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学而篇第一》教学实录  尹红艳

(2009-02-17 07:50:59)
标签:

国学

《论语》

教学

设计

实录

杂谈

分类: 工作记事-教师培训

时间:2008年12月30日

地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黄麻布小学

课时:一课时

师:2500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教师。这位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甚至还影响了全世界。在美国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做《名人年鉴手册》,其中就列出了影响世界的十大思想家,这位教育家就被列在第一位。这位教育家就是孔子。(投影:孔子画像)

师:孔子一生收了3000名弟子,其中有72个特别优秀。孔子用他自己的言行给了他的弟子们深远的影响。他去世后,他的这些弟子们把他们之间的言行整理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板书《论语》)。

师:(指“论”字)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读lún。今天我们就走进《论语》,去学习其中的部分内容。(板书:四则)

师: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论语》四则。

师:(讲述故事)一天,孔子正在读书,他时而高声吟咏,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为书中的内容拍案叫好。读着读着,一种快乐的情绪在他的心中慢慢地荡漾开来。于是,他取出一把竹简,在其中的一片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投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放下笔,他就听到远处传来了一阵阵的马蹄声,于是他又写下了一句这样的话(投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我的朋友们来了吗?不管来的是谁,我都可以把我最近读书的心得跟他讲讲,他也可以把他的收获跟我谈一谈,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孔子静静地等待着,沉浸在一片幸福之中。可是,马蹄声并没有停下来,孔子叹了叹气,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投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想,我长年累月地做学问,可是又有谁理解我呢?即使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我也要宽厚待人,不恼怒,不怨恨,这就是君子啊!

师:(投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则《论语》。先听老师把这则《论语》读一读,老师读的时候请注意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师:(朗诵)谁听出来了?跟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们平常是很自由地读,这个音调是有高有低的。

师:速度呢?(生答:有快有慢。)相比较我们平常学的课文,感觉怎么样?慢一些还是快一些?(生答:慢一些。)

生:我们平常学的课文没有什么语气词,这个有很多语气词。

师:你还发现了这个?真不错。

生:我发现这里有多音字。

师:发现了多音字,好的。

生:我们平常说话用“说”,这里用的是“曰”字。

师:哦,这是文言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不一样。大家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发现了它有很多语气词,发现了它读得很慢,还有老师读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的停顿啊?

生:(齐)是。

师:是啊,虽然是短短的一段话,可是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含义。刚才同学们概括的这些,就是文言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不一样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老师读读这则《论语》,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还要注意停顿。

(师领读,生跟读。)

师:再来一遍,这一遍请大家注意停顿。(领读,生跟读。)

师:非常好!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不能截然断开,要有气相连。现在请大家拿出笔,打开书,在你刚才停顿的地方划上一根斜线(板书:停顿  /)

(学生在书上标记刚才朗读的停顿,教师巡视。)

师:(投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划的停顿。

(学生对照自己划的停顿并进行修改。)

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停顿读一读。子曰:学而时习之,读——

(生齐读。)

师:真好!读了几遍,大家可能大概了解了这则《论语》的意思了,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子”是什么意思?(生答:“子”就是指孔子。)

“曰”呢?(生齐答:说。)

师:(板书:说)这个字呢?这不是shuō吗?怎么读yuè呢?

生:(齐)多音字。

师:那可不是多音字,它其实是这个“悦”的意思(板书:悦)因为古人造的字很少,所以用这个“说”来表示“悦”的意思,因此这个字在这里要读(生齐读:yuè)那它又是什么意思呢?(一生答:听)他说这是“听”的意思。

生:(部分)是“开心、高兴”的意思。

师:就是“喜悦”的意思,是吗?(生答:是。)

师:(板书:愠)回想刚才老师讲的故事,想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不语。)

师:(提示)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也不——

生:(部分)不感到开心。

师: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感到开心。

生:(部分)是不感到抱怨。

师:是的,人们虽然不了解我,可是我不恼怒,不抱怨(板书:恼怒,抱怨)这个字是竖心旁,表示一种心理活动。

师:现在我们大概了解这一则《论语》的意思了吧?一起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里有三个“乎”字,它们就是刚才郭佳耀同学说的语气词(板书:语气),感受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读)不亦说乎?(一生答:快乐)快乐的语气,你感觉到孔子很快乐是吗?(生答:是,另一生答:有点疑问的语气)问谁呢?(生答:问自己)

师:是的,待会儿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来。子曰:学而时习之,读——

(生齐读。)

师:能不能背了?

生:(齐)能!

师:试一试,还不会背的可以看一看屏幕。

(生齐背。)

师:太棒了!(投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大家看看这一则,和刚才我们学习的一则论语有什么共同点?(一生答:它们都有“曰”字,另一生答:有语气词。)

师:具体是哪一个?

生:两个“乎”,不,三个“乎”。

师:刚才那个句子是三个“乎”,这个也是三个“乎”。

师:(朗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己读读。

(生自由朗读。)

师:非常好!我刚才听到有些同学把这个字(板书:省)读得很准,这个字读什么呢?

生:shěng (部分生答:xǐng )

师: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生答:xǐng)是——

生:反省。

师:是反省的意思,这里的曾子叫曾参,是孔子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来,听老师再读一读,看看怎样停顿,待会儿在书上划下来。

(师再次朗读。)

师:划一划,应该在哪里停顿?(生在书上划上停顿。)

师:(投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划的?

生:(齐)是。

师:那我们按照这样的停顿读一读。

(生齐读。)

师:老师刚才听到了,有同学还是把这个字(指着“省”字)读错了,读什么?

