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评《金陵十三钗》透过彩色玻璃的光
高一(16)班 钟琦蕙
星级:★★★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的美学,教堂的彩色玻璃在电影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
影片中,当女学生们进入文彻斯特教堂后,十三岁的书娟总趴在那块玻璃前看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彩色的。然而,透过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书娟没有看到彩色的世界,而是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南京城……
然而,当书娟透过孔眼,偷窥到环肥燕瘦的金陵十三钗(开头是十四个)婀娜而来,顿时在少女心头划亮一根火柴,倾颓的南京城顿时有了光彩。
在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下,书娟险些给日本兵强暴;在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下,书娟的同学为了躲避日本兵的凌辱,坠楼身亡;在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下,约翰神父祈祷的身影永远留在了书娟的心中;在那块色彩绚丽的玻璃下,秦淮河女人打碎了玻璃,拾起碎片慷慨赴死……
巨大的教堂彩色玻璃射进了绚丽的阳光,像天堂,或者说这彩色的阳光是从天上而来,代表上帝的慈爱,恩泽着每一位信徒,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她们内心的寒冷世界。而这是不是与最后女学生成功脱险有着重要的联系呢?换句话说,教堂的彩色玻璃在经历过战争的炮弹撞击下,仍然能在教堂最神圣的地方,伫立不碎,这能不能代表着那些女学生在经历过人生最悲惨的时刻,却依然能坚持到最后,彩色玻璃的光与人的命运之间是否也有着某些隐喻呢?
彩色玻璃的光寓意美好与想象!
当阳光穿过绚丽的玻璃时,教堂的每个角落都印着不同度光彩,像七色的彩虹,呵护着每一位教徒心中的憧憬与虔诚。
柔和的光线,动听的歌声,都可以协调搭配这样的环境!安逸、和谐,才是教堂中最重要的主色调。也许,这就是能让十二位女孩最终脱险的最深的隐喻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张艺谋导演的视觉效果尤其是色彩技巧,使得张氏的战争片与众不同。在一个残酷的历史场景中,天主教堂美丽的玻璃彩绘成为一扇看外面世界的窗口,也成为一道屏障——一道温暖阳光与残暴野蛮相隔的屏障。窗外,逃亡的身影、穿梭的流弹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这扇美丽的玻璃窗,屏蔽了战时的硝烟、遮住了秦淮河的尸臭紫金山的哀鸣……窗内,一把“血琵琶”的身影触目惊心,却因一首“秦淮景”的歌声温暖人心,十四位秦淮河女人的美艳、柔情、情义、凄美、苍凉都在彩绘投射下的七彩光影里上演。
甚少出现在中国电影里的玻璃彩绘带着异域之美使秦淮河女人更加妖娆,而她们的妖娆与香艳和战争的残酷呈现出强烈反差。最终,这些“无情”的“婊子”换回了十二位女学生的生命,让历史对她们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吴泓工作室”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材料。
注: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