自怨,体现的无不是一个“悲”字。她们一字一泪吟唱出来诗歌让我们看到的是满腔愤怒与无奈,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深思。

 

    三、思妇形象

    《国风》中刻画了许多鲜活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如《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的女主人公在劳动中自然发出了对丈夫的思恋,因为思恋所以无法集中精力来进行劳作。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独自一人在那高高石山上饮酒,借酒消愁,想必此女子孤身一人受了不少的苦。宋代朱熹《诗集传》云: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置之大道之旁也。是不是“后妃姑且不论,诗中无不体现了作者对丈夫的思恋与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而诗中对马的描写也从侧面衬托出了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这样一个渴望征夫归家的女子又怎不让人痛惜呢?

    《王风·君子于役》更是直抒内心对丈夫思恋的情感。“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没有加多修饰,只是简单的希望远方的丈夫能吃饱饭。这样简单却包含真挚情感的话最能打动人心。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不知丈夫身在何处,不求物质优越的生活,只是希望他能安全的回家。我曾看到过一个叙利亚难民妇女的采访,与丈夫走散,只想和丈夫汇合的情感正如这诗篇的诉说,让我看到了思妇对丈夫的思恋并不局限于地域、空间和文化,那是人性最真挚的东西,那是女性之美的内在体现。生活对爱情的积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因为在一起生活过,才有这打动人心的思恋之歌。

    《诗经》中的思妇形象更是开创了思妇形象的先河。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和清代诗人董以宁的“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都有一丝《诗经》的韵味,思妇表达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悲伤来反衬出自己对丈夫的思恋,都不加以过多的修饰,直抒情感。情之真,爱之切,《诗经》中刻画的思妇人物形象都十分饱满,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这样富含深度的艺术构思在那个时代就存在实在是令人惊叹。

    最美不过《诗经》。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经》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形象由生活图景和思想内容共同构建。她们完整清晰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富含感染力。正是因为有这些女性形象的妆点,《诗经》才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情感,如此之高的文学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无法割舍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朱熹《诗集传》

3.《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论文网

4.《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强力推荐:浅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郑贻泽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诗经》专题学习学生评论性习作汇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4e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