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元超
潘元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71
  • 关注人气: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太刻薄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2008-11-27 00:19:36)
标签: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我的读史笔记

                          一个人太刻薄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三国时期吴国有个叫张温的人,年轻时以聪明才智享有盛名,当时的吴国宰相顾雍认为当时无人能与他相比,连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都很推崇他,可见此人的确有才,因而得到吴王的重用。张温推荐同郡人暨艳作吴国的吏部尚书。既然是张温推荐人,自然得到重视。但暨艳这个人实在有问题,也可以说是有个性。此人喜欢议论朝政,弹劾朝廷百官,对三署的郎官,审查尤其严格,几乎所有的人都被降过职,甚至被降数级,能够保住原来官位的,十个人中也没有一个;那些为官贪婪鄙下,没有志向和节操的人,更是都被他发落成为军吏,安插在军队的各营各府,不给人留一点面子。他还经常揭发别人的隐私,加以夸大张扬,以证明他处罚得当,如果说上面的做法能说明你暨艳刚正不阿、秉公办事的话,那么揭露他人隐私就有问题了。同郡人陆逊、陆瑁兄弟二人,以及侍御史朱据都劝他不要这样做。陆瑁写信给暨艳说:“圣贤的人赞扬善行,而体谅别人的愚昧;忘记别人的过错,而记住人家的功劳,以形成美好的风化。如今大王的伟业刚刚开始,将要统一全国,现在正是如同汉高祖不求全责备,广泛招揽人才的时代。如果一定要在善恶好坏之间划出一条清楚地界限,重视像过去许劭(吴国的前任宰相)所做的人物品评,固然可以改变风俗,申明教化,然而恐怕目前很难推行,应该远学孔子的泛爱亲仁,近效郭泰的宽厚容人,这才有益于正道常理。”朱据也对暨艳说:“天下尚未平定,如果只举荐那些完全清白的人,而容不得一丝缺点,恰恰破坏了劝导的作用;如果一下子都被免职,恐怕会带来祸患。”暨艳不听,这个人个性很强。于是怨恨之声遍布于路途,人们都争着告发暨艳和选曹郎徐彪专凭私人感情任用官吏,爱憎不以公理为标准。一个人到了人人愤恨的程度,谁的话都不听了,能有什么好结果。后来暨艳和徐彪都被治罪,自杀了。张温和暨艳、徐彪素来意见一致,也被牵连治罪,逐回本郡的官府作杂役,后来死于家中。当初,在张温得势的时候,余姚人虞俊叹息说:“张温才能有余而明智不足,华而不实,人们的怨愤将会聚集在他身上,有败家之祸,我已经看见先兆了。”不久,张温果然被治罪逐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刻薄寡恩,时间长了怎么能不招人怨恨。而且为官者未必就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无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本是为人为官的品德。苛刻之人往往是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德不厚怎能取信于人,一味苛查难以服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太清则无福。古来成大事业者无不是胸襟宽厚,客人用人,这事很重要,不可以不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