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说说《诗经》中男女的定情信物  陈佳莹

(2018-06-06 10:58:17)
标签:

《诗经》专题

学生习作

《诗经》中

男女的定情信物

陈佳莹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说说《诗经》中男女的定情信物 <wbr> <wbr>陈佳莹

说说《诗经》中男女的定情信物

高一(13)班   陈佳莹   星级:★★★★★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论东方西方,不分古代现代,人们都会通过互赠信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在中国古代,定亲虽然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确定彼此感情的做法;即使迫于礼教或社会的压力,交换定情信物男女双方也会在私下里进行。

    一位古代少女身上最多可以携带多少件定情信物?生活于汉末至三国初期的诗人繁钦在《定情诗》一诗中为我们娓娓道来: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可见诗歌中女子的定情物之多,不仅表现她爱得热烈,也表现她怨得深沉。而在《诗经》中,年轻男子、女孩也都会用这些定情信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观《诗经》爱情诗中男女的定情信物有香草、鲜花、瓜果等植物,也有美玉这样贵重的物品。下面,我就从几首诗中说说《诗经》中男女的定情物。

    一、香草、鲜花:男女青年春游、郊游时互表情意的信物

    我们先看《郑风》中的《溱洧》。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今译: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据资料显示:“蕑,香草名,亦名兰。”“,陆文郁的《诗草木今释》云:兰之香在茎叶,可束而佩之。今之春兰香在花而不能佩。《溱洧》中的指的是大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行,秋季开白花,全草有香气。《陈风·泽陂》中有:彼泽之陂,有蒲与兰。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今译:在那池塘清水涯,长着蒲草和兰草。有个漂亮的人儿,身材雄伟美鬓发。夜来睡觉总不宁,心中苦闷尽想)诗中以蒲喻男,以兰喻女,以蒲兰相偎以喻男女应相依。而女子爱情尚未如愿,只能夜夜忧伤思念心中的美男子。这里既指女子又涉及男女情感。而《溱洧》中的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歌的开头展现了在仲春之月的美妙季节里,田野郊外,溱水洧水春水高涨,年轻的小伙和姑娘手持散发着清香的兰草,姑娘邀请小伙去游玩,小伙说已游过,姑娘撒娇说再去玩玩吧。洧水之外,地大人多很快乐。挤满了男男女女,又是说来又是笑,他们深情的互相赠送芍药花。诗歌写了青年男女春游时的欢乐,以手持兰草开始,以赠送芍药结束,花草在年轻男女的恋情中作用不小。所表现的是那个时代男女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向世人展现出了爱情的纯真无暇,以及那个时代唯美的爱情价值观。

    兰草的香味,是所有花草中最香的,佩带它,人们就会像爱兰草一样爱你,兰草如同爱情的香水,令人愉悦。而“芍药”据《经典释文》中说:“芍药,香草也。”程俊英认为:“芍药,这里指的是草芍药,亦名江蓠,古代情人在‘将离’时互赠此草,表示彼此即将离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说:“韩说:勺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又,古代勺与约同声,情人借此表恩情、结良约的意思。《毛诗传笺通释》说:“男女以芍药相赠,是以此结为秦晋之好。”因为芍药既含有男女离情,又有男女结恩情之意。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对于爱情的冲动,尤其是青年男女,他们对于爱情的向往更是热烈,时代的观念并不像如今这样开放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这并不能阻止男女之间的爱情交流。秉着兰草,互赠芍药,这样的爱情信物朴实无华,给了我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我们再来看写郊游时的《静女》。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今译:

    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贻我彤管”中的“彤管”是指茅草。余冠英的《诗经选译》译文为:“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这是因为第三章“自牧归荑”之“荑”为管状茅草无疑。“静女”,其实就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本首诗描写的也是普通青年男女的爱情片段,即女子在野外放牧时发现了一根漂亮的茅草,于是想到了男子,并且将其作为信物赠送给了心上人。

    静女从郊外采来的茅草送给情郎,这茅草确实很美很特别。但我们却不知道这茅草美在何处。静女为什么要送茅草给情郎做信物?现在送给情人的礼物是玫瑰花,玫瑰高贵艳美,表达忠贞纯洁的爱情。这是西俗东传,它与古希腊神话有关。而作为东方古老的爱情信物——到底为什么静女要送茅草给情郎作为爱情信物呢?

