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有嫉妒心的人吗?
标签:
嫉妒心心理情绪性情嫉妒困扰生活人际关系休闲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的嫉妒也越来越不着边际:看韩剧我们嫉妒他们的爱情;看广告我们嫉妒里面的美女,哪怕你在众人眼里已然很美;得知某明星嫁入豪门,你都会忿忿地想:凭什么?我们越来越失衡,因为,嫉妒的对象竟然是那些与我们生活毫无交集的娱乐版头条人物。
你也许觉得,嫉妒就是当同事中了百万大奖,大学同学升职成为你的上司,多年混在一起的单身朋友突然宣布要嫁给白马王子,此时你心中泛起一股酸酸的味道……其实嫉妒的感受还远不只此。很多时候,你的嫉妒更加有“野心”,指向的目标更加高远,而且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让你不易觉察。不信就看看你是否有下面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嫉妒的心理?
时常感觉对自己不满意
对未来惶恐
对名人的幸福报导感觉复杂
喜欢看名人的窘事
对现实心不在焉
谁说我嫉妒了?
认识4种嫉妒情绪,让自己更有自觉。弥漫的嫉妒情绪很不容易辨别,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抓住它的尾巴:
1 、不满:对自己的不满——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幻想目标;对社会的不满——幸运之神为什么总是降临在别人身上,是因为社会不公造成的。
2 、怨恨: 他人的成就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他人的卓越反衬了自己的无能。
3 、烦恼: 成功者的存在,提醒了自己做的还不够,不允许自己放松下来。
4 、恐惧: 只有获得那样的财富或者地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有安全感。
男人也嫉妒
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其实这种指向高远的弥散性嫉妒,在男性中更不乏其人。
愤青儿
犀利
高深莫测
毁灭式攻击
人家有的我也要有
物理反应:探究嫉妒心理
自我价值不足 他们在内心不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如若不成功便一无是处。理想和实际相差越远,就越容易妒忌那些和自己挨不上边儿的“大人物”们。因为那些人代表了遥不可及的目标,他们对之既爱又恨。反观内在,那个力量薄弱的自己无法让人接受和满意。可他们偏偏要让这个“无能”的自己,去击溃那些“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们。这样纠结的心态更加深了他们对“目标人群”的敌视。
虚幻的自我膨胀 每个人在婴孩的时候,由于母亲的悉心照料,都会产生一种错觉——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这种“无所不能”的错觉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与世界互动的挫折,而变得趋近于现实。但也有不少人,老大不小了还“乳臭未干”。非理性、自大的烙印伴随他们很久都无法退去,反而会因为残酷的现实而愈发强烈。他们需要这种虚幻的膨胀,因为背后那个弱小的自我需要支持和满足。但结果是,真实的自我非但没有获得踏实和自信,却被嫉妒所折磨。
愤怒的转嫁 小时候有没有被父母拿去和人家比较过?从小比健康,长大比成绩。尤其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优秀”人物们,更是父母用来作为我们成长的参照坐标。那么你除了对这些成就非凡的人们充满敬佩和想往,潜意识里也埋藏了隐隐的愤怒:你们让我的童年充满压力;让我的成年毫无成就感可言。只是这份愤怒,不仅指向那些大人物,也是指向树立标杆的父母,还有相比之下无能的自己。
超越权威的幻想 小孩子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长大了要怎样怎样”,父母听到的是孩子们幼稚的理想,其实孩子还在表达对权威超越的愿望。每个人在幼小的时候都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他们的衣食起居都要靠父母的供给照料,自己无法独自活在这个世界上。在他们眼中,父母是那样的高大,于是便产生了超越他们的“野心”。长大后,超越父母的愿望逐渐演化成超越其他领域权威的梦想。当梦想照进挫败的现实,一部分对权威们的崇敬也就变质成嫉妒。
化学反应:转化嫉妒心理
对付这样的嫉妒心理,心理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注自己拥有的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在追求更好的东西,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拥有的“宝贝”。盘点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成绩。每天找到一个还算优秀的“目标”人物,从工作、生活、情感、健康等各方面看到自己值得欣慰的地方。天长日久,你会发现:爱自己,不是无休止地攀登高不可及的山峰,而是欣赏眼前的一草一木。
打破无所不能的幻想 当我们被嫉妒抓住的时候,可以认真地对自己说: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我无法做到,其他人也一样。要知道,你想成为全能的人是好的,而你愿意承认自己无法全能却是难能可贵的。
重新定义成功 被嫉妒困扰的人通常把别人达到的标准,设定为自己成功的标尺和靶子,努力无望便乱枪扫射。如果没有“远程导弹”,就把靶子移动得近一些吧,哪怕先把嫉妒的目标转移到身边来也好。同事、朋友,都有很优秀的一面。至少这些朴实的闪光点,你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到达。随着你的成长和进步,再不断进行调整。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成功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自我的超越。
接受现在的自己 嫉妒那些与你不沾边儿的人,通常是不愿意正视现实的自己,因为太不完美,有太多的不足。可是你知道吗?如果你不认可自己,不满意自己,即使你达到了那个梦幻目标,也很难有喜悦和满足,因为你永远找得到新的“高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