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中,人人都有领导欲

(2010-10-18 14:04:49)
标签:

职场生活

性情

工作

事业

职业

职场

领导欲

心理

生活

休闲

分类: 职场与事业
职场中,人人都有领导欲

朋友最近向我诉苦,他说公司里一位女同事耍了一些手段,只是为了与他争夺同一个升职的机会,他认为她太阴险了。我听了之后大笑,问他:“难道你不想升职吗?”他回答到:“当然想了,所以才觉得她那个人太阴险了。”

 

我对他说:“是啊,既然你也想升职,你怎么埋怨她阴险呢?这只是说明你的手段或者方法不过她高明罢了,你有何必那么在意她如何呢?”

 

其实,我们人人都有领导欲,但是领导的位子就是那么几个,因此职场上的竞争也在所难免,而方法也好,手段也好,那都是一种争取获得表现的方法而已。当我们感到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手段“阴险”或者“有问题”的时候,那应该是自己的表现也出了“问题”,至少是出了占“下风”的问题了。因此,这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是检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再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然后继续在职场上尽力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其实,从我以往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在职场上投诉别人“阴险”争上位的时候,恰恰都是自己在争上这个位子处于下风的时候。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有一点争不过了。当然,我也不否认职场上确实有一些人为了争取获得升职上位,做一些让人难以接受或者完全冲撞职业道德底线的行为,但是其实更多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争升职的行为都是在工作或者职业道德界限内的职场行为,所谓对于别人更“阴险”的说法或者抨击只不过是一种在个人价值观和自卑心理下的一个形容词罢了。

 

当我们迫切期望能够升职加薪的时候,我们也必需同时明白,其它人也有与自已一样的欲望。

 

在热销职场书籍排行榜中,《杜拉拉升职记》、《你在为谁工作》等职场书籍名列前茅。这类书有个共同点:教导人如何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如何走上升职、当官的阳关大道。无独有偶,近期一部描写日本幕府女性争权夺位的连续剧《大奥》的热播,也引发颇多争议:不管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原来都有领导欲。

 

“对权力的追逐”一般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人先天性格外向,喜欢交流,给当领导提供了条件。还有些人身为家中长子,从小就负责管教、照看弟妹。长大后为维持“领导”的感觉,也就将兴趣转向了对职场权力的追逐。

 

此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学说,人都有“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一部分人就把“当领导”看做“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自然也对权力有着极大的渴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一旦当上了领导,会掌握更多的资源,并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他们来说,权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其实,获得怎样的社会地位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成功学”的一部分。不论中西方,都存在想当官、谋高权的现象。然而,西方国家的价值追求较为多元,职业发展多样化,每人都会力求寻找自己独特的价值所在。而中国官本位的传统由来已久,学而优则仕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最高标准。现在仍被很多人视为实现个人理想的惟一途径。而目前飞速发展的生活水平和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也使一些人对金钱的欲望更强烈,也为人们想当官的观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此外,像《大奥》这类电视剧热播或职场书籍热卖,除了有人想从中汲取经验之外,还和人们的猎奇心理有关。其实,向我这位朋友在公司里只是遇到一位同事的竞争而已,这已经只是一个很小的竞争了。因为更多的人一样有领导欲,但是很多人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当领导无望,便在影视作品中找到替代以满足自己的理想,所以即使那些没有与你在一起竞争的人,也不意味着他们都没有领导欲。

 

一般人都会犯与我的那位朋友同样的错误,就是当自己与别人竞争某个职位的时候,或者竞争获取更杰出表现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一种自我膨胀的心理,也就是认为自己肯定“行”,而忽视了别人更加“行”。当别人比自己更加“突出”的时候,就觉得别人是耍了手段或者“阴险”过人,这是一种想通过自己对手的“错误”去遮盖自己“不行”而又要证明自己“行”的自卑心理。

 

过度自我膨胀是对自卑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要改善这一问题,获得更成熟的心理状态,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了解并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弱小和不足。只有对自我和环境拥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才能获得稳定而适切的自信与自尊,才能够在职场上打一场有自信的成功“升职战役”。

 

人人都有领导欲,这没有什么不妥,这正是职场上每个人都期望走向成功的欲望。因此,最重要的不是领导欲本身的大小,而是在领导欲之余,还要有自信和个人努力奋斗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