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生命的脆弱——《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对比 卢圳涛

(2017-01-19 22:22:57)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专题

学生习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卢圳涛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生命的脆弱——《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对比 <wbr>卢圳涛

生命的脆弱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对比

高二(13)班  卢圳涛  星级:★★★★★

 

    初中时,我读过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直认为它属于四大悲剧,但是真正知道四大悲剧里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后,不明白为何如此伟大的、影响深远的爱情悲剧没有被列入四大悲剧行列。如今,就对比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或许能看清楚个中的原因。

    一、悲剧的内容不同

    这得从悲剧的源头讲起。

    真正的悲剧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它以具有宿命论色彩的悲惨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

    我们小学时课本学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悲剧的典型代表。悲剧英雄普罗米修斯是很伟大的英雄形象,他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把火送给了人类,教会人类劳动,赋予人类智慧,使得人类脱离了动物。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天神,遭到了极其残酷的报复,被缚在遥远荒凉的高加索山上。但是,他反抗暴力和伸张正义的意志却是那样的坚定。当宙斯派遣神使前来威逼利诱的时候,他毫不迟疑的答复,绝不愿意以奴隶的生活去更换他的苦难。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基本上都延续古希腊悲剧的定义。《哈姆雷特》可以说是四大悲剧的典型代表。四大悲剧传统的核心在于塑造一个原本品德高尚、地位崇高可以说有了一切的成熟男人,因为自己的某一点瑕疵或是一时的判断失误而渐渐失去爱情、亲人,个人内在最重要的理智,最终断送地位和性命,一切都被毁灭。就如古希腊悲剧,它的崇高感并不在于这些有价值东西的流失,而在于他们直面自己的缺陷或缺陷性念头造成的过失并与之抗争。

    哈姆雷特作为悲剧英雄,怀着为父亲报仇的意愿,但是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害死了所有人。这说明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就像一棵檞树栽种在一个宝贵的花盆里,而这花盆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树根伸长,花盆就破碎了。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

    而《罗密欧和朱丽叶》就没有一个这样明确的悲剧英雄,它重复了一个亘古不变的、本身无魅力却涵盖着一切可能性潜质的悲剧爱情故事:相爱的男女不能在一起,最终殉情而死。相比于哈姆雷特这种成熟的悲剧英雄,罗密欧与朱丽叶,包括朱丽叶的表哥就更像一个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已然长大,渴切地模仿大人来恋爱,叫嚣着勇敢和复仇的热切,这分明就是一场阵营之间的残忍的青春期的游戏。

    想一想,造成悲剧的那个送信的人如果早一点将信送到罗密欧手中,这样,就是一个结局非常圆满的喜剧了。可见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比较强的偶然性,不像四大悲剧的内核简洁明了,有着更强的必然性。

    二、悲剧的人物不同

    《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命名方式,就是以单独的人名命名: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悲剧主人公的名字以一种毋庸置疑的、且本身带有某种命运的力量感的方式出现在剧名当中。这都是一个个充满矛盾的形象。回到剧中的哈姆雷特,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的境地。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这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而罗密欧这个人明显比哈姆雷特更简单,他是一个勇敢而不成熟的理想主义青年,直率的本性和残酷的现实逼使他走向极端的道路。不过,有点让人觉得不好的是他让人感觉感情不专一,他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之前也对一个叫罗瑟琳的女人展开追求,对她如痴如醉,说过会爱她很久。可自从看到朱丽叶整个人就变了,完全把罗瑟琳抛到脑后。说实话,炽热的爱情总会归回生活的平淡,罗密欧这样的行为毕竟让人很怀疑罗密欧对感情的态度。

    三、悲剧的主题不同

    如果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分阶段的话,《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第一阶段,主题为善一定会战胜恶。这个阶段的戏剧充满着青春的气息,爱情的赞歌,青年人特有的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时即使是悲剧,其喜剧色彩也较为浓厚,偶然因素众多。而《哈姆雷特》则属于第二阶段,主题为恶总是毁灭善。这时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赞美转为对黑暗社会的揭露,表现了一个个人与社会冲突,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时代悲剧。这个作品强调人物性格在悲剧形成中的作用,突破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局限,突出人物个性和心理活动,为近代悲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结局就可以看出,就算罗密欧与朱丽叶死去,两家最后消除了积怨,也没有像《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那样,陷入彻底的幽怨与萧条的深渊之中。这体现出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进步。

    总结

    本文从悲剧的内容、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的悲剧性进行对比,说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前期喜剧森林中的一株悲剧幼苗,而后面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才是日后莎士比亚悲剧森林中的四棵参天大树。这就能说明莎士比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于人文主义思考越来越深入,去更加精心地创作,才能在戏剧史树立起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光照后世。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戏剧专题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新浪博客

2.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百度百科

3.http://www.docin.com/p-186224803.html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习作推荐:生命的脆弱——《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对比 <wbr>卢圳涛

 把论文写作当作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出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8k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