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改变,从教师开始——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姚峰

(2015-11-28 12:44:05)
标签:

高中语文

专题教学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姚锋

分类: 语文教学-专业发展

推荐阅读:改变,从教师开始——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wbr>姚峰

改变,从教师开始

——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姚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经过广大教师多年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教师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之一。要进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质: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有较强的语文资源整合能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地位;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教师素质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专题教学”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专题教学”是相对于“单篇教学”“单元教学”而言的一个教学专属概念。它是把无限的语文教学资源(课内、课外),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整合为若干专题,然后以“研究或讨论”为手段方法,以“网络”为主要学习平台,以“课段”为主要学习单位,以“培育思维”“生成思想”为核心目标进行教学的、一种新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类型。

    虽然说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类型,但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北京的杜云峰老师就打破册次的界限,将高中六本教科书进行集中整合,按记人、记事、议论、古诗文等不同类型进行大单元式的专题教学。1998年,上海七宝中学开设“开放性主题活动”课堂,学生根据某一主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自由组合、自行研究。从2001年开始,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开展了以“铸就精神”为核心的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共分三组二十八个专题。2002年,翔宇教育集团袁卫星老师开展了以“感悟亲情”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以“专题式语文学习”为校本课程,设计了“专题式语文学习”的操作程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为主导的广大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可以说,语文专题教学就像一股春风,吹开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迷雾,它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首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以“专题”为形式,把高中语文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改变以前以单篇或者单元进行教学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其次,语文阅读专题从人类文化传承和文学艺术鉴赏的角度出发,展示了人类在前进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滋养了高中生的心灵,也极易让学生从中滋生出丰盈饱满的人文主义悲悯情怀,从而形成高中生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次,语文专题教学以“专题”探究为内容,脱离了繁琐冗长的篇章教学,把学生从无休止的作业和测试中解放出来,学生在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的状态下更有效地学习语文,使其情感不会淹没在支离破碎的文本分析中。最后,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让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也让学生更加热爱读书,对自己的学习更加充满兴趣,对未来人生更加充满自信。

    然而,在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阻碍,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学校缺少便捷的网络阅读学习环境,家长和学校不能够理解语文教育的长效性与滞后性,急功近利,计较眼前一两次考试分数的得失等。在这些因素中,笔者认为,制约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发展的关键是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专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目前,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在理论层面,全国还没有权威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或者教育部门对“专题教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操作层面,全国也没有专门为专题教学而编排的教材,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通用的教学模式,不少一线教师都是本着对教育的热爱在进行艰难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或阻碍,教师一定要不怕辛苦、不怕失败,耐得住前行路上的孤独与寂寞,坚持去做,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先行者、广东深圳市的特级教师吴泓说过:“做任何事情都有难度,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去做,能否坚持去做。”在专题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不适应、不习惯;再加上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是慢功夫,是一种浸润式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太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让学生取得很好的学业成绩,所以家长、学校、社会也不一定理解和支持。这时,教师就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二、要具有较强的语文资源整合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整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提出来的一个理念,教材的整合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然而,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模块更多的还是注重单元教学,选修模块虽然大致是按照体例对文章进行整合和编排,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题”。

    要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就要从单篇、单元教学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对高中语文教材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着眼于教材的拓展、延伸,再进行“重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文资源整合能力。而教材资源的整合重构,并不是把课本所有文章简单打乱顺序或随意组合,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结合课程资源的实际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就是一种再创造,它能真正体现教师教学的独创性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真正做到让语文教材灵活起来,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三、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地位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要求教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

    首先,要树立“大语文”意识。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专题教学背景下,“语文”已不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意识。语文学科不仅包含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还综合了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方面的知识。因而,语文教师不仅要吃透语文教材本身,而且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拓宽文化视野,从而得以“融百家于一身”,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尽情发挥,才能应对那些充满渴望和疑问的学生,并且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转变角色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专题教学强调的是“学习共同体”,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指导也只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因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师生之间都要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彼此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从原来居高临下、灌输知识的“指挥者”变成“教练”与“导演”,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要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

    现在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工作繁琐、压力大,阅读内驱力不足,除了可怜的几本教学参考书,几乎没有阅读过其他任何书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局限于从各种参考书上摘抄各种资料,然后照搬给学生。由于学生接受信息的角度单一而且有限,因此往往很难形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样的资料只不过是凸显了教师的劳动价值,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学习价值的。这样的教师、资料、课堂,对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太大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处于“高耗低效”怪圈的原因。

    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从表面来看,专题教学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创作的时间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少了,但实际上,越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对教师的阅读要求就越高。以“李白”专题为例,课前教师必须了解李白的生平,熟悉李白相关的作品,通晓古今对李白的评价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作为专题教学的设计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是不可能指导学生完成专题研究的。

    此外,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冲破语文学科知识的限制,衍射其他学科和领域。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除了通晓语文学科知识,了解语文学科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阅读广度,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专家,又是百科知识的杂家,这样的教师才能在语文专题教学中游刃有余。

    实施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将是一条漫长而曲折崎岖的道路,但只要我们以一种诚挚之心,坚持不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专题教学就将给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带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和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陈劲松.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教学探索研究[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宇新.专题教学:改变从教师开始[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唐建新.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价值及贡献——从吴泓老师在普通高中的十年教学探索实例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1011.

    [4]吴泓.“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高中语文实施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两个问题[J].广西教育,201412.

                                       出处:《教育观察》20158月第21

 

    作者简介:姚锋(1971-),男,广西玉林人,本科,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工作室新书推荐:

 

推荐阅读:改变,从教师开始——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wbr>姚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