    首先我们看看茅草的自然形态。茅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绒绒白毛,洁白柔美。旧时多以此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诗经·卫风·硕人》就有这样的描绘:手如柔荑。由此,我就推测,静女之所以送初生的茅草给情郎做礼物,大概是因为初生的茅草,花开洁白而柔美,有如女子柔嫩洁白的手。把它送给情郎,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洁白柔美的手,也代表了我纯洁美好的心。作为礼物,情郎回家后,可以睹物思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与享受之中。这真是一件美好而绝妙的礼物啊!

    茅草除了其自然形态之美,还有特别的文化意义。周代祭祀天地和祖先时,要献酒。而那时的酒与酒槽是混在一起的,人们便用苞茅来过滤酒槽。为什么要用苞茅来过滤糟酒,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也是因为其花穗洁白美丽,以此来滤糟酒,寓含圣洁之意,用以这种办法过滤后的清酒去敬献神灵,能表达虔诚的敬意。因之,茅草便成为了一种神圣之物。《左转》里记载,齐桓公讨伐楚国,其首要的理由就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按照周代的规定,楚国要向周王室进贡苞茅用于滤酒。由于楚国停止了这种进贡,齐桓公便代行天子征伐楚国。楚王也承认: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可见,茅草在周代具有多么神圣的价值,为进贡苞茅的事,竟然还引发了战争。其价值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此举称为茅土之封。可见,那时的茅草具有非同一般的神圣的价值意义。由此观之,静女送茅草给情郎,当有表达爱情洁美而神圣的意味在其中。

    综上,静女送给情郎茅草做礼物,应是表示爱情的洁美与神圣。它与当今赠送玫瑰表达爱情想比,价值要高出好几倍!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静女送茅草给情郎做礼物的爱情文化密码吧。

    二、瓜果、美玉:男女回报真情的信物

    这不能不谈到《诗经》中的名篇《木瓜》。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今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蔷薇科木瓜属植物。中国本土植物。《诗经》中的名篇《木瓜》,写的就是这种本土的植物:“投我以木瓜,报以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之后又重复地写到投以“木桃”“木李”。据李时珍说,这三种果实都是木瓜,只是品种不同而已。从李时珍对其形态的描述看,“木瓜”应是现在的毛叶木瓜,“木桃”应是现在的皱皮木瓜,“木李”应是现在的光皮木瓜。而现在植物学中的木瓜,指的是光皮木瓜,即《诗经》中的木李。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讲到木瓜时也介绍了木瓜、木桃、木李,所指似与上面所说相同。但该书在介绍海棠时,又说海棠有四种,其中的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指的应该就是皱皮木瓜和毛叶木瓜,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名称混乱,以至现在都不容易说清楚。另外,中药“木瓜”指的是贴梗海棠(皱皮木瓜)的干燥果实。还有,水果店里的那种好吃的“木瓜”也不是《诗经》中木瓜,那是“番木瓜”。朱熹在《诗集传》说《木瓜》一诗“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之后,人们把它当作爱情诗看待,“木瓜”也便成了定情信物的爱情果。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美玉在中国古代是珍品的象征,有珍重、珍藏的意思。送给异性,则表示爱慕对方,古代有“金玉良缘”的说法,如果是送给即将分别的异性,则表示一个承诺,承诺自己永远爱对方,会一直守候对方的归来,比如“守身如玉”。诗中,男子用美玉报答女子的赠果之情,不仅仅是为了还礼,更是表达对女子的爱慕。礼物的价值不重要,更看重的是所表达的情意。《毛诗》说这首诗歌是歌颂齐桓公的,即“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所以卫国写这首诗以示感戴之情。对于这种说法很多人不认同。卫国遭到狄人攻击,国家并没有灭,“而桓公亦不过为之城楚丘及赠以车马、器服而已”。闻一多先生也说:“‘永以为好也者’,以为偶也。”偶就是配偶。意思就是:“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回报是诚心诚意,实心实意的,而两人互赠之物也从此定下了彼此的爱情。

    古往今来,定情之物已经成为男女之间搭建爱情的重要桥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定情物的种类愈来愈多,物品也越来越注重利益化,反而有些不能代表最初想要表达真实情意的初心。而现在已回不到《诗经》中纯洁的美好时代,为何我们不能重温回顾那《诗经》中古人带给我们美好的智慧结晶,倾听古人所诉说的美好爱情呢? 


参考文献:

1.《诗经定情信物初探》百度文库

2.《诗经·静女》:美丽而圣洁的青春与爱情的赞歌——《诗经·静女》赏析

3.《盘点中国古代趣味定情物》

4.《木瓜:诗经中的爱情果 

5.《诗经欣赏——国风——卫风 木瓜》   


习作推荐:说说《诗经》中男女的定情信物 <wbr> <wbr>陈佳莹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诗经》专题学习学生评论性习作汇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4e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