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中鸭子的意象
高一(16)班 陈芷珊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中多次出现了鸭子这种动物,而极其普通的鸭子为何能多次出现在文中呢?
书中提到端午节的习俗时,第一次提到了鸭子:“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上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而翠翠与傩送的初识就是在端午节,在那个端午节,鸭子第二次出现。那是翠翠满心担忧地等待着爷爷来接她,当她看到鸭子慢慢向她游来时,心想着要捉住这鸭子。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那人已经把鸭子捉到手了,另外一个人说捉到鸭子的那人:“你这是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本领。”那捉到鸭子的人便是傩送,捉鸭子与捉女人有什么关联呢?经过多年后,翠翠都认为那个端午节所经过的事是最甜而美的。过后的端午节大老送了一只鸭子给翠翠,翠翠却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再一个端午,爷爷一大早进城采办过节的食物,慷慨仁义的爷爷到处请人喝酒的时候,被顺顺扣下酒葫芦。顺理成章的,二老送酒葫芦,带了一个伙计过来替爷爷守渡船,请翠翠和爷爷进城在他家吊脚楼上看赛龙舟。这次,二老做领头的,头包红布,手拿两面小旗,岳云再世般指挥着船的进退。翠翠因去找她家的黄狗,在人群后,却听到了“二老喜欢一个撑渡船的……”的议论。翠翠脸发烧,心怦怦跳着找到黄狗和爷爷的时候,爷爷却和翠翠开玩笑说:“二老捉得鸭子,一定又会送给我们的。”文中再一次提到了鸭子,而且为什么爷爷会说二老一定会送鸭子给翠翠呢?每一次出现鸭子,都会出现翠翠和二老大老。那么,鸭子对于翠翠和二老大老的感情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先来看看《诗经》中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中雎鸠这一种水鸟是作为爱情的象征,民歌中的动物是民间情爱意象的一类,《诗经》中常用水鸟来象征爱情。
再来看看扬州高邮人的提亲:
扬州人家,尤其是扬州高邮一带的水乡农村,在第一次上门提亲时,都要带一只鸭子(也可用鹅替代)作贽见之礼,是当地特有的乡风,当地百姓称之为“鸭礼”。为什么要用鸭子作礼物呢?原来,这还是古代风俗的一种遗存。在周代,纳采礼物中必有一只大雁,又叫“委禽”。古人用雁作为贽见之礼,是因为大雁南来北往,守时守节,以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劝诫人们不违婚时。另外大雁在空中飞行,排列有序,也借喻女子婚后在男方家族中要尊长幼,服尊卑。当然,大雁是候鸟,扬州一带比较难得,扬州人便想出用与大雁同科属的鸭子来代替。这说明扬州高邮一带民风淳朴,古礼犹存。
《诗经》中用水鸟来象征爱情,高邮人用鸭子来提亲。以上都说明了水鸟大多作为爱情的象征。理所当然的,《边城》中的鸭子也同样具有这种意象。追赶鸭子的游戏,包蕴了男女追逐欢会的模式和意念。爷爷说二老捉的鸭子一定会送给翠翠,是因为爷爷知道二老喜欢翠翠,才敢如此笃定地说。二老、大老送给翠翠的不仅仅是鸭子,而是他们的爱情。翠翠和傩送、二老的初相识都有鸭子的出现证明了这三人之间日后的爱恨纠缠。
我仿佛看到翠翠不知所措地站在岸边,傩送带着笑对翠翠说:“喏、这鸭子送你”……
参考资料:
1、边城——沈从文
2、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张永
3、高邮人提亲为什么送鸭子?——http://jieshou.5d6d.com/thread-8539-1-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