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慢下来 领略全球慢生活

标签:
慢生活休闲时尚生活生活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最喜欢一首叫《Mr.慢半拍》的歌——“mr.慢半拍最怕世界跑太快,何不静静欣赏月亮变换的姿态;mr.慢半拍,要爱请你慢慢来,不要急着安排下一步的精彩……”
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永远都在赶时间。吃饭速度永远不够快,前面的车永远跑太慢,超市里的队永远太长、要做的事永远也做不完……一天,24小时,为什么永远不够用?于是,一餐饭20分钟吃完,一份报纸10分钟翻遍,发个短信都嫌麻烦,过趟马路也恨不得插上翅膀……
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更高更快更强”。其实从生活本身来讲,慢,才是一种更舒服的状态。“慢下来”活动根源于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的“慢食”("slow food")运动。从那时起,“慢活” ("slow living")的观念悄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开来。
全球慢活进行时,我们一起去领略!
英国
据路透社报道,伦敦人发起了为期10天的“让伦敦慢下来”活动。活动将从4月24日开始,参与者们将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从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大桥“慢慢走过”。组织者在网站写道:“我们希望大家每个人花半小时时间走过这座大桥。”他们希望把经济衰退的负面东西变成可以让人们好好反思的机会。据报道,在活动期间,所有在伦敦生活的人都会成为监督对象。走路速度过快的人会收到“超速”警告单,并被劝说参加一堂艺术课程的培训。
在为期十天的“慢活节”中,主办方还将组织一系列慢节奏的体育活动,包括集体散步、做瑜伽;以及陶冶心情的交流活动如展览和交流会等。此外,主办方还将大力推广“慢食”活动(与目前盛行的“速食”相反),包括享受一顿悠闲的早餐、到菜市场精心挑选食品,以及慢慢品尝美酒等。。活动旨在吸引人们“改变对速度的盲目崇拜”。
意大利
1986年,意大利记者、美食评论家卡洛·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广场上大嚼汉堡的场景所震惊。当佩特里尼得知罗马著名的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附近要新开一家麦当劳时,为了捍卫意大利美食文化,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他发起了一场“保护享受权利国际运动”,组织人们聚集到西班牙广场端着盛有传统意大利面食的碗进行抗议,成功阻止了麦当劳的开张。随后,佩特里尼于1989年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正式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从此拉开了全球“慢生活”运动的帷幕。
无论是“慢生活艺术”还是“世界慢生活日”都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股“慢生活”潮流的组成部分,而“慢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正是意大利。
日本
日本的铁道旅行正是一个适合的慢活旅行方式!虽然日本有世界数一数二的高速铁路系统,但遍及日本各地的在来线铁道网,更是深入这个国度的好方法。这次介绍的“青春18”车票,正是实现LOHAS概念享乐旅行的利器。简单来说,凭着这张车票,在有效期限内,可以搭乘全日本JR铁道的所有慢行列车,相当适合有充足时间,也喜欢慢车旅行的玩家。
“青春18”车票方案,乍看之下好像限定年轻人才能使用。不过事实上,就像山缪·乌曼(Samuel Ulman)所说的:“青春不是年华岁月,而是一种心境,人一旦失去理想,就是衰老的开始。”“青春18”车票,如同鼓励所有旅人保有赤子之心,可以永远细心去了解和体验生活,所以没有年龄限制,任何人只要有心,都可持票来趟青春旅行!另一方面,“青春18”没有长者或孩童的优待票,似乎也意味着青春真的是不分年龄啊!
西班牙
一个地方,有几家好餐厅不难,难的是每条街都有几家;一个国家,有几个饕餮之徒不难,难的是全体人民都是;一个城市,有几个磨磨蹭蹭的懒人不难,难的是全城人民都很悠闲,大家动作都很慢,西班牙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西班牙,电梯都很小,超过两个人再停下,电梯外的人往往客气地笑一笑,等下一部,很少有人会挤进来,像在香港一样在你脖子后面3厘米的地方呼吸。电梯里也没有关门键,原因也是一样:不着急。
在我们都在为一日三餐,为炒股、炒房子奔忙而顾不上吃饭时,西班牙人民在为一日三餐或四餐耐心守候。在每一间书店的当眼位置,西班牙人放的是《后现代建筑》、《地中海美食》或《毕加索》,图文并茂,远比那在机场书店屏幕里喋喋不休讲着如何做管理的中年男人赏心悦目得多。
中国台湾
台湾《联合报》网站讯,16日,30位老人在台北誓师,开始骑自行车从台北经上海、南京到北京全程2000公里的旅程,预计5月5日返回台北。参加这次“乐游慢活两岸骑”壮举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最老的84岁,其中三人来自新加坡,他们此次旅程平均每天要骑行98公里。