生:xǐng。

师:还有这个地方读得不很准确,(领读,生跟读)为人谋而不忠乎(在“谋”后停顿)?

师:再来一遍,肯定不会读错了。来,曾子曰——

(生齐读。)

师:谁来猜猜它的意思?

生:曾子说,每天从三个方面——

师:谁?

生: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说不下去了,停顿。)

师:(微笑提示)为人谋就是帮别人做事。

生:帮别人做事而不忠吗?与朋友交而不守信——(再次停顿)

师:有点问题了是吗?有点困难了?

生: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身:为别人办事而不忠于他吗?与朋友交能不守信用吗?(声音逐渐变小)传不习乎?

师:老师教知识给你,这就叫传,再说说。

生: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

师:曾子是一个特别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每天他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帮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我和朋友交往是不是不守信用了?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我是不是每天都复习了?曾子的这种勤于反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那么,让我们一起再把曾子的这句话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生齐读。)

师:可不可以试着背一下?

生:(齐)可以。

师:如果还不能背没有关系,你可以看看屏幕。

(生齐背,比较整齐。)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心里特别地感动。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名叫有子,他对于孝,对于礼,对于学,可以说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投影: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师朗读。)。自己读读。

(生齐读。)

师:读得很不错,不过有几个字大家要注意,(板书:弟)这个字读什么?

生:tì。

师:有些同学知道了,读tì,(板书:——悌)它的意思是:顺从自己的兄长,孝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悌就是顺从自己的兄长。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字(板书:好),不知道同学们刚才注意到没有,读什么?

生:hào。

师:什么意思?

(生部分答:好学,另一部分答:喜爱。)

师:有的同学说是好学,应该是——

生:喜欢。

(板书:喜欢)

师:还有一个字(板书:鲜),怎么读的?

(生部分答:xiān好学,另一部分答:xiǎn喜爱。)

师:是xiān还是xiǎn?

生:xiǎn。

师:xiǎn,是“少”的意思,还有两个字要注意它的读音(板书:矣yǐ)。

生:(部分)yǐ。

师:有同学读出来了,还有这个字(板书:与yú)在这里读yú,是一个语气词。现在你再来读就一定能读准确了,再来试试。

(生齐读,读得不很流畅,而且前面提到的几个字有个别同学读错。)

师:看样子有点困难,这个的确是太长了,我们前面学的都没有这么长,跟老师读读,注意读音和停顿。

(师领读,生跟读。)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习惯特别好,他知道停顿的重要,所以顺手把它划下来了。再来一遍。

(师领读,生跟读。)

师:划上停顿,这个时候应该很容易了。

(生在书上划上停顿。)

师:好多同学一边读就一边划好了,自己读读。

(生自由读。)

师:自己试试?好不好?

生:好。

师:有子曰,读——

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在“为”字后停顿)——

师:等等,(领读)其为人也孝悌(在“人”字后停顿)——

(生齐读,注意了在“人”字后停顿。)

师:读得真好!这两句特别要注意,(领读两遍)其为人也孝悌(在“人”字后停顿),其为人之本与(在“其”字后停顿)。

师:轻一点,再试一下好吗?

生:好。

师:有子曰,读——

(生齐读。)

师:非常好!这里的意思是说,为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但是喜欢触犯上级的人很少;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人还没有。君子就要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那么治国之道,做人之道自然就有了。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为人仁德的根本啊!这是有子给我们的教训。大家一起再把有子的这个教训一边读一边记在心里。

(生齐读。)

师:很好!(讲述故事)孩子们,在唐玄宗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林甫,很得皇帝的信任。可是他的嫉妒心特别强,对那些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恨之入骨。他跟这些人花言巧语,表面上对别人非常和善,可是暗地里却总是在盘算着怎么样去谋害他们,所以有些人就被他的假象给迷惑了,甚至自己被谋害了还不知道。后来人们终于识破了他的假面具,都说他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口上有蜜,肚子里却藏着剑的人。对李林甫这样的人,孔子早就有一句这样的话——(投影: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部分生不自觉地读出声来。)

师:都知道了?来,一起读。

(生齐读,个别把“鲜”读成了xiān。)

师:什么?

生:鲜xiǎn矣仁。

师:对了,鲜xiǎn矣仁,来,再来。

(生齐读。)

师: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花言巧语。

师:花言巧语就是“巧言”的意思,“令色”呢?

(生不语。)

师:(提示)对人表面上——(生答:非常的好)表面上非常的好,那这样的人怎么样?(生答:很少有仁义。)

师:真厉害!读两遍,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还有个别把“鲜”读成了xiān。)

师:(引读两遍)巧言令色——(生:鲜xiǎn矣仁)

师:背一遍。

(生齐背。)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四则《论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按照书上的顺序自由地把这四则《论语》读一读,背诵还有困难的多读两遍。

(生按书上的顺序自由朗读这四则《论语》。)

师:大家读书的姿势非常漂亮!请大家看着书,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下面老师想让大家休息休息,咱们分组来朗读,第一组读第一则,第二组读第二则,以此类推。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生分组轮读。)

师:真不错!下面我们伴着音乐一起来吟诵。

(音乐起,生伴着音乐一起吟诵。)

师:一遍一遍朗读之中,老师发现这个地方还需要注意,(领读两遍)其为人也孝悌(在“人”字后停顿)——

(生齐读,在“人”字后停顿。)

师:真好听!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则《论语》,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很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还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去读读《论语》,背背《论语》,学学《论语》,让我们在《论语》的陪伴下——(投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生:(齐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