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夜色中的人生——读海子《夜色》联想 王伟雄

(2015-12-31 09:01:07)
标签:

学生习作

中国当代诗歌

海子《夜色》联想

王伟雄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夜色中的人生——读海子《夜色》联想 <wbr>王伟雄

夜色中的人生

——读海子《夜色》联想

高一(4)班  王伟雄  级:★★★★★

 

                                       《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海子 创作于1988

 

    这是海子的一首短短的小诗,不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般为人们所熟知,它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这就是一个海子的对自己人生的一个缩影,它简单直白的阐述了海子短暂的一生和这个天才诗人看世界的角度。下面,我试做一些探究或联想。

    一、夜的含义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沉溺在自己构建的童话世界中的顾城也用自己的两句简短的诗句,写出了自己内心世界中黑夜永远小于充满阳光的白昼。而海子,黑夜的孩子、黑夜的海子在自己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中写到:“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热爱冬天,倾心死亡。”,再联想《夜色》一诗,不难想象到海子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在黑夜中度过的,而这样一个生存在黑夜、黑暗中的诗人,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自己所认为在受难的生命,与内心中的黑夜带给自己的昏暗脱离不开关系。

    1.现实中的黑夜

    现实中的黑夜,并不完全的等同于“黑暗”,“黑暗”是指绝望、除了黑色,一无所有,而“黑夜”,大自然中的夜色,是存在有一些可能性的:黑暗中的漫天繁星,也包括海子在《亚洲铜》中写到的“黑暗中跳舞的的心脏”——月亮……所以,海子自己是黑夜,他自己也有一颗心脏,也在黑夜中起舞,但不是月亮,而是黑夜中的太阳,他也包含了可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光辉的可能,他,也做到了。[1]

    2.海子内心的黑夜

    海子,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黑夜的孩子。在他的内心的小世界中,在他的心中,也是一片黑夜,从海子的诗中,黑夜的意象是处处可见,在《黑夜的献诗》中,“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丰收后的大地是荒凉的,海子的内心在作诗之后,也经历了一番丰收,是的,他的内心也承载着丰收之后的荒凉,黑夜也从他的内心中上升,覆满了的他的天空。[5]

    二、各个意象中的逻辑关系(个人观点)

    “流浪、爱情、生存”属于受难,“诗歌、王位、太阳”属于幸福。

    1.一直在做的

    在大致了解了海子的一生之后,我们知道,流浪是他在一生中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流浪是指海子自己的流浪,他离开了安徽的故乡,两次进入了西藏,也去过北方的大草原,也揣着自己几万行的诗篇到四川去寻找所谓的知音,这一切的作为,都为了他心中认为远方的辽阔和远大,这不是家中能比的,但到了最后,他无奈的放弃了这一念想,认为“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他心中唯一的念想也破灭了,所以他只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从今天,因为今天,带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失望。

    而诗歌,同样与流浪一样,是他一生都在做的事情,诗歌带给了他快乐,是他最大的幸福,是他的一种精神的生存方式,不管是他的长诗还是他的短诗,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所以,在幸福中,诗歌排在第一位。

    2.尚未得到的(一直想要的)

    爱情对于海子来说算什么呢?如果流浪是他一生中的目标,是一种受难的美,爱情,对他是一种救赎吗?我们都知道,抒情诗是目前公认为海子最出名的诗歌,而在文学中,抒情必然少不了爱情,就像现在的流行音乐,也是情歌居多,说明爱情的地位,在人的心目中越来越为重要,也是人越来越想表达的情感之一。而爱情,也是海子想要,却没能得到的东西。

    王位,海子有着属于自己内心的骄傲,他用自己的努力与疯狂创作,只为博得别人的认可与赞美,但明明可以在抒情诗歌这个王国里称王的他,选择了自我放逐,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以及天赋,他开始写长诗,但心急的他可能过于高估自己,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属于自己,刻上海子名号的史诗级别的长诗,这个王位,他,也没能得到。

    3.尚未完成的

    生存,这个词语对于海子来说,是十分沉重的,在生存的背后,隐伏着一个词:死亡。海子在1989年,25岁,卧轨于山海关,原因至今还是个谜团,但我们非常清晰的知道,他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他也没有完成属于他自己的生存,只能在对这个世界失望之后,选择了过早的死亡、解脱。

太阳是海子的一部长诗,这部长诗对他来说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海子在生前曾经说过,他成就最高的诗歌是他的长诗,而并不是他的抒情诗。在他开始写《太阳》这部长诗的时候,他也开始准备第二次入藏的计划,但是因为他的心急,这部诗,在他离开人世之前,也仍只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是否在诗人海子在创作这首诗时,在无意或有意之间赋予了三次受难与三种幸福一种特殊的、相对的逻辑关系,我不清楚。但至少我在自己的阅读中,拥有了对这首诗一种特殊的理解方式,这也是收获所在。

