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专题百问:教学实施中的行与思》目录(定稿) 吴泓

标签:
专题百问教学实施中的行与思目录吴泓 |
分类: 博主:见贤思齐-知行合一 |
目录
序: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一辑
1.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2.真实的语文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3.“常态”语文学习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
4.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是什么?
5.我的语文教育观是怎么来的?
6.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7.感悟、思辨、研究,这三种思维和语言的特点及差异是什么?
8.为什么高中阶段语文要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9.什么是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10.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11.为什么高中阶段学生要读“整本的书”?
12.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整本的书”是指哪几类学习材料?
13.“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互排斥吗?
14.初中阶段的学生适合做这样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吗?
15.为什么说专题学习不怕考试?
第二辑
16.专题设置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7.刚开始做专题学习,教师怎样“挖一个洞”?
18.教师怎样“拉一条线”?
19.专题学习材料应具有怎样的特征?
20.为什么专题学习要表明正确的价值取向?
21.专题学习中人格培育目标是什么?
22.怎样确定一个专题学习的具体目标?
23.如何依据“学情”设计、组建、确定专题?
24.怎样依据“学情”调整专题内容的学习顺序?
25.专题学习之前,教师怎样去做资料收集的准备工作?
26.第一个专题教师必做哪两件关键的事情?
27.为什么专题学习最好从《诗经》开始做起?
28.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诗经》?
29.《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什么不是专题学习的内容?
30.如果要读《三国演义》及《水浒传》,我会如何进行指导?
31.专题学习一时带不来学生的改变,教师怎么办?
第三辑
32.专题学习初期,学生不喜欢读书,给时间也不读怎么办?
33.在“上网研读”环节,怎样培养学生阅读“长文”?
34.“上网研读”环节后,应如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35.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或“中文数据库”查找资料?
36.在专题学习过程中,怎样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37.专题学习进行中,教师如何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机?
38.怎样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39.学生不提问怎么办?
40.评判学生提问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41.为什么设计《学会提问》《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的学习?
42.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不问学生,什么时候提问更恰当?
43.专题学习,我的学生都做些什么作业?
44.为什么我的学生不做“那些语文作业”?
第四辑
45.专题学习,教师怎样安排课时?
46.专题学习过程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47.“导读”环节要做好哪些事情?
48.在“泛读概述”环节,怎样指导学生提取重要的背景信息?
49.怎样在网上选购“精读”的“原作”?
50.怎样指导学生精读“原作”?
51.怎样指导学生研读专家学者解读“原作”的文章?
52.怎样让专家学者帮你教会学生解读“原作”?
53.有专家学者解读,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解读文本吗?
54.在“精读原作”环节,为什么要适时开设“原作”探究课?
55.怎样开设“原作”探究课?
56.在“再读、深解”的第二“课段”,教师怎样“添柴加火”?
57.辅助性阅读材料或观点有冲突的文章得到之后该怎么用?
58.观点有冲突的文章什么时候提供给学生比较合适?
第五辑
59.专题学习的第三“课段”,教师怎样开设“定向、选题”课?
60.教师怎样开设写作指导课?
61.怎样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写作水平及能力的写作题目?
62.怎样帮助学生选题、选材,克服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63.怎样帮助学生集中突破一点,找到小而好的“口子”?
64.怎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兴奋点?
65.怎样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66.怎样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的泥沼或者误区?
67.怎样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思考、思想和思维路径?
68.学生习作只达到“感悟性”思维水平怎么办?
69.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习作借鉴过多的现象?
70.怎样帮助学生修改或重写?
71.专题习作批改,我为什么会采取“面谈”的形式?
72.怎样上习作点评课?
73.怎样写专题学习的反思?
74.怎样办好第四“课段”“深度体验”的活动?
75.“深度体验”活动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力?
76.如何打通专题写作和高考写作的通道?
77.高三年级怎样把专题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复习备考中来?
第六辑
78.古典诗歌专题学习怎么做?
79.现代诗歌专题学习怎么做?
80.小说专题学习怎么做?
81.外国文学作品专题学习怎么做?
82.戏剧类作品专题学习怎么做?
83.电影专题学习怎么做?
84.史、哲、政、经类作品的专题学习怎么做?
85.文言文类作品专题学习怎么做?
86.如何处理好文言文专题研究与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关系?
87.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新批评”细读法解读“原作”?
88.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学”分析法解读“原作”?
89.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符号学”分析法解读“原作”?
90.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原作”?
91.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原作”?
第七辑
92.怎样开发和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93.怎样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呈现专题学习课程?
94.用网络平台进行专题学习,学生怎样自我管理?
95.没有网络条件,怎样进行专题学习?
96.如何突破专题学习的“高原现象”?
97.怎样检测专题学习平时的能力水平?
98.专题学习在普通班或者后进班怎么进行?
99.怎样处理好教科书学习与专题学习的关系?
100.怎样把教师阅读与专题教学结合起来?
101.专题学习给教师带来哪些改变?
102.专题学习给学生带来哪些改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