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百问:回答《边城》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三个提问 吴泓

(2012-09-26 08:03:48)
标签:

专题百问

沈从文《边城》

专题学习

吴泓

分类: 博主:见贤思齐-知行合一

    吴老师:我是河北某某中学的韩老师,上半年我和同事到新安中学去拜访过您,从您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九月份开学,我任教的高二语文从《边城》模块开始,进行了两个星期,没有用网络教室,自己给学生打印的阅读资料。自己感觉挺郁闷的,总感觉自己还没有把握一些深层的东西,诚恐诚惶的,现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

    1.到讨论阶段,学生说不出东西,该怎么办?2.学生看不下去,怎么办?3.做《边城》时,关于作者的介绍,多侧重于他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这对学生读《边城》意义大吗?

    希望吴老师能在百忙之中,能帮我一下,占用您宝贵时间了,谢谢。

 

    这是一封来自邮箱的信件(有改动),因为这段时间忙,迟复为歉。

    先说第一个问题。到了讨论阶段,学生说不出东西,该怎么办?

    第一,我想,是不是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初做专题学习,我们很多老师都比较着急或焦虑,觉得给了那么多时间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与传统的做法——老师把控课堂相比,学生到底能有多大收获,老师心里没底、心中没数。于是,在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分的情况就匆忙地让学生讨论,自然学生就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第二,会不会阅读材料的选取存在不足,如富于思维挑战性的文本没有选进来或量不够?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文本的思维、思想对学习者而言要富于挑战性。挑战性哪里来?不在于文本的观点趋同而在于文本观点的各异。对同一部作品,其思想、人物、事件、价值取向等等,呈现出不同观点的文本,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能引发内心冲突,讨论阶段,学生自然就无话可说。

    再说第二个问题。学生看不下去,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在25号“专题百问:小孩不爱看诗经,不爱读整本书,怎么去引导呢?”一文中有回答,供参考。

    第三个问题我做《边城》专题时也遇到的,不必介意,就让学生去思考或研究作者“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好了。专题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生成思想。思考人生、命运、生命的意义等,没什么不好,作家沈从文的一生就是一部“大书”,或者说,是一部比《边城》还要大的书。你有时间看看我学生的习作,就有专门写作者人生经历的,如“沈从文晚年真的没有从事文学创作吗

    以上回答可能不能让您满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得自己去亲历、体验、反思,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或纠偏。

    祝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