    三、三次受难对海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流浪

    受难的第一位就是流浪,换句话说,就是海子在流浪中可能遭受了最多,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也可以知道,海子在这个流浪的过程中,收获肯定也是最大的。海子的大量诗歌都是在流浪的过程中留下的,流浪是海子生活与诗歌的一个关键词。

    一方面,流浪是指海子在身体上的漂泊,他从安徽的故乡村庄出发,两次进入青藏高原、四川等地,这样一个游历的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流浪,是源于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就在对大自然的热爱中的流浪。在他的游历的过程中,他的所见所闻化为了他的一系列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定格并且被他赋予了生命力:村庄、草原、麦地和青藏高原等,甚至于连海子的这个笔名都是来自于高原上的湖泊水潭。[3]

    另一方面,是指海子心灵的劳顿、灵魂的漂泊。海子的家园终其一生都在流浪的路上,他的家园生活在他的幻想之中,在他流浪之前,他认为远方就是他的家园,但是“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在海子的诗中,麦地与村庄成为他的最后的温暖。

    可以说,海子的身心都在进行这一种特殊的,一种独属于他的流浪,流浪是他的代名词,他诗的代名词,海子就是这样一个浪子、流浪者的形象。

    爱情

    爱情对于海子这样一个苦难者来说,是什么?在“凤凰网”对西川的一篇访谈中,西川谈到了海子的爱情。海子的爱情对他来说是他一种才华的催化剂,怎么知道呢?西川说,海子遇到他初恋之后,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两万字的情书,现在的我无论是怎样都写不出来,而且连想都不敢想的。[6]而在海子自杀前一个星期的星期五,他见到了那个早已有家室的、他深深爱过的女人,她对海子十分冷漠。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淡,最让他受伤的不是他的敌人,是他最爱的女人,他最亲、最爱的人。海子是这样一个在爱情中受难的苦难者,同时,他也是爱情中的一个孩子,保持着对它的纯洁而天真的幻想。他开始着手《太阳》创作,第二次进藏时,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圣洁的女神。他甚至在畅聊离开后,在大半夜敲响了独自在家的女神的大门并主动投出要留宿,只为亲切的感受梦中那女神的温度,就像为爱而失去理智的疯子。[4]爱情诗,并不是一首首声嘶力竭的“情歌”,而是细水长流、轻柔的述说着那在爱情中收获的甘甜,他就是这样在爱情中受难,在爱情中明白与收获。

    生存

    能生存下来无疑对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一种幸福,但对海子来说却是一种受难,而死亡才是他一生中的幸福。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思考中,他始终没能得到属于他自己的答案,他开始想象死亡,想明白死亡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历程与感受,所以他“倾心死亡”,最终,也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死亡。

    四、三种幸福对他来说代表着什么

    诗歌

    诗歌贯穿了海子的一生。联系着海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因诗而活,为诗而死;他活着是一首诗,他死后是一首绝唱。他自己说过:“我是诗,我是肉,抒情就是血。”他对诗歌的态度让他超脱了这个世界世俗的范畴,诗歌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诗歌与他的呼吸息息相通,连他最后的死亡,也是一首殉葬诗。[3]

    王位

    王位是一个敏感的词语,它代表着一种领袖,一种绝对的顶峰。正所谓越到顶峰风越大,海子想要在这个诗歌的王国中称王,在老一辈的诗人看来,就是一个年轻的、正直热血的青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他们认为他的阅历完全不够,却没发现他的天赋与文采在这个抒情诗歌的王国中称王是足够的。传统的中国思想只认可一个人的经验和阅历,只有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才是真材实料,所谓的天赋与才华是不被认可的,天才总是因为过度的骄傲而过早的“夭折”。在诗歌《秋》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这个“王”何尝不是代表着他自己呢?这表示了他自己的一种自尊的人格对权威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所以有了后句“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他没有收获到他应有的王位,而丧失的属于自己的热情,已经被埋葬。

    太阳

    西川有一段话说:“海子的一生,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3]。就连在他肚子中被切割成两段的橘子,也被称作太阳,他在《太阳》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这《太阳》,是黑夜中的太阳,照亮他的一生的昏暗。

 

参考资料

[1] 郭洪体《认识海子——对海子一首诗的探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489e40100xnpo.html

[2] 魏建军《纪念海子: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489e40100xnpo.html

[3] 《关于海子—夜色中的受难与幸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489e40100xnpb.html

[4] 《海子与西藏》

http://18grey.blog.sohu.com/71759059.html

[5] 真理的献祭—读海子《黑夜的献诗》  崔卫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wh30.html

[6] 死亡后记(含两篇记者问答)   西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tl.html

 

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